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1年半献血10次 这位120司机变“专家”

上游新闻向娇2020-02-11 17:29

(上游新闻记者 向娇)2月10日上午,重医大附三院急救部120司机组的胡友义来到医院篮球场,准备像医院其他职工一样领表、填表、采样、检测、献血。谁知只完成了第一、二步骤,他就被医务工作人员告知,不能献血。而原因竟是,1月14日,他在重庆市血液中心献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要间隔1个月才能献全血。

对献血时间、献血要求“一门清”的他顿时惊醒,忙着解释“不好意思,这段时间真是忙忘了!”

20200211173108.png

取血司机 20年前就萌生了献血念头

胡友义其实20年前就想献血,那时候他还是一名学生,肯定不能献血,从学校毕业后他当了一名公交车司机。“我做了18年公交车司机,开过403、464、385等公交车,因生活饮食长期不规律,身体消瘦,妻子担心我身体吃不消,一直不允许我献血。”胡友义说。

2018年3月,44岁的胡友义,成为了重医大附三院急救部120司机组的一员,每天负责到重庆市血液中心取血便是工作之一。随着取血次数增加,他慢慢了解到血液对于抢救生命的重要性,没有血液,就算医生有再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

让胡友义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从新疆“飞”到重医大附三院接受治疗的60多岁女士,因病情紧急,从早上8:00进手术室,直到第二天凌晨2:00才出手术室。手术中,他4次到市血液中心紧急取血,幸好血送的及时,保证了医生抢救、治疗,手术顺利完成。

其实,像凌晨两三点开车去市血液中心为急症抢救病人取血,是胡友义经常接到的任务,每一次,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他都把车开得飞快。“想象着病人在手术台上命悬一线,我就想着能快点取回血让病人用上。如果能提早20分钟输上血,医生就能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胡友义说。

同时,他也慢慢了解到,重庆市用血量大,血液库存极易存在短缺且极度偏型的状态,医院病人用血特别是急症抢救和危急重症孕产妇等用血保障可能面临危机。于是,2018年7月,当医院组织全院人员无偿献血时,胡友义义无反顾地献了第一次血:400毫升。虽然妻子也有些担心,但看着他身体无恙,比以前状态好,也没反对。

1年半他献血10次变“专家”

20200211173118.png

第一次献血后,谁也没想到,胡友义竟慢慢变成了一位血液相关“专家”。

2019年2月,到市血液中心为病人取血的胡友义,准备顺便再献一次血。工作人员检测了他的血后说,“你的血小板量多,可以献血小板”。从工作人员那,他不仅了解到捐献全血与血小板的区别,还了解到,重庆血小板库存量比全血更紧缺,便决定献血小板。

“献血分捐献全血和成分血,成分血几乎都是血小板。献血小板,就是抽取献血者一部分血液分离出血小板,再把其他成分回输。成分输血,可以是病人需要什么输什么,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对病人的尽快康复也很有好处。献全血,两次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献血小板,两次间隔半个月;献血小板后,再献全血要间隔1个月;献全血后,再献血小板要间隔3个月。”胡友义津津乐道地给记者做起了科普,俨然一幅献血“专家”的口吻,记者被他这一段“绕口令”搅晕了。

想到血小板更新快,体内血小板在捐献后几天内就能恢复,之后,胡友义定期到市血液中心献血小板。

20200211173128.png 

到目前为止,在胡友义3本献血证上,清楚地记录了他捐献全血2次,血小板8次的时间、采集量。

还会积极献血奉献爱心

近段时间,重医大附三院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胡友义也一样,整个春节没休息一天。每天8:00上班后,到医院每个科室取病理标本;12:00从医院出发到市血液中心取血;14:00到重庆医科大学送病理标本,拿检验报告;4:00回到医院后,分科室整理报告,准备签收报告的文档。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防控形势下,考虑到街上行人寥寥无几,献血人数骤减,市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处于非常短缺且极度偏型的状态,2月8日,重医大附三院党委向全院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以及爱心人士发出应急献血号召后,胡友义也积极报名参与无偿献血,为保障临床用血出一份力。

“因1月14日献了血小板,要间隔1个月才能献全血,很可惜今天献不了血。不过,再过几天,我也可以到市血液中心去献全血。”胡友义笑着说,接下来他还会积极献血,奉献自己的爱心。

责编喻舒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