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老重庆了解一下:朝天门沿江房屋用竹子捆绑而成 菜园坝就是种菜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冉长军2018-10-01 14:47

att_1254527.jpg

今天(10月1日)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重庆主城各个景区已经是人气爆棚。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这些有名的景点上世纪是什么模样呢?近日,铜梁本土画家秦延光创作的绘本《记忆中的老重庆》就可以让不少游客更加详细了解20年前的老重庆了。国庆假期前,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深入秦延光铜梁的家中探了个究竟,揭秘20年前老重庆的模样。

有人评价他的画处处透着人情味

蓝色作为整部画册的封面,以朝天门为背景,中英文白色字体使得整部画册看起来简单大方。这就是秦延光老人花了近4年时间创作的《记忆中的老重庆》。

打开画册的第一页,一篇题为《古稀老人的城市乡愁》把秦延光老人对老重庆的热爱描写的淋漓尽致。“好作品都是在沉默中产生的。秦老师就是那种一生都默默耕耘于画坛的艺术家,他那一颗纯朴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绘画作品能给任何一个不懂绘画的外行留下深刻印象。” 写序的作者叫卿徳胜,在文章中这样评价秦延光老人。

而对于不少重庆人来说,这部画册处处都透着人情味,每一幅画都有跟秦延光老人一样的年少记忆,这部画册也必将成为重庆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

沿江房子竹子捆绑而成 解放碑成了最高建筑

富有层次感的吊脚楼沿江而建,来来往往的船只停满了整个码头,这就是秦延光记忆中的重庆朝天门。

“朝天门,在上世纪70年代是最热闹的,沿江的房屋都是用竹子捆绑而成的。”秦延光说,在那个年代重庆很多房子都是用竹子捆绑而成,十分简陋,每一栋房子也就刚好一家人住,他还称自己就是居住这样的捆绑房屋长大的。

“别看这些房子,一级一级上去房屋的构造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沿着江面搭建的是最简单的。每到涨水,把捆绑的绳子间断把竹子搬到另一个地方去搭建,等水退了之后又回来搭建。而离江稍远一点的房屋结构又不一样,这些房屋大都是有钱人搭建的,都是用木头和土砖修建。”

秦延光说,在上世纪70年代,无论是重庆朝天门还是洪崖洞亦或者是千厮门,如今这些有名的旅游景点,老房子都是如此。“现在经常梦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冬天不挡风,夏天不遮阳,记忆太深刻了。”

说到重庆建筑,解放碑可谓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了。在秦延光的记忆中,解放碑在80年代还是主城区最高的建筑。对于居住在下半城的小孩子来说,去解放碑玩耍还算是进城。“虽然家离解放碑不远,但是每一次去赶场都很兴奋,因为可以买零食吃。”

菜园坝80年代就是种菜 坐缆车成了奢侈

翻到第三页,一牌坊上写着重庆二字,来来往往的小轿车,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这就是80年代的菜园坝火车站。

菜园坝对秦延光来说就一点不陌生了,原来菜园坝就是他出生的地方。“以前菜园坝就是种菜的,沿江边火车站周边都是田。”即使是个种菜的地方,在秦延光的记忆里菜园坝也是最热闹的地方。

“读小学要绕过火车站,还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到学校。”秦延光说。如今,每当再次回到菜园坝小时候和玩伴玩耍的地方都还能清晰的记得。

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地方都记忆犹新。同样的,还有一种交通工具也让秦延光至今感到难忘,那就是两路口的缆车。

秦延光说,当时的缆车从菜园坝上来,会坐两路口缆车,“上行5分钱一个人,然后再去两路口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看场电影,学生票当时要2角5分,而文化宫的露天电影当时也才5分。不过,去看宽银幕电影感觉比什么都洋气。所以我都会把坐缆车的钱省下来,多看几场电影。”在秦廷光笔下,高大雄伟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建筑采用拱门式结构,前面5个拱和6根立柱加上高大的玻璃幕墙,电影院前面有两张电影宣传画,《风从东方来》和《刘三姐》,“这就是当时原貌还原。”秦廷光说。

