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法制网:李尚平案重回公众视野 警方回应舆情不及时、不主动
07-14 22:53:02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微信公众号

舆情综述

在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后,《新京报》于6月22日刊发评论文章称,同是湖南教师,嫉恶如仇的李尚平在十几年前遭到不幸。该文章引述《南方周末》2002年的报道称,李尚平曾抨击雇佣打手殴打教师的校长,为几百名被克扣工资的教师写控诉帖,并同媒体联系深挖当地官员克扣和挪用教师工资问题,引得部分人不满。2002年4月26日,李尚平的尸体被发现,起初有关方面将案件认定为交通事故,在李尚平家人朋友抗议之下,最终确认李尚平死于枪杀。该文章追问案件结果,将李尚平案推进公众视野。6月23日,疑似知情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发布文章称,“17年了,这个案子还没有破”。舆论认为“灭口李尚平等正直之士是极大的恶”,呼吁湖南方面调查、回应。

7月2日,“呦呦鹿鸣”再度发布文章,称从李尚平亲属处了解到,益阳市公安局已向家属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同日,多家媒体介入报道,该案引起广泛关注。荔枝新闻引述李尚平姐姐的说法,称李尚平被杀案正重启调查;湖南益阳警方回应媒体时表示,“调查重启”的说法有误,17年以来,益阳警方一直在侦办该案;《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湖南省公安厅已经成立专案组调查,有关进展情况将择时发布。

此后,李尚平家属通过自媒体发文或接受媒体采访,回顾李尚平生前维权的经历,曝光其曾撰文揭批当地教育部门领导克扣挪用及拖欠教师工资、日记称“也许我要倒霉了”等细节,引起舆论猜测该案背后存在“保护伞”、关系网。“@新华视点”、《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积案不能沉没、正义必须彰显”,表示“愿李尚平案‘守得云开见月明’”。

总体来看,媒体及网民多质疑当地公安机关不作为、失职,认为案件仍有诸多疑问待解,如案件真凶是谁、李尚平被杀是否与其举报教育腐败有关、背后是否有“保护伞”、公安机关是否涉嫌渎职枉法等。李尚平家属及舆论一致期待专案组能够深挖彻查,早日让案件背后的“黑暗”浮出水面。截至7月11日12时许,相关媒体报道和客户端文章共计3900余篇,微博超过10万条,微博话题“#教师17年前举报腐败疑遭枪杀#”阅读量近3亿,微信文章1711案。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李尚平案借着“操场埋尸案”热度和媒体持续报道,时隔17年后再度引发广泛关注,离奇经过、悬而未决的案情、可能存在的腐败和渎职,都成为舆论焦点。目前,多级公安机关已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依法办案可以预期,但从舆情处置层面来看,涉事警方仍有两处不足。一是舆情回应不及时、不主动。《新京报》在邓世平案后发表的评论文章即引发较高关注,彼时网络舆情已经出现,但警方并未第一时间就案件情况及进展作出回应;“警方向家属了解情况”这一信息最开始是知情人透露,而后媒体才报道专案组成立的消息,官方信息始终比网络慢了一步,令疑问声音先行占领舆论场。二是舆情回应“触雷”。面对要求彻查的舆论呼声,益阳警方否认“重启”调查,强调“17年来一直在侦办”,这些说法等于间接印证案件侦破拖延不力的猜测,引发舆论对警方不作为甚至失职渎职的猜疑。

这类尘封已久的旧案,舆论普遍将之上升到公平正义的高度,对办案机关寄予厚望,期待正义不再缺席。正因为旧案更容易影响公众对法律公正性的判断和感知,当地公安等政法机关需有将该案办成铁案、办成典型的责任担当,在加大调查力度、尽快破案的基础上,也需提高舆情敏感意识,阶段性地通报案件侦办进展,尤其是对舆论疑问作出解释或澄清,用充分的信息公开回应公众关切。

原标题:湖南李尚平案重回公众视野 警方回应“触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