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陆稿荐 高豆花 颐之时 解放碑四周那些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05-12 17:33:20 来源:时光里独立书店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解放碑。摄影 戴前锋

我虽然不是美食家,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老饕”。所以对重庆的餐饮往事,至今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棉絮街。摄影 戴前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重庆迎来了一次新的经济飞跃。

那时的餐饮业十分兴盛,全国各地的菜系与重庆特色的川菜相结合,特别是浙、闽、粤、沪、蓉、鄂、晋、鲁以及周边专县的名菜名点,纷纷汇聚于解放碑附近,真是百味千香,盛况空前。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青年路。摄影 戴前锋

由新华路面向解放碑走,又新大戏院的对面,就是鼎鼎大名的“颐之时“餐厅(六十年代已迁往和平公寓)。

跨进花团锦簇的大门,鲜红的六角宫灯,照耀着大厅。左边是屏风相隔的西餐部,右手则是宽大的中餐部,楼下是小吃部。

该餐厅正宗川味,承办各种筵席,也不乏小锅小炒。店里名厨云集,手艺精湛。日常的挂牌厨师是陆全美。他的拿手菜有烧熊掌、烤方、樟茶鸭、火爆肚头、回锅鱼片、锅巴肉片、红苕泥。

最使人难忘的是荷叶卷,雪白如棉的面皮,其中夹有鲜红的火腿或烤鸭肉,上桌就使人垂涎欲滴,入口化渣,口齿留香。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五一路。摄影:戴前锋

从“颐之时”出来,向解放碑方向走二三十步,即来到五一路口,五一电影院对面,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这就是由江苏人开的“丘二馆”。

由于店面很窄,厨房在楼下,上菜收碗都装在木制的升降梯中进行。它的清炖鸡汤很有特色,每碗鸡汤一个鸡的后腿或前翅,任你选择。汤味浓郁,鸡肉嫩而不烂,金黄的鸡油,星星点点,漂浮在清亮的鸡汤上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另外可配一碗纯净的白面,浇入滚烫的鸡汤,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如果还不尽兴,再来一份鸡汁锅贴,每个饺子烙得金黄香脆,一口咬开,鲜美的鸡汁流出,让人情不自禁大快朵颐起来。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邹容路。图片 网络

面对解放碑再往下走,来到了邹容路。右侧即是湖北人开的“四象村”。它的对面是江浙口味的“三六九”。

说起“四象村”,不得不称赞它卖的“豆皮”。然而它名不符实,与豆皮毫不相干。

先将蒸熟的糯米与腊肉颗粒与葱花混合,再用摊好的蛋皮裹紧压实,然后下平锅烙香,切成小方块上桌,入口后鲜香无比。其次是烧麦、生煎包、油炸臭豆腐也很受食客欢迎。

可是“三六九”的食客就较为稀少,只有在楼上的“绿野舞厅”散场时才会打拥堂。

它最有特色的是大汤圆,每碗四个,比乒乓球稍大,两咸两甜,其中有黑芝麻、豆沙、芽菜肉沫、酱肉竹笋四种馅料,因而又称四喜大汤圆。其次是大排面,一块切得方正的带骨里脊肉,在油锅里炸成深红色,然后盖在煮好的卤水面条上,五香味强烈刺激着每个人的食欲。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临江路。摄影 戴前锋

离解放碑最近的餐厅,要数“陆稿荐”、“高豆花”、“冠生园” 。

提起“陆稿荐” 这个招牌,它还有段来历。

这个小食店的老板姓陆,一天晚上,在打烊关门之际,发现檐下有一老者,正在呼呼酣睡,他急忙从店中取出一床草垫,轻轻地盖在老者身上。

第二天清晨,发现老者已经离去,但见草垫上有一纸包,打开一看,却原是异香扑鼻的卤料。陆老板喜出望外,立即按这包卤料的配方来卤菜,没想到大受食客的欢迎。从此,这家食店的卤菜名气越来越大,生意十分兴隆,遂将招牌改为“陆稿荐”。

当然,这是传说,无从考证,但是,它的卤菜确实不错。每天下午三点开业,一直卖到半夜。因为多为外卖,所以堂内只设五六张餐桌。外卖的卤菜,在一个硕大的树桩墩子上切好,撒上香料,用荷叶包严,外面再包一层厚纸。

它的菜品琳琅满目,有油炸麻雀、醉虾、烟薰排骨、五香熏鱼,以及卤猪蹄、心、舌、肚等。最有特色的数兰花豆干和烤麸。切豆干的刀工非常考究,两面斜纹花刀,拉长了像压扁的弹簧,吃在嘴里,鲜香无比。所谓烤麸就是用面筋、豆干、木耳、香姑、竹笋等素烩而成,是江浙菜中营养美味的下酒菜。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民生路。摄影 戴前锋

