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城之间的“甜蜜使者”,重庆大叔七年寻“蜜”记
01-07 18:08:3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关于蜂蜜的工作,一定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工作。养蜂人追风逐蜜,收获琼浆玉液。“甜蜜使者”寻味大山,把蜂蜜销往全国。

重庆人吴勇,因一次徒步与阿坝乡亲结识,被原始味道打动,放弃国企高管的工作。七年来往返大山上百次,寻味最纯净的中蜂蜜,当起“甜蜜使者”,将蜂蜜带出大山。

徒步之旅,尝到原始味道

△山顶崖蜜设计后的包装

“刚从阿坝回来不久。”初见吴勇,他笑着对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说。

1月的重庆,他穿着冲锋衣、徒步鞋,一副资深驴友的装扮,鼻梁上的方框眼镜还留存着一股书卷气。

从重大MBA毕业,到移动公司高管,再到“甜蜜使者”,吴勇的前半生经历了几次转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记者与他面对面坐下,听其娓娓道来。

最初进入川西,源于对阿坝美丽的自然风光向往。回想起第一次去的场景,吴勇记忆犹新。“那年秋天,二三十个同学坐在大巴车里,车盘山而行,越过一座座山峰,突然爬上座山时,第一次见到白雪皑皑的大山。”

后来,他又多次徒步川西,期间深入当地,品尝到蜂蜜、苹果、牦牛酸奶等当地特色产品。住进居民家中,与之产生了友谊,萌生了帮他们把产品卖出大山的想法。2004年,他决意辞职,独自一人再次走进川西。

在去石渠县的路途上,客车临时抛瞄,吴勇和乘客们不得不下车休息。这时,路边售卖的雪梨的香气吸引了他,他买了一些品尝,5分钱一斤的梨子入口化渣,清爽解渴。“那般滋味直至现在都忘不了。”

余下的旅途中,吴勇一直在思考,当地的农产品味道这么好却无人发掘,热心朴实的村民们源于种种因素,很难把产品换成钱。这是山里村民的损失,也是热爱美食的城里人的损失。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想个办法把各种产品带出大山。

寻味大山,发现纯净蜂蜜

△蜂农悬崖取蜜

随后几年,吴勇建立了重庆原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了贵州某蜂蜜品牌的区域代理,也对蜂蜜有了深入的了解。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也是世界蜂产品生产大国,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以上。饲养最普遍的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意大利蜂属于西方蜜蜂,适应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蜜源特点,从海外引进后深受欢迎,推广极快,目前已占据中国饲养蜜蜂总数的70%。而拥有7000万年历史的中华蜜蜂,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因此,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在陕西榆林、四川阿坝等地设立中蜂保种场。得益于对阿坝地区的了解,吴勇于2011年前往考察当地中蜂情况。

可考察结果却不容乐观,当地养蜂规模很小,标准化的蜂厂极少数,养蜂人技术欠缺,最重要是没有动力,年轻人大多觉得蜂蜜卖不出去又辛苦,也挣不到钱,不愿意干。

为了提高当地百姓的积极性,吴勇下了一番功夫。他与当地农牧局建立联系,一起帮助蜂农。他从大山外带来了蜂蜜市场情况,及时告知蜂农价格波动,帮蜂农制定市场目标——做高品质蜜,且帮助蜂农销售,激发大家养蜂动力。

△吴勇和刚采下的蜂蜜

那段时间,他不知往返了重庆与阿坝州多少次。在阿坝,他和蜂农同吃同住,爬上悬崖取蜜,观察记录整个过程,再拿着样品前往研究院检验。等检测结果出来后,他又开车返回阿坝州,将报告给农牧局专家咨询,邀请专业人士多方探讨,最后给蜂农指点,提高蜂蜜品质。

架起“桥梁”,传播“甜蜜”滋味

2013年,走遍阿坝州的吴勇正式当起了“甜蜜使者”,前前后后投入200万元,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阿坝的蜂蜜及其他农产品。

凭借着商业积累,吴勇销售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品牌。他与拥有12年养蜂经验的郭发光合作,为蜂蜜设计包装,打造品牌“净土阿甘 云顶崖蜜”。包装上,他选用德国进口蜂蜜同款玻璃瓶——六方瓶,从形状上树立特色。封面则用取蜜实景照片,养蜂人在海拔3000多米的悬崖取蜜的场景被呈现在用户眼前,既拉近了距离又让蜂蜜变得更真实。

经过一番设计包装,大大增加了“云顶崖蜜”价值,价格也提高不少。

“看着他们好产品卖不出去很心痛,虽然目前销售数量有限,但一定要帮他们!”前年,吴勇帮忙卖起了小金县的苹果,复购率90%。去年,他又接手金川县的雪梨,3天卖完500箱。今年,他提议种植户深加工,制作梨膏卖出800瓶。慢慢的,小金的松茸、黑水的老树核桃也被他卖到了重庆。

另外,吴勇包办了所有产品的创意、文案、宣传片。他表示,由于参与了每一种商品的成长、采摘、制作过程,所以对它们有感情,融入情感做出的片子更加打动人。去年,他的“小金松茸”宣传片在视频平台短时间内取得54万的点击率。

七年时间,阿坝的高端蜂蜜市场已初具雏形,目前最贵能卖到300元一斤,蜂蜜淀粉酶活性值超过30%,是国家出口蜂蜜标准的4倍多。当地,有人在政府和吴勇的帮助下脱了贫,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对蜂蜜饲养的兴趣。

下一步,吴勇准备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扩大渠道,大力建设微店和线下渠道,寻求“云顶崖蜜”的外省代理。再挑选几款特色产品,精准营销,好好推广。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见习记者 韦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