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都说古典园林好,到底美在哪儿?
04-18 11:30:59 来源:博物微信公号

春天一来,大家都开始跑公园里赏春了。不过大家可能没留意过,现在我们城市中常见的植物景观,几乎都是从西式园林中学来的。

国内很常见的植物景观 图片来自:全景网

西式园林最大的特点之一应该就是修剪树木塑形,这个出现于2000多年前罗马的园艺技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家达到兴盛。

当时的贵族、富人们,喜欢把自己家花园里的树木剪成各种形状,总之是怎么不自然怎么来,不让树保持它的原状。后来,开始有了把树木排列组合,做成树墙,听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可以把它和你身边的绿化带对上号了。

用树墙做出的造型 图片来自:全景网

再到后来,人们开始利用喷灌技术、塑钢造型、植物营养剂等技术,就变成我们熟悉的“立体花坛”。

我国某城市的立体花坛 图片来自:全景网

但在我国传统园林里,也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植物景观,与西方园艺整洁、规则、对称之美不同,它们看起来自然随意,甚至存在感并不强。随意之中,实则暗含秩序、别有玄机。

最近应该有不少人会去江南游玩,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国古典园林里植物。看完文章,再去逛古典园林的时候不妨多多留意其中的植物,一花一木都能体现造园者的的匠心。

图片来自:全景网

野趣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陕西蓝田县,秦岭山谷中,辋河潺潺而过。依山傍水处,曾是唐代大诗人王维隐居的“辋川别业”。庄园馆舍,今已湮灭,但别业中的各处景点,被记在书里,流传下来。

郭忠恕(宋)临王维《辋川图》(局部)

单看它们的名字,也不难想象其风采:“茱萸泮”是遍生茱萸、红果垂枝的水岸,“宫槐陌”是绿槐荫浓的小路,“竹里馆”是千竿翠竹环绕的幽静屋宇,“辛夷坞”是春日会开满玉兰花的山坳……而假如把这些景致中的植物都删去,则变得索然无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就是有这样神奇的作用。

像辋川别业这般,直接从天然山水中圈地辟成的园苑,称为“山水园”,是中式园林的上上之选。

但归隐山林的机缘毕竟少有,更多时候,园林需要在城镇中,人工创造出一片“山水”。掇山造湖,自不可少,园林中的植物,也都要精心安排,才能完美模拟天然环境。

中国传统园林中,常在水域近岸处种上芦苇、香蒲等,使其具有天然湖泊的模样,增添野趣。

比如一片湖水,可以种荷花,但若只有荷花,还是像个人工水池。水面再多些荇菜、菱角、浮萍,水滨生长着芦苇、香蒲、蓼花……这才像一片自然水域,具有灵动的“野趣”。看《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藕香榭” “荇叶渚” “紫菱洲” “芦雪庵” “蓼风轩”,水生植物就齐全得很。

模拟自然环境,也意味着栽种植物要尽量顺应它们的天性。比如牡丹、芍药,性喜阳光,却怕暴晒,且不耐水涝,所以野生时多长在山坡林下。园林栽种,也宜安置在排水良好的坡地或台地上,再零星种几棵高大乔木来“防晒”。

园林既是人造,难免留下人工痕迹,植物也能消解这种人工感。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浙江海宁的安澜园,说园中假山种有藤萝,枝蔓遮掩了石头上人工的斧凿痕迹,置身其间,鸟啼花落,如入深山。他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人工而归于天然”的绝佳设计——中国园林追求的至高境界,正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生趣

巧借形色,画龙点睛

图片来自:全景网

单纯地顺应自然条件还不够。花草树木是鲜活之物,若用得巧妙,就能中和石、墙、楼、阁等坚硬的质感,赋予它们生气,使人工造物“活”起来。

假山底部种几丛草,让石头半埋草中,就有自然滚落之态,不再像是被人搬来的;墙角栽一丛南天竹,能柔和墙面的压迫感;一簇越墙而出的花枝,让春光流溢,深院顿显活泼——这些中国古典园林中随处可见的安排,其实都是暗含匠心的点睛之笔。

