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一线 > 正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健康科普:手足口病高发,如何避免“中招”?
2023-07-11 14:51:14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最近气温上升,湿度增加,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尤其在幼儿园,手足口病扎堆暴发。如何避免“中招”,“中招”后怎么办?接着往下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密切接触是其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一般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感染;摄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此外,手足口病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多为2~10天。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常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肠道病毒可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外,手足口病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1.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体温高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等;

4.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变化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预防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儿童需勤洗手,不喝生水和吃生冷食物。家长应对儿童玩具和其常接触到的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2.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手足口病的治疗  

感染了手足口病也不要慌,绝大多数手足口病为轻症,表现为发烧和出疱疹,可居家对症治疗,有重症表现者,应住院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积极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多喝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

3.干扰素喷雾剂,可用于密切接触病毒感染患者的易感人群或病毒感染早期。将其喷于患儿口腔病变、咽部、双侧扁桃体及皮肤患处,以覆盖整个创面为宜,每1~2小时给药1次,100万IU/天,首日剂量可加倍,建议使用疗程为3~7天。

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还会再感染吗?

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导致手足口病。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各种病毒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有可能因为感染不同种类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导致多次发病。

接种疫苗后为什么还会感染手足口病?

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该疫苗接种后的两年内,保护效力很强,但对于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却没有预防作用。所以,孩子即使接种了疫苗,仍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必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因为接种疫苗可以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

(文/冉茂莲)

原标题:健康科普┃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冉茂莲: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你家的娃儿中招了吗?

编辑:向娇

责编:黄蔷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