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在合川办学12年,留下一处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
10-11 07:36:25 来源:重庆日报

1.jpg

合川三汇镇中国矿业大学旧址内,拥有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 特约摄影 钟志兵

2.jpg

合川三汇镇,用石头砌成的中国矿业大学旧址大门(西门) 特约摄影 钟志兵

3.jpg

学校的基础课教师们正在引水下山,后方的啦啦队正在给他们打气

4.jpg

艰苦的建校劳动

5.jpg

师生们就地取材、肩挑背扛施工建造学校

6.jpg

师生们当年在工地劳动

7.jpg

当年学校在建的家属宿舍区

核心提示

在华蓥山南麓的合川三汇镇,有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这里的57栋石砌干打垒建筑,全部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矿业大学数千名师生自己设计、就地取材、肩挑背扛施工建造的。如今,随着中国矿业大学旧址启动的修复与开发,一段被尘封了的历史又重回人们的视线。

重庆日报消息,日前,从重庆市国资委传来消息,重庆能源集团正联合合川区、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计划修复和开发位于合川三汇镇的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旧址,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据了解,该旧址前期规划已出台。

时光回到上世纪60年代末,受当时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13所重点高校外迁。从1970年6月开始,北京矿业学院(矿大前身)教职工从各安置点向四川三汇坝(今重庆合川三汇镇)集中,学校整体从北京搬迁至三汇坝,在此办学长达12年,使得这里拥有目前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如今,这些建筑仍保存完好,其历史风貌也呈现得较为完整,57栋石砌干打垒建筑默默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

没砖没水没水泥

就地取材造石砌干打垒

今年6月,位于江苏徐州的矿大举行了建校110周年庆典,而三汇矿大旧址的沙盘,呈现在了该校博物馆中,在参加庆典的广大校友和师生间引发了轰动。

“我当年就在这座宿舍楼里住!”“那是教室,那是粮站!”“那棵树还是我亲手栽的!”许多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围着沙盘,指着其中一个个熟悉的地方,兴奋地谈论着。

这些老矿大人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年自己抱着一块块石头,将学校的房子一层层亲手砌造出来的画面。

9月29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矿大旧址。从旧址山脚下的校门步入,看到的首先是两旁的干打垒建筑——近20栋四五层楼高的学生宿舍沿山势展开,石块垒砌而成的灰色墙面,透出一股古朴的味道。

这些用石头垒砌起来的建筑墙面,厚达40厘米,这种建筑规格甚至超过了现有的大部分建筑。

整座矿大旧址共有57栋石砌干打垒建筑,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在上世纪70年代,这样的院校规模在重庆称得上是庞大。

干打垒,是一种简易的筑墙方式。干打垒墙体包括土坯墙、土筑墙、乱石墙、统沙墙、三合土墙等类别。矿大的57栋建筑采用的是乱石墙干打垒技术,这又被通俗地称为石砌干打垒。

如今,干打垒建筑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尤其是石砌干打垒更为稀少。作为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矿大旧址保留下了珍稀的历史风貌。

可当年要建造这些建筑,却面临着难以想像的困难。

首先是差人。当地组织了少数民工参与建设,但如果仅靠这些民工,学校就算是10年也难以建成。

其次是没材料。刚抵达三汇时,师生们面对的是一座荒山,连树都没有一棵。当地一块砖、一袋水泥也生产不出来,外界各处也均物资紧张,无法提供支援。

于是,学校只能靠数千名师生自力更生,采矿系负责基础、土木结构系负责建筑、地质系负责开山采石、机电系负责预制构件……各学科组成联队,配以民工自造材料,自行施工。

矿大57级校友陆作兴,是当年矿大宣传部的摄影记者。他向记者展示了当年在现场拍摄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上几名师生正张开大嘴、喊着号子,奋力撬动面前一大块山石。“先通过爆破,把山上石头炸开,再用石头在炸出来的平地上砌墙,这就是石砌干打垒。”陆作兴回忆道。

师生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顽强的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没水。大伙全体出动去山里找水源,男老师们在挖沟修渠,体弱的女老师们就在旁边组成啦啦队,给大家鼓劲打气,硬是把高山上的水引到了工棚住地。

没水泥。师生们在山坡上用席棚子搭建一个水泥厂,自己生产。

山上山下吆喝不断,整座山头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矿大72级校友陈树成回忆,男老师和学长们那时整天都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毛巾,挑扁担、推推车。他们拿笔的手被绳子和石头磨烂,肩上则是一道道负重后的黑红勒痕,但眼神却还是那样坚定、充满希望。

盛夏施工时,不少人都累倒甚至中了暑,可没过两天,他们又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工地上。

办学环境艰苦

走出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大在三汇办学经历淬炼出的,是一段艰苦卓绝、逆境追梦的历史。

1970年,教职工们到达三汇坝后,就驻扎在镇上的一所中学教室里,用竹席分隔安家。

那时国内各种生活物资紧缺,像三汇这样一个小地方,要应付一所高校需求,自是力有不逮。

每人每月只有半斤到一斤肉、两三两油。而三汇坝建校工地还在20里开外,条件更为艰苦,工地旁男女分居大宿舍,吃着缺油、少菜的集体伙食。

那时,白天都是施工时间,到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师生们只能找个宽敞的坝子上课。