在“陆稿荐”的斜对面,即是川味浓郁的“高豆花”(后来迁往民生路口)。

一踏进饭店,跑堂的服务员便异常热情地将菜单递上,口里不停地介绍着今天的新鲜菜品。当然,食客既然来到豆花馆,首先要点的必然是河水豆花。配好的调合有红油、豉油、青椒、麻酱等供你选择。

豆花细嫩而不散,佐以沥米甑子饭会使你食欲大开。楼上雅座可办筵席,堂厢一般吃小炒。经常见有食客在大阳沟买点春卷皮,到这里来点一盘京酱肉丝、凉办三丝卷着吃,真是别有风味。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五四路。摄影 戴前锋

顺着“高豆花”倒拐向左走,就是从上海迁来的“冠生园”。

营业厅共上下两层,平街一层,卖的是糖果糕点,除了精制的面包蛋糕外,各色点心任你挑选,其中蛋塔、奶油酥、桃酥、一口酥最为行销。其次用各色锡纸包装的奶油太妃糖,也很受大家欢迎。

沿着木楼梯往上走,餐厅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上午的粤式早茶,花样品种繁多,鸡球大包、叉烧包、虾饺、纸包鸡、油炸春卷,还供有多种营养粥,鸡参粥、猪肝粥、皮蛋粥等,每碗都调一个生鸡蛋,加上少量生姜丝,使重庆人品尝到粤菜的独特风味。

就连进餐方式也有所不同,多个服务员手端各种点心,不停地从你面前经过,有需要者自己拿取。每份茶点的价格相同,结账时就数碗碟,因而毫不繁琐。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保安路。摄影 戴前锋

解放碑附近的保安路是有名的“好吃街”。

从邹容路口进去,首先就是“杭州小汤元”(后来的山城小汤圆)。

店面虽然狭窄,但布置得十分雅致。壁上挂有西湖美景的国画及名人题字,桌面用玻砖压着雪白的勾花桌围。每碗十个汤圆,只有大指头大小,比如今包得小,一口一个,吃在口里皮糯馅香。

还有杭州风味的西湖藕粉、莲米银耳羹、芝麻糊,佐以西米轮绞糕、麻元、黄豆面凉糍粑等,让人沉浸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氛围之中。

“杭州小汤元”的隔壁,就是有名的“正东担担面”。

从早上开业到晚上关门都是人涌如潮。有些食客只好站在门口呼呼吃面。个个辣得面红耳赤,头上沁出汗珠,为了美食,也顾不得风度了。

担担面每碗约一两,面是自制的,佐料有十多种,主要是红油、芝麻酱、花生碎特别提味。还有筷子粗的甜水面,吃后也让人回味无穷。

再过两间店铺,就来到非常有名的“王鸭子”。

走进一扇玻璃门,看见店堂正中,挂满各种奖状证书。随之而来的卤香,勾引着你的食欲。无论是鸭鹅,都经过秘制香料烹调,经过十多道工序,最后薰烤而成。上桌前刷上麻油,佐以一杯泸州大曲,人人吃了都直呼过瘾。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青年路实验剧场。摄影 戴前锋

经过“国际理发厅”,就是“解放军剧院”对面的“一四一”火锅。

当时火锅并不盛行,也不像今天这样“现代化”。一律泥炉杠炭,桌面中间无洞,一口铁锅放在灶上,里面还放上木制的井字格。

食客坐在特制的高板凳上,撩衣卷袖,坦胸露膀,涮着毛肚鸭肠,方显出重庆人的豪放与直爽。“一四一”火锅斜对面就是“稀馐烧腊”。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川味卤菜店,比起“陆稿荐”毫不逊色,但不知后来怎么关门歇业了。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小什字。摄影 戴前锋

分散在解放碑周围的美食还有许多,从较场口到小什字有二十多家。

比如较场口“德园”的冰镇酸梅汤及轮绞糕;

石灰市“顺庆羊肉”的羊肉粉、羊杂汤;

小米市“太乙”食品店的麻棘牛肉;

昇平电影院对面“小竹林”餐馆的蒜泥白肉、红烧肥肠;

能仁寺旁“吴抄手”的过桥抄手、白砍鸡;

大众游艺园对面的“川北凉粉”;

会仙桥“心心咖啡厅”;

“皇后餐厅”的炸牛排、沙拉、罗宋汤;

“粤香村”的牛尾汤;

“老四川”的灯影牛肉;

打铜街的“九园包子”;

“罗汉寺素席”

......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节选自《故城时光》

六十多年过去了,往日场景历历在目,说起来如数家珍。

民以食为天,饮食代表一种文化,一种潮流,是一个时代人们的向往与追求。

那些记忆中的味道,那段故城时光你们还记得吗?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记忆中,基本上全市的电影院和老字号小吃都集中在解放碑四周,生命力旺盛,生意一直都好,生客、熟客、过路客、回头客一网打尽。究其原因,仍然是谜。

汪启良

原标题:故城时光 | 记忆中的重庆美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