图片来自:全景网

图片来自:林语尘

扬州个园著名的四季假山,与植物的搭配堪称经典“春山”建在一个低台上,山体是许多高低错落的长条石块。这种形状的假山石,通常叫“剑石”,但在个园中,它却是“雨后春笋”——因为台面上种了一片竹子,竹林之下、破土而出的,自然是生机盎然的笋,而不是冷冰冰的剑了。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对植物的运用十分巧妙。“春山”借竹林将假山石变成了“春笋”。

“秋山”则用黄石叠成,色泽淳厚,石缝间种着赤红的槭树,红黄搭配,便是一派斑斓秋色。

另一个巧用红叶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夕佳楼,在橘红色房山石堆叠的假山上,种满爬藤的地锦,秋季叶子转红,这座假山便是残阳如血、余晖脉脉之景,正与楼名呼应。

扬州个园中的“秋山”则以槭树等红叶植物点缀黄石,造出斑斓秋景。

除了形态、色彩,植物的香气也能活用。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中,怡园藕香榭、艺圃渡香桥、拙政园远香堂,都临水而建,水中多种莲、菱,便可借微风送来清香;沧浪亭清香馆、留园“闻木樨香轩”则遍植桂花,取其金秋时的香气;拙政园中还有“雪香云蔚亭”,是专为欣赏如云如雪、冷香扑鼻的白梅而设。甚至植物的声响也是妙笔,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就是借松林迎风时的猎猎响声,为景致添了豪迈。

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建在池岸边,水中植莲,夏日荷风阵阵,正合古文中“香远益清”的意境。

意趣

托物寓兴,驰骋想象

中国古人爱将万物赋予人的品格,在他们心目中,花草树木也各有格调,而且深深影响着园林中的植物运用——种什么花、不种什么花,很多时候“主要看气质”,不是根据植物的外观决定的。所以在中式园林里欣赏植物景观,不仅靠眼睛,还要靠联想。

图片来自:全景网

图片来自:全景网

“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芬芳不蠹的樟树,雨打不颓、铮铮有声的芭蕉等等,都是公认品格高尚的植物,在园林中自然广受欢迎,是我们最熟悉的古典园林花木。

除此之外,有些园林自带主题,会有针对性地选用植物。比如苏州耦园,是园主夫妻秀恩爱的产物,立意“佳偶天成”。园中的植物,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木瓜树、谐音“有子”的柚子树、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树等等。椿树和萱草,代表父亲与母亲,种在园林中也有祝福高堂健康长寿之意。

图片来自:全景网

佛教园林还有特殊的植物选拔标准,菩提树、无忧树、七叶树、睡莲等,在佛经中都有特定意义,所以常用在佛寺中。

园林里也常常用古诗写过的特定植物去营造意境,比如苏州网师园有个“竹外一枝轩”,在旁边种了竹与梅,暗合苏轼的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隔竹望梅,颇为风雅。

玉兰的气质与富丽的皇家园林相称,还会与牡丹、海棠等搭配成“玉堂春”“玉堂富贵”的彩头。图片来自:全景网

除了寓意内涵,有时候园林种花木,还很讲究名字。北京的皇家园林里爱用连翘,因其开花时枝条灿黄,别名“金腰带”,很有富丽堂皇气象;还常将玉兰、海棠种在一起,借的是“玉堂(棠)富贵”的彩头。

拙政园中的紫藤

与前面这些受人喜爱的花木相反,攀援的藤本植物常被安上“攀龙附凤”的污名

唐代诗人白居易专门写诗骂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用紫藤讽喻祸国殃民的小人。所以文人墨客的私家园林中一度很少使用这些植物。

但流行风向也会变,明代大画家文征明喜爱紫藤,亲手种了一棵在自家园子里,用行动为其代言,紫藤就渐渐重登大雅之堂了。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也很重视园林植物的寓意。除了同样爱用松、竹、梅等植物以外,他们还根据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将樱花、绣球、槭树等视为格调高雅的植物,将之发展成了日本园林的标志。

各位看完有没有心动?莫要辜负好春光,抓紧时间去园林赏景吧。

原标题:都说古典园林好,到底美在哪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