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唱歌打花腔,剧情靠字幕:中国人当年为何引进西方歌剧?
04-23 07:07:42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歌剧(Opera)是以演员歌唱为主导、结合戏剧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序曲等组成,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如今歌剧在中国逐渐为人们喜爱,全家去看场歌剧度过悠闲假期成了一种选择,被男朋友约在剧院也很浪漫,三五好友在某个夜晚共赏一部古典歌剧似乎蛮有情趣,并不比撸串无聊。 

诞生于西方的歌剧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呢?

西洋歌剧始入华

说起西洋歌剧何时传入中国,时尚达人乾隆皇帝又露面了。

没错,又是朕

1778年,乾隆皇帝在宫中看过由耶稣会传教士表演的意大利歌剧《La Cecchina》(中译为《好女儿》),不过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传说,因为迄今未见第一手史料。抛开繁琐的考证不讲,就可能性而言,那时传教士团队里也没有专业歌剧演唱者和乐队,想要表演一出歌剧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西洋歌剧走进中国差不多在19世纪,这和那些有“乡土情怀”的在华外侨有莫大关系,其中最不能忽略的是浪漫的俄国侨民。

1896年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等条约款项,在中国取得了从满洲里经哈尔滨到海参崴的铁路建筑和使用权,这就是“中东铁路”。为了修建铁路,一批批俄国人到达中国东北,也带来了他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歌剧艺术。

1899年哈尔滨中东铁路开工

在哈尔滨,俄国人举办歌剧节来表演古典歌剧、轻歌剧,还为满足俄侨子弟对音乐文化的需要,于1921年5月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此外,他们也组建了不少歌剧团。

1920年,帕图申斯基组建哈尔滨歌剧团,一些训练有素的歌剧艺术家,比如当时著名男低音苏石林,基辅歌剧院著名独唱演员普柯夫斯卡娅、维京格等都是歌剧团成员。他们不仅在哈尔滨演出,还到上海、青岛、烟台、北京、汉口等地做巡回表演。

20世纪20年代的中央大街

1922年4月初,剧团来到了位于北京珠市口大街路北的“第一舞台”。第一舞台差不多是当时全北京最好最大的西洋式剧院,有近3000个座位。鲁迅先生曾在这里观看了哈尔滨歌剧团的表演,并撰写《为俄国歌剧团》一文。

在哈尔滨众多歌剧团中,俄侨瓦林的“瓦林歌剧团”也很有名。1932年他将剧团迁往上海,并和那里的音乐家一起组建了俄国歌剧团,还在上海著名的夏令配克等影戏院演出过200余场。1937年,俄国歌剧团在兰心大戏院举行歌剧音乐会以纪念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

夏令配克影戏院

彼时的上海更加洋气,据《申报》刊载,那时租界里时不时便有意大利、俄罗斯等歌剧团上演一些著名歌剧,比如《塞维利亚理发师》《欧那尼》《托斯卡》《蝴蝶夫人》《卡门》等。

当然这些歌剧的欣赏者和表演者大多还是外国人,但无疑,歌剧这个新的“艺术种子”已经来到了中国。它在中国大地上的漫漫成长之路会是怎样的呢?

中国人的歌剧之梦

虽然歌剧是舶来品,又多为外侨欣赏,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没有主动接触西洋歌剧。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有人提出学习西方歌剧形式,用这种新方式展示新思想,从而摆脱旧束缚。比如钱玄同在《唱戏与“政府”》一文中说:

如其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绝不是那“脸谱”派的戏。

旧戏形式的“假”和内容的“腐”令新派人士反对,在他们看来,传统戏曲那种抽象且程式化的表演是求真求实思想所不容的。

但是,西洋歌剧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

歌剧华丽的演唱形式与西方的悲喜故事和中国人的审美与理解都相去甚远,西洋歌剧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里。而且在西方,歌剧从16世纪诞生起已发展了几百年,具备了一整套包括声乐、器乐、指挥、制谱等在内的系统音乐理论,美声唱法、混声合唱和交响乐队等西洋歌剧的基础部分对中国人来说都很陌生。

歌剧《卡门》剧照

如何让西洋歌剧被中国人接受呢?

