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根雕达人雕琢残而不废的精彩人生
12-27 21:05:4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

张维学的半成品“永不离弃”

展翅翱翔的老鹰,俏皮可爱的小狗,惟妙惟肖的猴子……一件件根雕无不呈现出天然质朴的艺术韵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根雕作品是出自农村里一位残疾人之手。

12月22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来到离主城区两百多公里外的垫江县三溪镇向前村6社,走进了根雕主人家中,看着这些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的根雕,很难不被这些活灵活现的工艺品所吸引,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一下。

他以树根为纸,以刻刀为笔墨,化腐朽为神奇;他刻苦钻研,沉心学习,赋枯木予灵魂。一双巧手,雕龙刻凤,他就是身残志坚的农民“根雕达人”张维学,靠着刻刀、磨刀、凿子……赋予那些枯根以生命和灵魂,雕琢着这个世界的精彩。

身残志坚 他15岁自学雕刻

按约定的时间,当天上午十点,身高一米五左右的张维学,早早等候在家门口的马路边。初见时他寡言少语,但问及他的根雕,他的话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张维学的“处女作”,保留了近40年的木杯子

今年54岁的张维学,家中共有6兄妹,他排行老四。可5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其后遗症导致脊柱残疾背驼,左腿残疾走路缓慢,有着四级残疾的他至今还未成家,一直与八旬母亲生活在一起,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

走进一楼一顶的平房里,在不大的堂屋进门左右两边都摆着高一米八左右,四层高架子上面摆着根雕作品和半成品,进屋再往里右上角摆放着一堆还未来得及雕琢的树根,这些都是张维学的“宝贝”。

“看这个杯子,这是我的‘处女作’,十五岁时用雕刻的,取名叫‘鸟语花香’,保留至今有近40年了。”张维学拿起架子上一个有着岁月痕迹的木杯子,他告诉记者,他上学那会儿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画家,还特喜欢手工制作,闲来没事就喜欢在家用木头捣鼓一些小鸟、蜻蜓等小玩意给妹妹们玩。直到有一天,家里二哥带给他一本有关木雕的书籍。他看后茅塞顿开,尝试着把绘画与手工融合,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来松树木花了两三天时间才做出来这个杯子。

“我是残疾人,但我也可以选择过健康的人生。”张维学回忆说,在木头上琢磨一两年后,他雕刻出来的东西得到了左邻右舍的赞许。有谁家要修建新房,屋檐上要雕刻图案,都会请他上门帮忙,但他当时并没有想着靠此当生计。为了生活奔波,年轻时张维学曾养过土鸡、兔子,种过药材……

直到张维学39岁时,有一日偶然在厨房烧火,他无意间发现一树根造型奇特,促使他想起多年未触碰的刻刀。就这样,张维生凭借着对绘画的喜爱和丰富的想象力,他又开始自己琢磨,通过看书籍自学,做出来的根雕作品也是有模有样。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根雕这条路他一直坚持走到了现在。

就这样,从小热衷创作的张维学,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教,完全靠自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根雕达人”。

巧手慧心 他坚持爱好玩根雕

走在农村,烧火做饭的树根、废弃不用的朽木,别人不在意,但是他却如获至宝,经过一番打磨,这些“废料”经过张维学的慧眼和巧手,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张维学展示他最喜欢的两件作品,左手是卧躺的豹子,右手是牛

张维学时常会看一些有关根雕的书籍充电

张维学存留在家里的树根

“你看这个树根,我当时做的时候它很大,还有一截很长,我看着像一只大象,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想象雕刻,果然做出一只大象。”张维学从架子上拿起他一件根雕作品,一条长长树根就是大象鼻子,胖胖的树根就是大象身子,十分形象。张维学还做了猴子、老鹰、仙鹤等各种形象的根雕,这些都是他每次出门在路边或山里寻觅的树根做出来的。

“我常用的树根是村里常见的继木、黄荆木、牛荆木等,都是在村里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张维学说,每次四处找树根的时候,他就会琢磨它像个什么,根据树根原有的形态,修剪掉多余的,然后经过脱皮、造型、打磨、抛光、上漆等,按照自己的想象雕刻作品。”

根雕作品就是根据树根的形状去创作,所以根雕艺术讲究“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张维学说,初学的时候,为了雕刻牛,他还特地去邻居家看牛,观察牛的神态跟一举一动。从村里人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主动把家里的树根送到他家,他的根雕作品也早已得到左邻右舍的称赞。

今年12月初,在向前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鼓励下,张维学的根雕出现在了垫江县举办的电商节上,走上了展览的舞台,为他创收2000多元。“他做好的根雕作品都是用箱子收藏,有时间才出门摆地摊卖,一年也难卖几个出去。”驻村第一书记陈政伟告诉记者,老张是低保户,他今年八月到向前村驻村,九月份走访低保户与其摆谈时,才得知他有这爱好,并鼓励他参了展,把作品都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







张维学的根雕作品

“老弟平时一边要忙家务农,一边要照顾母亲,现在还打算搞养殖业,正在安装基础设施设备,他做根雕全靠空闲时间。今年,他断断续续创作有近百件根雕作品。”对此,哥哥张维良说,他有这方面的天赋,根雕这个爱好能帮他创收,家里人也都很支持。逢年过节,家人还会给他带一些有关根雕制作技法的书籍,帮助他创作出更好的根雕作品。

乐观豁达 他愿意分享根雕技艺

“由于树根的不可复制性,造就了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同时每件作品都必须独立进行设计创作,无法批量性制造。”张维学一边雕琢着手里未完成的猴子,一边讲述着自己的根雕心得。把外形千奇百怪的树根略微加以雕琢,便成为一件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是他最享受的,也是他最能感到成就感和自信的。

“要雕好一件作品,必须要心细,要坐得住,对树根进行巧妙构思,考虑怎样雕刻,大脑里要有一幅完整的画面,是人物、花卉,还是山水,哪个题材更适合都要细细琢磨,这样才能雕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张维学说,现在多数时候是下雨天在家做,一坐下来就得四五个小时。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维学还多次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这个兴趣爱好,他才能坚持做根雕这么多年。“根雕一直以来就是自己的爱好,哪怕卖不出去,我依然会坚持创作,做出自己的最满意的根雕作品。”张维学说,一个人每当遇上烦心事,看着自己的根雕作品,或动手做一做,这样能平复自己的心情,它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记者在张维学的家中看见,他雕刻的作品大到有一米长的飞龙,小到有手掌可握的小狗。张维学说,他的根雕作品卖得最贵有2000元,一般也就四五百元。有人欣赏认可他的作品,对他来说是一种鼓励,只要作品能产生价值,他都不太计较价格。

当记者问他接下来的打算,张维学说,他想传承根雕技艺,想让更多人来了解根雕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分享给更多愿意学习的人,更愿意教残疾人,让他们也像自己一样能靠双手创收。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陈英  文/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