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正文
当医院充满阳光,让温暖在医患间流淌—重医大附三院打造“阳光医院”记者手记
04-17 14:33:19 来源:上游新闻-健康人报

屏幕快照 2019-04-17 下午2.32.05.png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Henry Ernest Sigerist,1891—1957)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走进医院,患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和顾虑,更多地了解自己病情,更好的治疗方案地选择,希望得到更好地照顾……一些人还会通过给医务人员红包来让自己心里踏实些。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患者完全可以放下这样的担心或顾虑。这里拒红包,拒回扣的文化已蔚然成风,作为一所建院仅三年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医院,医院管理者从医院顶层设计时,就确定了医院人人身份平等,职工收入阳光透明,弘扬正能量,打造阳光医院文化的基本原则。三年来,医院以人性关怀、敬畏生命为倡导基点,持续通过宣传、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医院“崇德尚道 广博慈爱”精神的内涵,明确自身所应肩负的责任,自觉维护医者尊严,践行崇高的行医理念。记者近日通过走访,亲身体验了这家“阳光医院”的阳光文化。 

病房实录1

保肢成功的她送来两面锦旗

屏幕快照 2019-04-17 下午2.32.51.png

39岁的庞女士给重医大附三院骨与创伤中心的医生、护士送来两面锦旗。

庞女士的手臂撕脱伤是被机器皮带卷进去导致的,虽然没有骨折,但是潜行脱套伤更为严重。治疗难点除了清创缝合外,最重要的是功能恢复训练,在此当中患者承受巨大痛苦,医生每天会定时为患者做被动的功能锻炼。

“因为缝合后腱鞘破裂,肌腱粘连,每日训练过多力度过大会损伤肌腱,而过小或不动则没法训练到位,患者右手臂及多个指头损伤,如果不练,以后连杯子都拿不住。”护士长聂娜说,每次换药、训练,患者疼痛难忍时都想放弃治疗,但我们的伤口专科护士非常有耐心,指导功能训练,更想尽办法减轻她的疼痛,坚持每日将手臂坏死积液挤出,彻底排液,及时换药。

“现在我的手保肢成功,已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可以完成穿针引线的动作。”庞女士说,想不到怎样感谢医护人员,就送来了两面锦旗。

像庞女士这样送锦旗表示感谢的患者不少。2018年,骨与创伤中心共计收到病人送来的锦旗74面,感谢信26封,退还拒收病人红包1.18万元。

“还有患者给我们写诗、写歌。”聂护士长说,一位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四处求医未果,最后来到骨与创伤中心,在医生护士的关心下,耐心坚持了近一个月的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为表感激之情,还专门谱写了一首《医护人员心灵美》的歌曲。

记者在该院官网的《患者心声》栏目里看到,200多封感谢信里,很多是患者给医护人员写来的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感谢信,很多诗兴大发的患者,更巧思妙想地创造了“藏头诗”“回文诗”等对仗工整、韵律十足的诗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激,是写不出来的。

病房实录2

病人康复出院是医者最好的礼物

屏幕快照 2019-04-17 下午2.34.24.png

12岁的李林,正在病床上昏睡。他刚在重医大附三院神经疾病中心接受了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李林的爸爸李先生说,今年1月李林莫名出现四肢无力,以为是他快小升初,作业多压力大,也没在意。没过多久,孩子突然出现昏迷,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颅内有一个6公分的巨大肿瘤。

“因肿瘤位置深,手术风险大,术中稍有不慎,孩子将可能昏迷、瘫痪,多家医院都不敢接收,后辗转打听到重医大附三院张云东主任擅长做这个手术,我们立即赶了过来。”李先生激动地说,“手术很成功,我们都不知怎么感谢他们”。

李先生还笑言:“手术前,我想方设法送张主任红包,被他拒绝了;手术后,为了表示感谢,天天约张主任吃饭,也被他婉拒了。”

“其实,得到病人的信任和认可,看着病人康复出院,就是医生收到的最好礼物”,张云东主任说。他行医多年,有时在手术前碰到过于坚持送红包的,考虑到病人家属担心手术安危的心理,他会直接把红包交给科室,让护士登记,并把钱交到病人的住院费预缴金账上。术后,再及时把住院费预缴收据交给病人。这也是该院其他各住院科室收到红包后最常见的退还方式。

