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共和国勋章丨袁隆平在重庆设立工作站 亲手赠送的种子亩产超过900公斤
09-18 20:58:0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untitled2_副本.png

△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虽然不是重庆人,但是他在重庆生活、学习,和重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少年时代

重庆是停留最长的一个地方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年少的时候,袁隆平一家辗转于祖国各地,北平、天津、江西、湖北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而重庆,则是袁隆平少年时代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在1939年,袁隆平一家乘船逆流而上,经过多日的劳累,总算来到了重庆。

到重庆后不久,袁隆平就和弟弟袁隆德一同开始在龙门浩中心小学上学。

在重庆的几年时间里,袁隆平先后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重庆复兴初级中学、重庆赣江中学、重庆博学中学读书。

后来,因为父亲工作的变动,袁隆平和家人离开了重庆。

然而,他与重庆的缘份并未因为离开而结束。

1949年,他又考入了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这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重庆复旦大学校友创办,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者之一。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本科毕业。

参加工作

第一站也是在重庆

虽然1953年袁隆平才从当时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但在1952年,他就已经参加了工作。

67年前的1952年,大足万古镇(原四川省大足县万古区)正在进行“土改”,村民的心情十分急切,就盼着早一天分到土地。

可村里识字的人没几个,工作很难开展。这时候,从“上面”来了一个“工作组”,专门指导他们“土改”。

untitled_副本.png

△“土改”工作中的袁隆平(右一)

这个“工作组”中,就有“袁大学生”——袁隆平。

这是袁隆平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他在这里参与了三个月的“土改”工作。

大足区万古镇一名87岁的老人卢中明,在土改时期曾与袁隆平共事。9月18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采访时,他聊起袁隆平与大足之间的“情缘”。

“大家都喜欢他。”

卢中明回忆,当时袁隆平来帮助搞土改,主要是搞表格、搞统计、搞宣传,还要根据政策支招土地如何分。

“这个人很肯干。”

当时的生活和办公条件艰苦,袁隆平白天办公在原万古区新石乡17村的莲花庵,晚上就住在村民家中。

卢中明说当时大家地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几个商量一定要完成。”

那年下来一场大雪,雪下了一整晚,因为天气原因没法干活,有两名工作队成员正担心完不成任务。袁隆平知道后叫上两名成员,二话不说冒着大雪到田间地头,直到统计表做好。第二天,他们如期把统计表交到指挥员手中,让村民及时分到了土地。

“他从来就是肯干,不推诿耍滑头!”卢中明说,他们有什么不懂的,一去问他,基本能得到满意答复,工作队的人都很喜欢他,老百姓也喜欢他。

untitled1_副本.png

△大足区领导向袁隆平颁发了大足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聘书

与重庆再结缘

重庆设立工作站

现如今,袁隆平的名字更是和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拔打大足区拾万镇工作人员的手机,听到了这样的彩铃声,“这里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庆院士工作站所在地。”

原来,拾万镇在打造水稻产业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袁隆平作为水稻界的权威,能否请他在拾万设立专家工作站?

这是拾万镇党政班子产生的一个大胆的想法。而这个大胆的想法,也源于大足是袁隆平工作的第一站。

想法冒出来不久,拾万镇党委、政府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带着沃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谷达敏一同前往湖南长沙拜访了袁隆平。

令大家欣喜的是,虽然时隔60多年,袁隆平对大足记忆犹新,并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沃驰农业发展情况、规划、目标等,给袁隆平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袁隆平爽快地答应了设立专家工作站,甚至还表示愿意担任大足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

得到同意之后,大足区领导立即带队前往,拜访商谈设立工作站事宜,并向袁隆平颁发了大足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聘书。

如今,沃驰农业园内建立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普展览馆,这是重庆市目前唯一的水稻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市民及中小学生接受水稻科普教育的基地。

“我曾在重庆求学11年,大足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里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起航的地方,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

在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的贺词中,袁隆平回忆了自己和大足的渊源,并表示今后将率领专家团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立足重庆大足、服务大西南,以水稻新技术研究、新成果推广应用为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助推“三农”发展。

亲手赠种子

亩产超过900公斤

今年,在大足103亩试验田里,种下的超级稻“超优1000”迎来丰收。而种在试验田里的种子,是袁隆平亲手赠与的。

8月29日上午,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组成的测产组,选定思南村、楠木村的3块稻田进行测产,并要求从每块稻田里抽取三个点采集水稻,每个点的面积在3至5平方米。

当天,十多名技术员立刻奔赴9个点收割水稻,并将水稻运到指定的坝子上。随即,大家采用人工摔打方式将水稻脱粒,并将清理干净的稻谷装筐等待称重。

“第一框,重34.73公斤。”

称重现场,只见两名工作人员用扁担抬起一筐稻谷过秤,另一名工作人员赶紧将重量播报并记录下来。

随即,负责水分测试的工作人员将这筐稻谷放到水分测试仪上,同样大声地读报数据:“26.5公斤。”

紧接着,大家将所有采收的稻谷进行打包称重和测定计算,对三个测产地块的水稻产量求出平均值。

中午12点测产结束,现场专家当场宣读了测产结果:超级稻“超优1000”在大足首次试种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量为903.9公斤!

“重庆地理气候独特,特别是水稻成熟季节,稻田里高温高湿,极易发生’纹枯病’等病虫害。”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李贤勇颇为感慨地说,“在今年阴雨绵绵的天气环境下,试种这个品种还能收获这么高的产量,非常不错!”

李贤勇介绍,袁隆平超级稻“超优1000”具有高产潜能,在国内种粮优势基地的目标亩产量为1000公斤。

这个品种也符合我国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可在缺粮年代发挥大作用。下一步,重庆还将投入科研力量到“超优1000”试验田,逐渐摸索出一套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

“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拾万镇,不仅有一百多项新品种,还有不少新技术。”

拾万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地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晚稻直播、稻虾稻鱼共生模式,以及耐淹直播。耐淹直播就是减少了秧苗移栽环节,今年试种的20多亩,亩产670公斤。”

如今,拾万的稻谷,正如袁隆平题词一样,“拾万稻米香,百姓奔小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罗薛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