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一线 > 正文
世界骨质疏松日健康科普: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2023-10-18 19:18:02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近日,2023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了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强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关注肌肉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密切关系,更好地应对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更容易引发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息息相关,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就有将近4位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

骨折是骨质疏松后产生的严重后果。2010年,我国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的人数达到233万,其中脊柱椎体骨折患者111万,骨盆部位骨折患者36万。预计未来几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发病率依然呈上涨趋势。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表示,当人感到肌肉无力、爬楼困难、提东西没劲的时候,应当意识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建议40岁以上人群进行骨密度筛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于康提醒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相伴而生,肌肉减少症会增加老人跌倒、骨质疏松、骨折等风险,老年人不要一味地追求苗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表示,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大家能记住防跌倒的12字口诀: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

要锻炼即任何时候开始防跌倒的锻炼都不晚,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鸡独立、提踵、坐站、八段锦、弹力带练习等锻炼。

要服老即接受增龄导致身体机能退化的现实,接受使用必要的适老辅具。同时,早晨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车等动作一定要“慢一点儿”。

要适老即建议有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包括灯光适宜、地面平整防滑、安装扶手、通道顺畅等。

早治疗即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前庭功能疾病等,如发生跌倒,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知家人或医生。

(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副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 汪礼军)

原标题:世界骨质疏松日|大足好医生好科普: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编辑:向娇    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