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雄安新区第一批征迁村:龚庄村126个自然户全部落实过渡房
05-17 11:25:00 来源:雄安发布微信公号

雄安发布微信公号消息,“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要拆,真是有点舍不得,但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我们一定会积极支持配合雄安新区的征迁安置工作,绝不拖新区建设的后腿。”这是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新区第一批征迁村龚庄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经过容城县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组前期的大量细致工作,龚庄和河西村的村民在过渡房、子女上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妥善安置,5月13日,生活在这两个村子的村民开始面对镜头,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

1

现在“拆”是为了明天更加“美”

龚庄村的村民金翠霞今年64岁,两个女儿都已经外嫁,现在和儿子一起生活。“2016年开始盖新房,刚住两年多,现在就要拆。面对这种情况,我的老伴和儿子开始有点想不开,但我经常劝他们父子俩,暂时的困难是为了以后更加幸福。”金翠霞说,在驻村工作组的耐心讲解下,老伴和儿子的态度现在明显好转了,虽然内心有不舍,但还是盼望雄安新区早点建设好。

龚庄村村民金翠霞接受记者采访。

雄安新区设立前,金翠霞一家五口在容城县购买了150多平米的住房,儿子平时在毛绒玩具厂上班也有一定的收入。征迁后,每人每月都会有过渡房补贴金以及每人每年的取暖补贴金。“在征迁安置过程中,我们没有多大的困难,即便有困难,新区也会帮助我们解决。”金翠霞说。

2

“依依不舍故里情,

支持雄安幸福城”

龚庄村村民张树林(右)得到妥善安置后,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龚庄村有一位70岁的孤寡老人,他叫张树林,年轻时的他是村子的公社电影放映员,如今,张树林无依无靠,住的是几十年前盖的老房子,生活比较艰苦。如何把老人安置好成了驻村工作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让老人住养老院,仅靠政府的过渡房补贴金来维持,费用是不够的,我们一直和县里的养老机构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现在老人可以安心的住下来了。”驻村工作组成员王飞说。

张树林老人看上去气色很不错,简陋的家中还摆放着笔墨纸砚,闲暇时,他喜欢练习书法。在雄安新区征迁安置工作过程中,张树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歌送给容城县的乡镇干部以及驻村工作组。

“党的干部为民亲,干群团结一条心,孤独老人不寂寞,部长局长常访问。”“依依不舍故里情,支持雄安幸福城。翁工糖水喝几许,孩童青年泡蜜中。”张树林老人写的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雄安的美好期盼。“我在这儿生活了70年,老宅子虽然很破,但也有了感情,新区开展征迁安置工作,是为了让百姓更加幸福,我能想明白这个道理,我完全支持新区建设。”张树林说。

和张树林同样在生活上有困难的,还有龚庄村村民刘二辉的母亲,刘二辉是一名行医20多年的村医,其母亲69岁,患有精神疾病,刘二辉在八于乡南张堡村盖了新房,龚庄村的老房一直闲置。刘二辉说:“相信不久,我这个新房也会属于拆迁范围,但我支持新区建设,希望乡镇干部能帮助我解决母亲住院以及卫生室的场地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八于乡乡党委和驻村工作组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3

“征迁安置政策是科学的、合法合规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航拍容城县八于乡龚庄村。

“为了保证征迁工作顺利进行,龚庄驻村工作组组成100人的队伍,开展了入户工作。”八于乡乡党委书记白同泉说,工作组入户对征迁工作进行政策解读,对临时过渡房开展“认家门”活动,对群众过渡期的周转房、上学、养老、就业等问题进行跟踪,制定过渡期的帮扶措施,对存在困难的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龚庄村街头一角。

截至目前,龚庄村宅院评估工作全部完成,126个自然户全部落实了过渡房。其中,村民租房107户,共租房127处,房租每处每年平均2.4万元。过渡房大部分分布在容城县,其中,容城县城59处、容城各村33处、雄县2处、安新县1处。

