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我会孤独,难道你不会吗?那些独居成年人活成了什么样……
08-27 07:35:34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消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书房”是刘杨对自己在北京月租2000元的独居空间的戏称。

实际上,去过她家的人都知道,那只是个放着两张床、有独立卫浴的小单间。一张床挪向墙边,摆上碗筷、电锅、烤箱,就成了厨房,炊具一收,放上电脑、纸笔就是书房。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李骏 摄 图文不相关

早在2016年,独居青年现象就曾引起热议。他们年龄大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单身且独自租房,过着“冷暖自知”的生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在201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中,一人户占比为15.6%,而在十年前,这一数据仅有8.9%。其中,广东一人户占比最高,为26.6%,大约每四户里就有一户。紧随其后的是浙江、上海和北京。

最近,还有一组数据引发热议——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万独居成年人。作为一人户的主力军,独居青年正在用行动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认为,这正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但也有人认为,独居并非是好事,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

在独居的趋势之下,那些身在其中的青年们,他们又过得怎么样?


资料图:独居青年 中新网记者李骏 摄 图文无关

我为啥选择独居?

来北京实习工作三年,李想一直租住在朝阳区管庄地铁站附近,合租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相互之间的交流大多仅限于“交水电费”,在群聊中相互@一下。

他从青海老家考到天津上大学,兴趣点是互联网和旅游,大四找实习没发现合适的,才选择来了北京。因为他发现,有一些想法只有北京这样的地方才能实现。

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拼,像李想这样的年轻人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群体。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4亿人,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为65.1%。

而这种人口迁移多多少少也带来了独居青年现象。李想的父母特别希望他回到青海,但是他没有这个想法。他也不打算一直待在北京,“青海不想回了,最后定居的城市还在考虑中,可能会看之后另一半的打算吧”。

毕业两年的王阳也是一个独居青年,她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从北京到广州又回到了北京。“毕业前就想着在外面闯一闯,压根没想过回家这个选项。”

或主动或被动,年轻人选择着自己的生活。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认为,当前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青年日渐显现的独立发展意识造成了这一现象。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生活越来越便利,能够满足独居青年日常需求。

目前独居备考的吴可可,除了倒垃圾外,一般不会出门。买菜可以打开手机APP,在生鲜超市上挑选。“我现在的状态更多依赖于网络,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解决,一天也不用怎么说话,最多偶尔会有快递电话打过来,我说一句‘是’”。

2017年,淘宝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中,到家服务就排在了消费排行榜的第五位。

吴可可觉得这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一个人在家穿衣可以随便,早起晚睡,音乐开再大声,都不用在意”。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李霈韵 李骏摄 图文不相关

我会孤独,难道你不会吗?

“独居青年”演化为一种现象被关注,甚至被贴上“空巢青年”的标签,很大程度是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担忧。

春节八天假期结束,刘杨从内蒙回到北京,从热闹的老家回到自己冷清的小屋,她有点反应不过来。她说,自己会漫无目的地骑上共享单车,穿过有小龙虾味的簋街,路过北海、路过鼓楼、路过故宫,再坐上公交车,晃悠一个多小时,缓解了孤寂的情绪,再回去。

此前,网上曾流传一张孤独等级表,一级到十级,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做手术。

网络截图:国际孤独等级表

“这十种孤独都经历过啊。我今年就一个人做过一次手术,急性阑尾炎。”李想不急不慢地说,仿佛对这种具象的“孤独鉴定”并不在意。

但他也逃不过突如其来的一瞬的孤寂感。“手中的事忙完,突然空闲下来就感觉怪怪的。有时在犹豫点外卖还是喊别人一起吃的瞬间,也会有这种感觉。”

他也很排斥第二等级的孤独,一个人去餐厅。“那种地方特别热闹,有人聊天有人喝酒,自己一人点几个菜在那里吃,这算什么呢?”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是网上对独居生活的文艺范描述,不过这可能形容的不仅仅是远离家乡,在大城市奋斗的独居青年。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李霈韵 李骏摄 图文不相关

或许这是每个成年人的“通病”,就在前不久“成年人的孤独症状”还登上微博热搜,比如无法享用第二杯半价、有好事无人可分享、生病无人可倾诉独自看病……

去年,某社交平台曾发布《孤独经济年度白皮书》,其中显示超六成在家乡生活的职场人仍感到孤独,而因为缺乏朋友而感到孤独的比例仅为14.1%。

在任运看来:“孤独并不是由独居造成的,不会因为居住在一起就减少。独居和社交程度也不一定存在多大的关联。减少青年的孤独最主要的办法是扩充他们的社会交往,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

去年三月,李想养了猫,“貌似生活有一点改变,心里感觉它在等我回家,就有了牵挂。”


李想的猫 受访者供图

做饭、撸猫……独居生活中的调味剂

知乎上,在“‘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题下,关于衣食住行的心酸细节被一一列出,但也不乏评论说“没有这么矫情啊”。

在“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问题下,有人说:“每个人都总归是个体,没有谁会一直依附或者依赖谁生活。”

还有网友对“空巢青年”这个词表示反对——“我们是异地的奋斗者”。

刘杨尽量想让自己充实一些,做饭就是她独居生活里的调味剂。在一个理论上不能做饭的环境里,她烤饼干、做泡菜、烤排骨、做面条。


刘杨的厨房美味 受访者供图

后来换了新的房子,有独立卧室、厨房和好用的无线网。但她依旧独居,下班日常还是逛超市和菜店,有时也网购食材,不断研发新菜品,几乎九、十点之前不会进卧室。“我甚至想不如住厨房里,把卧室租出去……”

和刘杨不一样,王阳独居生活的调味剂是主动社交,比如线下约饭。

“突然觉得好像需要和朋友聊天,那我隔天就坐高铁去天津找朋友约饭。”这是独居带给她的改变,“线上交流一直都有,但是我发现真正的出门社交对我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她之前曾有长时间的低谷期,基本每晚都要通过喝酒来排解情绪,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才慢慢好转。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李霈韵 李骏摄 图文不相关

刘杨的生活没有太多社交,她说也不太需要。“上班有同事,下班有家人和男朋友。”不过,独居让她更加明白家和家人的珍贵。

“或许年轻人选择独居并不是什么大的社会现象或者问题,是现阶段的观念或者条件还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土壤。”王舒窃在论文中总结道。

梅·萨藤在独居时记下日常琐事,细致观察变化的四季,寻找着生活的滋味,写下公认的经典之作《独居日记》;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以“一个人”系列漫画而出名,她最新的一本书是《两个人的头两年》;

1847年9月6日,梭罗最终离开了瓦尔登湖,结束语里写道:倘若一个人信心满怀地朝他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过上他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他会在平常的时光里获得意外的成功。

(应受访者要求刘杨、李想、王阳、吴可可均为化名)

原标题:全国超7700万人,那些独居成年人活成了什么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