当时的斜杠青年有办法:生搬过来肯定不行,我们来努力做一些本土改变吧。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黎锦晖非常热爱音乐,还致力于音乐教育,他的方法是“从娃娃抓起”,并不是训练小孩子,而是尝试在接受度较高的儿童歌舞剧中加入歌剧因素,创造一些新形式。


1920年他和乐友们成立了“平民音乐会”,主张“中西合璧,雅俗同赏”。从1920年到1929年他创作了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并公演多次。这些儿童歌舞剧被看作中国歌剧的萌芽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的《小小画家》,这部儿童歌剧已不是简单的歌舞表演,更多地注入歌剧思维,演员们对人物心理和感情的表达使其具有了戏剧张力。192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黎锦晖歌舞剧》,时人评价《小小画家》“分开是音乐教材,合起来便成歌剧”。

堪称“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由黎锦晖创作,其妹黎明晖演唱

不同于黎青年创作儿童歌剧,在中学任数学教员的业余音乐爱好者阎述诗,一直渴望用音乐抒发情怀,激起人民反抗压迫的斗志,他看中了歌剧这种写实和充满张力的艺术。


阎述诗

他在沈阳组建了“谐和音乐团”,并独创歌剧《高山流水》(1927)、《梦里桃源》(1928)、《疯人泪》(1929)和《孤岛钟声》(1930)。他采用更自由的民族唱法代替西洋歌剧的美声唱法,同时又发挥歌剧的独唱、齐唱、对唱、合唱等声乐功能,结合中西又较为接近歌剧艺术的原本。这种边唱边演的别样形式使人耳目一新,受到观众欢迎。

而戏剧界的“北方怪杰”王泊生更注重借鉴西洋歌剧来改良京剧。中国戏曲虽然是“旧剧”但其实也是歌唱、音乐、表演、舞台为一体的艺术,那时有人称其为“中国的歌剧(Chinese Opera)”,中国人听戏看戏已成习惯,如果能将西洋歌剧和戏曲结合,一定会有惊喜。

王泊生

1937年他推出了歌剧《岳飞》,“熔冶皮黄、昆曲、杂剧、话剧以及中西音乐、布景、服饰、光影、道具、歌舞于一炉”,那些集体舞蹈的场面,中西混合的伴奏,激昂慷慨的故事,使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取得了成功,公演后反响强烈。

从简单的歌舞表演,到借鉴歌剧的声乐形式和情感表达,再到尝试将歌剧与中国戏曲融合,一部部追求本土化的歌剧接连上演,而与此同时,和歌剧有关的教育活动也在开展。

1928年,上海世界书局推出的“ABC丛书”中,有张若谷编写的介绍西洋歌剧的大众读物——《歌剧ABC》。书中这样介绍歌剧:

以诗歌体裁编成而采用音乐的戏曲,没有说白及对话,综合管弦乐伴奏与歌唱,有时间有舞蹈。这是一种有歌唱,有动作,有音乐,有表情,有舞蹈,有布景,有粉饰等大规模的戏剧。

对歌剧进行了一番书面定义与科普。

20世纪20年代,中国音乐高等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歌剧演唱的人才更是稀缺。1927年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成立,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四大女高音中的喻宜萱、郎毓秀、周小燕均毕业于此,“中国第一女高音”黄友葵也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

这里我们还要提一下前面讲到的那位俄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贺绿汀称其为“中国声乐奠基人”。


苏石林教授夫妇(前)与温可铮夫妇(后)

1930年春天,音乐理论家萧友梅观赏了苏石林与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的合作演出,他激动不已,亲自聘请苏石林到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1930年9月,苏石林开始了在上海26年的声乐教学工作。