“雄安新区征迁安置政策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合法合规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征地告知书张贴以后,龚庄村的群众大都支持新区建设,对征迁安置政策持满意态度,但对政策了解还需更全面,更透彻。”白同泉说,驻村工作组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龚庄村的群众思想工作,驻村工作组全员入户,对征迁安置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力争让全体村民理解并拥护新区的征迁安置政策,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即将开展的大规模建设。

4

“老党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河西村村民肖章如与妻子在老房合影。

72岁的肖章如是容城县大河镇河西村同意征迁的第一人,记者来到他家时,他们大包小包都已收拾妥当,再过几天就准备搬到新家了。与多数邻居一样,肖章如和老伴将搬到白沟租住小区房,新家与河西村相隔不到15公里,开车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回忆租房经历,肖章如说大河镇驻村工作组积极向他推荐房源,一个月内就确定了现在的新家。

肖章如是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河西村曾做过村干部,在村里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好事,有着一副热心肠,常为村里人排忧解难。驻村工作组入户宣讲政策时,有的村民对征迁有顾虑,他会主动帮忙做工作,“党对咱们都关心,就得大力支持。我是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

对于生活了20多年的老屋,肖章如并没有表露太多留恋,除了老镜子、老照片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等,房中带不走的陈年旧物就地舍弃。“我身体也没啥大毛病,儿女们也很孝顺。”老人爽朗地说,“有事儿干部们都给解决,政策讲得明白,别的什么都不说,我带头签字、按手印、搬家!”

5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河西村村民肖金柱展示全家福。

像肖章如家一样,河西村66岁的肖金柱和老伴肖素鸾也在短时间内确定了新家。他们曾去白沟看过几次房,为了住在熟悉的地方,他们最终选择了容城县内一处两室一厅的小区房。肖金柱说:“每月都有住房补贴,小区环境也不错,管理到位,生活也方便。”

“孩子们平常都在外工作,来我这儿有地方住就行。”肖金柱老两口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女均已成家立业,孙子孙女也不小了。“雄安新区设立对咱老百姓绝对是有好处的,像我们这岁数的,以后就光享福了。”

此前,肖金柱曾到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参观,了解新区未来发展规划,当记者问及参观后是否对未来更有信心,肖金柱毫不犹豫地点头称赞。“未来的新区树木花草变多了,交通四通八达,道路也整洁干净,肯定比咱们农村现在的条件好多了。”肖金柱说,在教育、卫生、医疗这些方面,孩子们将来能享受的条件也肯定比现在更好。

对于征迁政策,肖金柱说他都已经很熟悉了。“县里的各级干部,几乎三天两头来一趟,主要是给讲讲咱们雄安设立各方面的政策,了解村里情况。”肖金柱说,对于新区建设,他表示全力支持。

6

镇村干部用心用情解民忧

2019年5月14日河西村航拍图。

河西村的宋守勤今年54岁,至今未婚,无儿无女,与他82岁的母亲沈俊楼相依为命。由于母亲常年有病在身,两人生活比较困难。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镇村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母子两人沟通,并与容城县民政局协调,将他们安置在容城县的一家公立养老中心托老。村里还有一对因宅基地纠纷20年不说话的兄弟,在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兄弟两人最终握手言和。

“管控期间,像这样的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调解矛盾的故事还有很多。”大河镇党委副书记宋亚青是河西村驻村工作组成员之一,负责全镇矛盾纠纷与信访维稳等工作。他说,帮助涉迁群众实现良好过渡,为新区建设铺路搭桥,既是需要用心解决的重大任务,也是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次雄安新区或县里组织培训,宋亚青的笔记本都要写得满满的,生怕有什么遗漏,一定要把征迁政策宣传到位。宋亚青说:“学习是必须的,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如果自身学习都不到位,工作怎么能做好。”

“说实话,一开始也有群众不理解,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跟老百姓交心,现在大家都能接受。”宋亚青说,现在走访入户,家家都能坦诚相待,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作为容城县本地人,宋亚青觉得能参与新区建设既是光荣也是责任,他坚信未来的雄安新区一定是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原标题:“依依不舍故里情, 支持雄安幸福城”!征迁村龚庄河西采访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