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原来我参加高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
06-08 14:30:27 来源:知我幸福课

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早上上班的时候路过一间中学,门口全是等着孩子的家长。想到在十年前的那个夏天,自己也是考场上正奋笔疾书的一员,心里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对于2009年前后参加高考的这几届学生,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年。当初那个刚刚参加完成人礼的少年人,也已近而立之年。如今的他们正过着怎样的人生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惑?高考后十年,他们的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了哪些新的感悟?

我们采访了5个十年前参加高考的年轻人,来看看他们现在正面临怎样的人生考题。

01.

“高考那年我放弃了自己,现在不会了。”

QC,28岁,女,互联网运营

高考那年,我放弃了自己对志愿的选择。我高三下半学期的经历特别抓马。刚开学的时候生了场重病,住院一个多月才回学校上课。回学校眼看着快要一模了,心想完了,肯定考不好了。但没想到的是,我的一模成绩居然很不错,全家人都高兴坏了。结果,还没高兴几天,二模就考成了滑铁卢,排名跌到高三整一年的最低。北京那年是考前报志愿,两场模拟考试的分数差太大了,报志愿就特别难。

在报志愿这件事上,我爸妈之间的分歧也很大。我爸想让我学计算机,好找工作,我妈就觉得女孩子学什么工科,最好还是学商管。俩人一言不合就吵翻天,然后互相高声指责对方影响我学习……我每天晚上戴着耳机刷题,都能听到他们吵架的动静。当时整个人是弃疗的,心想你们爱谁谁吧,我有大学上就行了。到填报志愿那天,就随便把爸妈喜欢的学校和专业都填了。

到现在我工作六年了,跳槽好几次,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身边朋友有创业的、有一直在专业领域深耕的,还有人为了喜欢的工作远渡重洋,感觉特别羡慕。我也想找到自己喜欢做的、有热情投入的事。但又说不出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人生问题上,我一直很迷茫。但这一次,我不会再随便放弃自己了。我要努力寻找我想要的人生。长大成人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必再受爸妈的干涉,可以为自己做决定。虽然28岁再换工作、再试错看起来有点晚了,周围朋友也说你何必折腾,但我还是执意要去尝试和探索。因为不想真的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啊。

02.

“曾经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暴发户,现在发现靠自己买房是真的难。”

DC,28岁,男,投行从业者

高考的时候没考好,我复读了一年。那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暴发户,腰缠万贯,过上土豪的生活,所以报志愿就报了财大,专业选的是毕业薪水排行榜第一的金融。没想到,毕业高于其他行业的薪水还是赶不上飞涨的房价。

眼下最大的焦虑是一两年内没有足够的钱靠自己买房。眼看着要三十岁了,和女朋友关系也挺稳定,该结婚了。但看周围的人都是买好房子再结婚,一对比就很焦虑。几个朋友买房都是靠“六个钱包”,双方父母出首付,小两口自己还房贷。我不想靠父母解决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靠父母资助不够硬气,以后就还要听他们的,未来在小家庭里的地位也肯定会受影响。但是以我目前的收入,短时间内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不仅是买房,结婚生子什么的,都需要很多钱。这么一想,就觉得以后的生活就是为了赚钱,没完没了地赚钱。这样的人生挺没劲的,没什么意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现在的我比起18岁那年现实了很多。为了长远规划,我必须放弃一些短期的目标,包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我很喜欢日本漫画,一直想自己开个漫画店,但是做这个事情就是不太赚的,我不会选择去做。我对财务自由的理解也更理性了。成为暴发户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能做出合适的规划,少花点,别追求那么多,就已经是财务自由了。

03.

“高考的时候我是很有勇气的,现在却没那么自信了。”

西西,27岁,女,法律硕士在读

在传统观念里,女孩子这个年纪应该工作稳定、结婚生子。我父母也是这样期待的。但我想要人生有更多选择,所以辞职考了法硕。现在27岁,婚姻和事业哪一样都没有着落,甚至连经济独立都很难做到。特别是,年龄带来的这种焦虑感和考试压力混到一起,就更加强烈了。然后就会难以静下心来做手头的事,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也会感到很丧。这个时候我会去跑步,因为跑完之后会感到精神状态更年轻,也会获得一些成就感。这两样东西对现在的我来说都很难得。