他的学生中不乏优秀人才,如男高音胡然、任虹,男中音马国霖、林路、曾叔懋,男低音斯义桂、杜矢甲等;女高音黄友葵、郎毓秀、周小燕、周慕西(后成为苏石林夫人)等。


周小燕

这些中国歌唱家后来也登上了西洋歌剧的舞台。1930年5月26日,喻宜萱在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举行的第一届学生音乐会上演唱了普契尼的《托斯卡》选曲。1936年,被称为“中国第一女高音”的黄友葵首次与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合作,应邀参加《蝴蝶夫人》《图兰朵》《茶花女》等歌剧选场演出。

中国人的歌剧梦不再遥远。

歌剧里的中华情结

西洋歌剧在中国大地上被吸收采纳并不是几部新歌剧、几个创作者就能完成的,此任重,而道远。但是,不断的创作尝试和不懈的人才培养,终究会让歌剧在中国破土扎根。

但这个过程必定充满困难和疑惑:美声唱法如何与中国语言特别是口语表达相配合?传统戏剧、民歌和西洋声乐怎样调和?中国乐器和西洋乐器怎么编排?舞台装置和服装怎样才能适合舞蹈?歌剧中极富写实的舞蹈动作怎么表达?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故事和情感怎样在歌剧中体现?

田汉和聂耳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和创作家,他们都曾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中的一份子,共同谱写过深入人心的精彩乐章,包括大型歌剧,其中最有影响的要属《扬子江暴风雨》。

《扬子江暴风雨》剧照

这是一部独幕两场歌剧,田汉为编剧,聂耳是作曲和导演,舞美设计是吴永刚,1934年6月30日在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礼堂首演。

该剧主要讲述“一二·八”事变后码头工人、学生甘愿流血牺牲也要奋起反抗日寇的英勇故事,歌剧的写实风格让观众身临其境,民族危亡感油然而生。

在创作前,聂耳对田汉说:

《扬子江风暴》是以码头为舞台,描写苦力们的艰难生活和指明激起他们反抗的对象……根据剧情,我准备放四首歌,开头安排两首,中间和结尾各安排一首。

在几次修改后最终形成“话剧加唱”的表演方式。虽然唱功技法比不上西洋歌剧的华丽高深,但质朴的旋律、铿锵的节奏,使布满靡靡之音的上海有如醍醐灌顶,一时激荡人心。连演数场,场场爆满。

《白毛女》更是为人所熟知的中国歌剧,由鲁迅艺术学院创作和演出。从1945年在延安首演成功后到1962年经历过多次修改,愈练愈精。


《白毛女》剧照

李健吾曾说:

三幕的主要歌唱我非常爱听,主唱时用西乐衬托,把意境往远里送,有时候在个别场面,西乐戛然而止,只剩下锣鼓伴奏,中为主、西为辅的做法是可取的。

这部歌剧在歌唱中主要吸取地方戏曲的音调,与群众语言很好地结合起来,西洋音乐主要用在大合唱部分。中西音乐在戏里前后统一协调,平衡发展,极好地塑造了人物。那时几乎没有谁不知道《白毛女》,喜儿、杨白劳等形象深入人心。

还有一部歌剧走出了国门,成为首部登上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国歌剧,它就是《原野》。

《原野》剧照

《原野》本是曹禺的话剧,后来被他的女儿万方改编成了四幕歌剧,1987年7月25日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歌剧主要讲述农村青年仇虎面对家破人亡的现实而选择复仇的故事。剧情并不复杂,但不同色彩的声乐、管弦乐等和剧情紧密配合,音乐一改在传统戏曲中的从属地位,变成人物和故事的重要部分,让歌剧极具诗情。

1992年1月,这部歌剧走出国门,获得很大成功。《华盛顿邮报》评论称:“《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歌剧。”西方人对中国歌剧开始有了新鲜理解。

不管是走入剧院观看还是在家里欣赏选曲,不管是喜欢西洋古典歌剧还是中国民族歌剧,我们在歌剧上收获到的艺术和精神享受远比百年前的人们多。歌剧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人们不断探索如何让这种艺术形式被国人接受、如何让高雅和浪漫走进大众生活的过程。

你看,歌剧并非难以靠近,更不会遥不可及,它一直在等着你。

原标题:唱歌打花腔,剧情靠字幕:中国人当年为何引进西方歌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