2018年,神经疾病中心收到病人送的100面锦旗,感谢信60封,退收红包7.2万元。 

病房实录3

患者内心的感激比红包更有份量

屏幕快照 2019-04-17 下午2.35.51.png

时钟早已过午,重医大附三院眼科主任谢琳,仍在诊室里忙个不停,只要面对门诊病人,她几十年如一日都会耐心细致坚持看完。据了解,谢琳是全国知名青光眼和白内障专家,尤其擅长针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外伤性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白内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每年都会有不少疑难眼病患者慕名而来。

2017年3月,一位双眼近乎失明的老太太在家人的陪同下,从宁夏飞到重庆找谢琳主任。在这之前,他们已到北京等城市的大医院去看过,但因为手术风险大,很多地方都不愿意冒险。经验丰富的谢琳为老人明确诊断后,设计了周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很成功,术后老人双眼视力分别恢复到了0.6、0.8。病人家属对谢琳主任感激不尽,但送红包给谢主任时,她怎么也不肯收。于是,病人把一腔谢意化作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2018年,重医大附三院眼科收到病人锦旗65面,感谢信68封,退收拒收红包1.54万元。谢琳主任说,“作为一名医生,应永远把学术、医术、病人利益放第一位,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不要迷失方向,这样才会受到病人和行业的尊重。而且,科室里的一些医护人员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在这里参加工作,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作为科主任,我有责任带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和他们一样,都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言,‘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 

医院声音

践行阳光文化,让医疗回归本质

三年来,重医大附三院门急诊量近130万人次,出院患者7万多人,成功开展近4万台手术。出院病人随访率达到100%,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病人综合满意度达94.60分,总体满意率为93.14%。医护人员阳光的心态,阳光的收入,医护和患者良好的关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重医大附三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燕介绍,建院3年来,医院着力打造阳光文化、温情文化,医院在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

阳光文化:

员工身份平等,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人力资源体系

重医大附三院是由社会资本投入,重庆医科大学整体负责医院管理及运营的一所非营利性、新型混合所有制医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医院成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党委领导下的二级党组织,院党委主动适应医院事业发展需要,把从严治党贯穿到医疗服务全过程,不断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为体制创新,努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新医院,我们实行全员聘用、全职全岗、同工同酬。”曾书记说。在这里,有不少专家教授是原三军医大等部队医院退役的或来自重医大附属医院的,大家在身份上都是平等的,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没有编制内外人员的区别,也不存在返聘或退休之说。全院职工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

所以在这样公平的环境下,职工会更加珍惜这里的工作机会,也自觉不触碰底线和红线,有尊严地获得阳光收入。三年来,医院共计收到患者锦旗729面,感谢信268封,退还和拒收患者红包246次,累计34万多元。医院每月对获锦旗、感谢信以及退拒“红包”的医务工作者及团队进行奖励,已累计12万余元。 

阳光心态:

护理团队充满活力,平均年龄27.5岁

“重医大附三院教职员工有1400多人,其中护理人员占700多名,护士平均年龄27.5岁,护士长平均年龄33岁。虽然护士在重医大附属医院中算年轻的,但他们有活力,敢创新。而且普遍学历较高,本科护士占到了80%。”重医大附三院护理部主任盛孝敏介绍,医院狠抓护理学科与队伍建设,护士在入院接受岗位培训时,会充分认识护理的职业价值和知识价值,还会在医院辅导下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比如护士除了做到N4级专科护士后,可以继续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发展,或努力成为教学老师、临床护理专家。

盛主任说,在这里,护理服务在医疗工作显现的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大家心态阳光了积极了,就会自觉将优质护理当成事业,将同事视为家人,将“患者至上”的理念融入血液中。 

阳光收入:

薪酬体系提供保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医院从筹建阶段就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坦然获得阳光收入。”曾书记介绍。医院的基本薪酬体系参照了同级教学医院的薪酬水平,人才评价体系和考评导向也是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职工收入有了保障,工作中就可以把精力和注意力聚焦在医疗服务、患者利益、人文关怀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职工群众得实惠、医护人员添活力、医患关系很和谐、医院发展有后劲的良性循环。

“建设一所政府放心、患者信赖、员工满意、社会认可的混合所有制医院,是我们作为一所医教研协同的教学医院的使命,也是全院教职员工的奋斗目标”,曾书记补充道。

记者手记

阳光,意味着温暖、纯净、无私。建院三年,重医大附三院是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深化医疗改革大背景下,快速健康成长起来的一家非营利性医院。

非营利医疗机构以宏观的社会效益为目的,加上医院建设者和管理者科学的顶层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正能量的医院文化,医院全体职工必将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让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体验更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让我们期待着,这家充满“阳光”的混合所有制医院,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传承医道精神、赢得百姓信赖,为人民群众送去温暖,送去健康,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