棒棒从长江挑一担水需要4分钱

川江号子、棒棒军一直是秦延光从读书时以来最为关注的群体,因为在上世纪70、80年代,在重庆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棒棒的身影,在码头边时常都能听见川江号子吆喝声。所以在这部画册里,很多幅画中都能见到棒棒的身影。“交通不便利,从码头搬东西都需要棒棒,一担要几分钱。”

秦延光说,过去棒棒除了给商人挑东西之外,其实他们还靠着帮沿江的居民挑水挣钱,“那个时候很多老百姓家中都吃不起自来水,就只好去长江边挑水吃。很多家庭又没有壮劳力,就只好花钱请棒棒挑水,挑一次棒棒就可以挣4分钱。”

而长江水挑到家里还不能直接烧了喝,需要用硫磺和专业的器皿进行过滤后才能食用。“过滤后水缸底层都有2厘米厚的污垢,每一缸水用完都要清洗一遍水缸。”秦延光说,也正是如此在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特别珍惜每一滴来自不易的水。

40年代的重庆在珊瑚坝旁还有飞机码头

在秦延光的44幅绘画作品中,一幅上世纪40年代的飞机码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秦延光说,原来在长滨路上仰望长江大桥北桥头,能看到桥下的一群老房子,就像大部分老重庆建筑一样,层层叠叠挤在一起,紧靠着近乎垂直的岩壁。这个既没有飞机也没有码头的地方,有着一个响亮的地名——飞机码头。

因为重庆地理条件限制,抗战时期飞机场都停在江中间的岛。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位于长江江心的珊瑚坝机场由于地势原因,许多机场配套设施就建在岸边,被人们叫做“飞机码头”。

关于“飞机码头”的历史,秦延光说只是幼时的印象,“记得去坐飞机还要过一座摆桥,候机楼都是茅草棚子,遇到岛上涨水,这些房子就会被拆掉,等水退了又再搭。”

对于“飞机码头”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当时是为了方便武汉至重庆的航线运行, “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与当时的四川军阀刘湘商定,在长江江心的珊瑚坝修建机场。工程于1933年冬动工,当年便告完成,工期仅用了50天。为了方便乘客乘机和装卸货物,在江岸上设置了一座码头,与珊瑚坝通过浮桥相连,这个码头便被称为“飞机码头”。

其实,在秦延光的44幅绘画作品中还有很多关于他对老重庆的记忆,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历史见证也让记者对过去的重庆有了新的认识。

新闻特写>>

72岁的秦延光是个闲不住的人

今年72岁的秦延光,和同龄人有些不一样,不爱出去旅游,也不爱参加老年人群体活动,平时就爱在家画画,偶尔喜欢到周边逛逛为自己的创作找点灵感。“就是闲不住”他用这句话形容自己。

从小就痴迷美术的秦延光,1962年如愿进入了川美附中学习,还和罗中立(原四川美术学院校长)是同学。

毕业后没有成为职业画家,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起初分配在铜梁电影公司工作,即使在电影公司他也经常利用自己的特长画电影海报,在电影公司工作了22年。1990年到铜梁报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直到2010年退休。

虽然工作单位换了两个,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来没有放弃过画画。在秦延光的家中,每间房里都挂着他自己的作品,记者发现秦延光不仅白描画的好,油画作品也特别精美,每一幅画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提到创作《记忆中的老重庆》,就得从2014年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秦延光回到重庆主城区看到自己以前住过的地方都已是高楼林立,但儿时的画面一直都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我就想通过画画,来留住那份记忆。”

从此,秦延光便开始了创作。回到曾经居住的地方,无论是菜园坝还是临江门,通过查询资料和询问。渐渐的创作灵感越来越多,“感觉画每一幅画都很亢奋。”

正是如此,有媒体关注到了他的创作,这更加让他有了创作的激情。4年间,44幅作品顺利出炉,并装订成册,这让秦延光兴奋不已。“我出生在菜园坝,从小在石板坡、储奇门的江边边捆绑房都住过,珊瑚坝、朝天门、过江轮渡、十八梯都是从小的记忆。”秦延光说,很多老记忆都已经变了。

秦延光还透露,如今正在创作重庆母城十七门,已经有出版社找他约稿出书。“重庆的很多古镇我想画,铜梁出来的很多名人我想画。只要我还能画,我就不停笔。”秦延光坚定地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冉长军


责编周文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