陈树成回忆,由于大部分师生都是北方人,对于当地的夏天尤其不适应,有时实在太热了,男同学下课就成群结队去山下的河里,脱了衣服泡着,直至上课时间再回去。

对于学校的老师们而言,生活的艰苦造成的困扰,远远比不上对教学的焦虑,由于当时学年缩短,教材也减少,如何培养学生过硬的素质,成为老师们最操心的事。

当年,矿大教师队伍里有10多位专家教授,包括著名矿业教育家何杰、邝寿堃,我国高校第一个矿山机电专业创建者汤德全等。针对一些学生进校前知识储备不足,学习上无法快速进入角色的问题,老师们就课上讲、课下辅、个别教、单独帮,在教室讲、宿舍讲,甚至在家里讲。

重庆能源集团旗下巨能中环公司原总工程师吴怀林是矿大1978级学生。他回忆,他的老师经常会把学生喊到教师宿舍去“开小灶”。“夏天教师宿舍里热得很,我们就在老师家门口坐成一圈听讲。”

吴怀林还经常目睹一些六十来岁的老教授,每天上下课要爬四五百级的阶梯好多次,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们始终坚持。

受到老师的感染,吴怀林和所有同学上课都非常努力,晚上几乎每个人都会自习到10点,周末也极少有人休息。

“师生同舟共济的日子,是异常宝贵的财富。”陈树成说。

在三汇办学12年间,中国矿业大学共培养了学生3000多人,其中走出了钱鸣高、陈清如、周世宁、谢和平等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级和1978级的学生中,还出了不少大学校长,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选矿科技、矿井瓦斯防治、岩石力学分形研究等重要领域,起到了奠基和开创性作用。

学院风格保留至今

保护开发提上日程

记者沿矿大旧址校园主路而上,随处可见长长的石阶通往上下各处建筑,石阶上青苔密布,但每一块都规整完好。

梯坎两边遍植树木,林中蝉鸣鸟语,一股浓郁的学院风扑面而来。

在三汇坝校园的规划和建筑景观上,当年矿大师生们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特长,全部自主设计。

宿舍沿等高线分布,一些重要建筑群则采用围合式的院落空间模式,错落有致。粮站、小学、医院、食堂、招待所、篮球场、百货商店、礼堂一应俱全,校园内阡陌相交,曲径通幽。

几十年过去,这一切景观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1982年,因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矿大师生全部搬离三汇,学校落户江苏徐州至今。矿大旧址则移交给煤炭工业部五十四工程处和十处,后来更名为重庆中环建设公司和重庆千牛建设公司,他们对矿大旧址进行了持续的保护和修缮。

如今,每年都有曾经工作生活在三汇的老专家、老教授,以及当时的在校学生及教职工子女回到这里,回想当年的奋斗历程。

“矿大当年搬迁到三汇,主要是看中周边的煤矿等资源,而现在,矿大旧址本身成为了大家的宝贵财富。”三汇镇党委负责人表示,矿大长年办学,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对本地的文化旅游、矿业科技等领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峰表示,矿大在三汇12年办学历史,铸就了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灵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要从保存历史和记忆、区域经济发展、盘活国有资产等多个维度,来思考矿大旧址的更新与活化。

“我们希望搭建政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平台,将矿大旧址打造成为以生态修复科技研发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教育培训、高新科技为一体的全国教育遗产活化示范基地,助力三汇镇资源型城镇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宋学峰说。

新闻链接

矿大旧址将变身综合性文化休闲度假区

矿大旧址的历史人文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建筑群有何特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重庆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西南乃至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罗萍嘉表示,矿大旧址是西南乃至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地质专家李春昱等人在《华蓥山地质》中称“华蓥山脉为四川第一煤区”。196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开发华蓥山”号召,标志着西南地区这一煤田大开发的启动。

罗萍嘉表示,作为川东煤都,华蓥山矿区是西南煤矿工业发展的缩影,而矿大旧址的发展变迁又与华蓥山矿区的兴衰密不可分,矿大旧址不但见证了这段历史,更为西南和中国矿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煤炭工业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世纪70年代山地石砌建筑群典范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常江认为,矿大旧址堪称上世纪70年代山地石砌建筑群的典范。校区建筑群的空间组织形成相互依赖的有机秩序,体现了山地校园建设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为研究中国校园景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

矿大旧址中最宝贵的无疑是那些石砌干打垒建筑。作为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矿大旧址保留下了珍稀的历史风貌。石砌干打垒建造技术是吸取当时民间建筑建造经验,结合实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优化的产物,在建筑技术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对矿大师生和校友而言,矿大旧址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和技术,更呈现了中国高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迎难而上的时代精神。

“矿大历经了14次搬迁,搬迁到三汇坝建校的历史,是新中国成立后矿大建校历程中最艰苦的一次。”矿大校长宋雪峰说,这处旧址为矿大留存了完整的永久历史记忆,更为中国的大学教育遗产文化留下了完整实物资料。

旧址保护和开发中将结合煤炭文化

未来,矿大旧址又将以怎样的面貌重现?罗萍嘉表示,未来旧址保护和开发的初步定位为“集科普教育、地质实习、文化体验、旅游接待、户外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休闲度假区”。

该项目建设的各合作方希望,矿大旧址能够超越一个标本的意义,成为重塑知识精英的教育领地。同时,各方将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这里建设成为生态修复的西南智库,注入旅游业态,打造一个川渝地景的特色门户。

常江介绍,在旧址保护和开发中,将深入结合煤炭文化,注入生态修复元素,按照“体验化、创意化、特色化”理念,打造集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沉浸式高校教育旧址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与周边旅游资源相呼应,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客源联动之路,共同打造川渝精品旅游线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国矿业大学供图

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 通讯员 刘小强

原标题:上世纪70年代中国矿业大学在合川办学12年,留下一处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见证一段艰苦卓绝的追梦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