我从小就没什么自信,不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让我很容易获得成就感。高考那年比较顺,特别是分到文科班之后,成绩越来越好,哪怕一两次没考好,之后也能很快翻盘,就对自己挺有信心的。父母、老师一夸我,我就很有动力去学习,都不觉得有多累。现在反而没有那时候有冲劲儿了。

成年后的世界,不再会那么轻易出成绩,我越来越害怕失败,也越来越不敢去尝试未知的事物,不敢去挑战困难。好像没有人表扬我,我就没有地方再去找到当初那些成就感、信心和动力。面对更复杂的世界,我才发现,必须要自己建立自信,但我还没有建立起来。

按我自己本来的想法,女性如果不用生孩子,青春就可以很长,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可惜,现在的我自己也会摇摆不定,更没有底气向我父母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还想在传统和自由之间挣扎一阵子,但我怕我没有时间了。

04.

“后来人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定义,然后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全频带阻塞干扰,28岁,女,物理学博士在读

我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能力追不上野心,通俗点叫如何面对自己吹过的牛逼。每天焦虑的是自己的论文进度: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而我的名字大概叫精卫。知乎上最感同身受的一个帖子叫“请问你三十岁了为什么每天都在要饭的边缘徘徊?”

高考总体稳的一批,证据就是现在基本上不记得什么细节了。可能稍微紧张了一下,数学失误了,答题纸写错一个位置,其实当时内心觉得事儿不大,只是仪式性地哭了一场(不哭显得你多不重视是不是)。结果出分一看,差3分没去成清华。

现在觉得,高考后才是人生游戏的开始。高考像是人生游戏的新手村副本,有定义有范围有标准答案,还有辅导班冲刺班预测班。它要的是100%的准确率,不是1%的创造力。你练习的是怎么重复1000次,然后在第1001次的时候一次求对。但是后来你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只有一个副本是长这样的,其他副本可能别说攻略了,连入口都找不到。高考副本的经验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玩法面前没有丝毫用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接受,长大后的人生游戏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你要定义你自己想怎么玩,然后在没有参考答案的恐慌中,在和他人进度对比的焦虑中,相信自己是对的。

说回高考,很多人叫它岔路口,我觉得这样说过于短视了。这一生要做的事,要见的人,都会碰到。我们路书的关键节点其实早就已经自己写好了,高考不过决定一下是走哪个弯道。

05.

“十年后,我看到现实的复杂,仍愿为理想竭尽全力。”

小若,26岁,女,人民教师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徘徊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报了北大。身边所有人都为我捏了一把汗。但我就是觉得喜欢这所学校,别的学校都不想去,一辈子就一次的机会,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于是硬着头皮填了志愿。万幸最后考上了。那时候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深信成败掌握在自己手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可控、可预期的。

转眼研究生都毕业三年了。现在从事教育工作,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职业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带给我很多困惑。求学期间,觉得未来要做最理想的教育,要影响每一个学生,要对社会产生实际的改变。但是真正参加工作了,才发现论文里、专著里记录的“实验环境”是不存在的,自己能做的实在太少,有时可能连一个孩子的状态都无力扭转,更不要说影响多少人了。所以日常在“斗志满满”和“变成咸鱼”之间切换,充满矛盾和痛苦。

但我仍然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们都可以有更好的前途。有时候哪怕个别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和改变,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感让我能够在颓丧的情绪过去以后重新开始工作,也让我在学着对现实妥协的同时,还能找到内心的平静,找到那些能让自己感受到创造力和价值的东西。

十年过去,我更多地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但仍努力在这个系统里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寻找自己能实际推动的那一点点事情。直到现在,高考时候的信念和拼搏精神都在很多极度困难的时刻支撑着我,提醒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要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KY作者说:

曾经,我们觉得高考会决定我们的命运。对某些人来说,高考确实影响了他们的一生。但如今,在成人世界的变幻无常中经历多了,我们回头看,才发现人生远比我们那时所以为的复杂得多。

十年之前,我们单纯而天真,为了唯一的目标共同努力。十年之后,我们散落在天涯,独自面对着人生留给各自的考题。看过了生活温情的一面,也见识了它的残酷和无情,我们比过去更接近生活的真相。

但我们总会随着生活的洪流继续向前。正如当年高考时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结果好坏,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成为今天的自己,那么今天的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不要放弃自身的主动性,虽然目标尚且遥远,但从日常中积累一点一滴的满足和幸福,会让我们以后的人生更好地走下去。

KY作者 / Celia

原标题:原来我参加高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