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巫山老鹰村“重生”:18.8公里公路终于全线修通 以前搬离的村民渐渐搬回了村里

重庆日报2018-10-28 07:33

△通往巫山县官阳镇老鹰村的悬崖山路。(本栏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

△10月17日,巫山县官阳镇老鹰村,彭世春(右)在新房背后的地里劳作。

重庆日报消息,深秋的巫山县官阳镇老鹰村,寒风凛冽,阳光却温暖。

57岁的村民彭世春杵着拐杖,看着银灰色的公路在深谷陡崖间蜿蜒盘旋。

彭世春眯着双眼,想象着几天后前往官阳场镇的情形,那将是年近花甲的彭世春,第一次见到村外的世界。

村里不通公路时,村民进出老鹰村,只能步行。

对于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彭世春来说,这崇山峻岭犹如无法跨越的天堑,阻隔了他与村外的世界。

然而,如今老鹰村通往官阳场镇的18.8公里公路已全线贯通,彭世春终于有机会去更远的世界看看。

全村70余户人家住进新房

这条公路,修了18年,终于修通。

虽然还有750米尚未硬化,但对于饱受大山阻隔的老鹰村村民来说:路通了,幸福就来了。

2017年12月25日,本报曾以《一条未修完的路——巫山老党员刘典元17年修路的故事》为题,深入报道了老鹰村村民修路的艰难。

报道引起巫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多次前往老鹰村调研,并组织了巫山交委、扶贫办等多个部门在老鹰村召开现场会,推进老鹰村公路建设。

今年5月1日,老鹰村通往官阳场镇的18.8公里公路终于全线修通;到现在,虽然只过去5个多月时间,老鹰村却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一手杵着拐杖,另一只手拉过两张板凳,彭世春招呼重庆日报记者在他的新房前坐下,“现在的老鹰村,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哦。”

“一个屋40个平方米,国家补贴我4万,起屋只用了3万元,还剩了万把块钱。”彭世春的老房子就在新房旁边,是一栋用土坯烤烟房改成的居所,土坯墙上四处开裂。门,就是烤烟房的灶门,身高不足1米4的彭世春也要弯腰才能通行。

“以前不通路,想给他们修房子也不得行,材料运不进来。”老鹰村村支书王远太告诉记者,路通之前,老鹰村225户人家,只有两栋砖房,“这两栋砖房的材料,全靠骡子和人从山外驮进来。”

如今,老鹰村已有70余户人家住进了新建的砖房,以前搬离老鹰村的村民也渐渐搬回了村里。

村里10余户人家购置了汽车

路通了,住进了新房,彭世春有了更多的期待,他想到官阳场镇上走走、看看。

“别说镇上,我连村委都没去过。”以前,从彭世春所在的二组到村委,正常人步行要5小时。

路通的那天,王远太和村干部特意将彭世春等行动不便的村民接到了村委,还自掏腰包请他们吃了午餐。

“华娃子说过两天带我去镇上,我一天天等着呢。”彭世春说的“华娃子”,是他的邻居代光华。

早在去年年底,眼看着老鹰村到官阳场镇的公路即将修通,代光华到城里考取了驾照,并在路通后购买了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

“有辆车,自己的中药材运出山就方便了,还能帮村里人拉点东西。”代光华说,自己的车子载重一吨,还有5个乘车位,“等天气好点,我就带老彭到镇上逛逛。”

“现在这条路上的车多,村里的、巫溪兰英乡西安村的,都从这里出山。”官阳镇原副镇长、在老鹰村修路18年的刘典元说,路通之后,老鹰村已有10余户人家购置了汽车,“现在这条路还有750米没有硬化、3公里没有安装护栏,等路全部硬化、安上护栏,就能开通农村客运公交,村民出行将会更加方便。”

老鹰村人均年收入已有9400多元

这条路,正在改变着老鹰村这个平均海拔超过1700米的小山村。

“明年还想多种点药材,但是租不到地了。”阳光下,46岁的龚胜魁正在改造着自己的烤烟房,将其改建成每次能烘烤1万多斤中药材的烤房。

去年年底,龚胜魁和其余5户村民成立了家兵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不通路时,有人来收购中药材,价格只有外面的一半,种多了划不来。”龚胜魁说,以党参为例,以前鲜党参在市场上的行情为每斤5元左右,但在村里却只能卖到每斤两元。

如今路通了,中药材的价格也与市场行情一致,许多村民都想多种些中药材,村里的土地租金也从每亩300元涨到了每亩超过500元。

不仅如此,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对老鹰村进行考察后,决定在老鹰村建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计划发展1000亩中药材种植。

“这条路,相当于再造了一个老鹰村。”官阳镇党委书记谭科军介绍,去年老鹰村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3000多亩,今年村里仅党参种植面积就达2000亩,独活与云木香相加种植面积也达到2000亩,还有“三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1000余亩。

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前不久,老鹰村已通过国家脱贫攻坚验收,全村原有43户177名贫困人口,如今只剩下两户3名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也翻了一倍多,从4000多元增加到9400多元。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原标题:老鹰村“重生”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