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信里的对不起:一封儿子替妈妈写的道歉信
11-07 20:33: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亲爱的儿子,展信佳……”

最近,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在南开(融侨)中学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朋友圈中传开了。

这是一封道歉信。可是在信中看不到一句“对不起”,却出现了多次“孩子,我爱你”。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被信中的文字,以及这封信背后的故事所打动。因为写这封信的人并不是一位母亲,而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他替妈妈写的这封道歉信,藏着自己想对妈妈说的“对不起”。

儿子

他的月考作文 是替妈妈写的一封信

写信的学生名叫王灏霖,14岁,是南开(融侨)中学初三12班的学生。

11月7日中午,记者在学校教室见到了王灏霖,这是一个文静且有些内向的男生。他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有些紧张和害羞。说起替妈妈写信的事,王灏霖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握的钢笔上。

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不同,王灏霖不爱玩手机、玩电脑。他热爱文学,喜欢写信。“每个月都要写四五封信给同学和朋友。”王灏霖说,虽然现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很方便,但是用书信的形式表达情感,更显真切。

不过,在月考作文之前,王灏霖从来没有给父母写过信,更不会替他们写信。

“以前总觉得,我写再多,他们也还是不懂我。”王灏霖坦言,自己也曾想过给父母写信,但是每次提笔后都会莫名的担忧,最后只好作罢。 

这次月考的作文是一道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_______的‘初三’”。作文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因为你上初三,有了特别的改变。”

“我当时第一个想到人就是妈妈。”王灏霖说,上初三以后,妈妈变了很多。所以他有太多的话想对妈妈说。

于是,王灏霖以“一位母亲的‘初三’”为题,替妈妈写了一封信。

信里没有“对不起” 

却处处流露着对妈妈的歉意

王灏霖替妈妈写的是一封道歉信。在信的开头,就写明了道歉的原因:月考前,母子俩发生了一次争吵。

“那天晚上我给你打了二十个电话,你在电话那头吼了我……”信中写道,王灏霖的妈妈担心儿子因为月考复习而不按时休息,在一天晚上给儿子打了很多电话,提醒他尽快睡觉。

“上初三之后,妈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我因此越来越不耐烦。”王灏霖说,当天晚上他没有控制好情绪,在电话里向妈妈发了脾气。后来,母子俩就没有再通过电话。

初看这封道歉信的文字时,不少人都以为这封信的道歉对象,是王灏霖。但是细看之后不难发现,这封信里处处流露着王灏霖对妈妈的歉意。

“孩子,悄悄给你说,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我看不懂你们现在的浮力,解不出来你们现在的二次函数。但是我的孩子,请你尊重一下你的母亲。”“妈妈时常鼓励自己加油,让你尽力站高走远,努力不留遗憾”……

王灏霖说,信中的这些话都是站在妈妈的角度写出来的。信中没有一句“对不起”,但却出现了多次“孩子,我爱你”。王灏霖知道,这些都是妈妈想对他说的心里话。

写完信时,王灏霖眼眶早已湿润。

妈妈

“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边看信边落泪

11月7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王灏霖的妈妈饶女士。说起儿子的这封信,电话那头的饶女士显得很激动。

“真的没有想到,儿子会写这样的一封信。”饶女士说,前不久,儿子的班主任通过微信把这封信发给她。她才看了几句,就已经掉下眼泪。

饶女士流着泪看完了儿子的信。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关心给儿子带来了压力和困扰,更没有想到儿子会以这样的方式向她道歉。“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饶女士说,因为家在忠县,所以儿子读中学后就在学校住读,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

王灏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让饶女士很开心。她也会每天关心儿子的学习。“早上给他打电话叫他起床,晚上给他打电话提醒他睡觉。”饶女士说,这三年,她没有一天比儿子晚起早睡。

不过,饶女士也发现,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有些叛逆。“电话里说不了几句,就会挂电话,嫌我啰嗦。”饶女士说,那天晚上,儿子因为复习迟迟不肯睡觉,她才会不停地打电话。

看完信后的第二天,饶女士就从忠县赶到了学校。母子俩相拥而泣,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对不起”。

老师

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信 缓解压力增进沟通

在月考作文上写信,这件事让王灏霖的班主任蒋德民感到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这封信的立意新,而且写出了真情实感。”蒋德民有着多年教育经验,他很认可王灏霖的这封信。

王灏霖的信被做为作文范本在全年级进行展示。同时,这封信也在学校的家长群、教师群中传播,感动了很多家长和老师。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通过写信来表达情感。”南开(融侨)中学语文老师林洁欣说,学校在去年就开展过“见字如面”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书信的方式说出心里话。

目前,学校初三的部分班级再次开展“见字如面”活动,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信。“很多学生写的信都很感人,父母看了之后都感动落泪。”林洁欣说,初三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可能会有逆反心理,很多想要对父母说的话,都开不了口。所以,写信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增进和父母的沟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