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女科学家何时去掉“女”?
04-12 17:09:58 来源:冰点周刊

王贞仪的明信片。图源水印

冰点周刊消息,国外一张有些年头的明信片上印了一个手握望远镜的东方女子。她面部扁平,发髻高高扎起,腰带鲜红。传统服饰“混搭”手中的天文仪器,“撞色”出一位清代女天文学家。

画中的女士名叫王贞仪,1768年生于安徽天长,只活了29岁。短暂的生命里著作颇丰,她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晓医理。她研究地球怎么是圆的、月食到底是咋回事,作为一位封建社会里的女性科学家,王贞仪冲破的,不只一个牢笼。

就算过了几百年,人们提到科学家时,还是自然而然地默认为是男性,就像提到护士会想到女性一样。“女科学家”这个称呼本身就浸透无奈。

在更封闭的社会里,质疑和阻碍只会更多。王贞仪生活在18世纪,士族女性学习的内容与家族兄弟完全不同,男人学习四书五经,女人则是三从四德和女红。男子只有传宗接代一个任务,女性则要管理家庭、养育儿女、服侍公婆丈夫,从十三四岁出嫁到儿女成人,她们才放下家庭的担子,开始吃斋念佛,寻找生命得以继续下去的价值意义。

有一位26岁的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在18世纪来到中国时,形容中国的劳动妇女“面无表情,相貌也不好看”“举止粗野、表情呆板”。

这就是王贞仪和她女性同胞的境遇。现在,即便再偏僻角落里的女童,绝大多数大概也知道地球是圆的,月食是因为地月运动,但仍有许多常识未被普及。虽然当代女性用上了化妆品和电脑,但社会观念对于女性价值的认定,到底进步了几许?

王贞仪不会想到几百年后,还有女人因为结婚而丢掉工作,因为不生孩子而失去婚姻。在人们还穿旗装和花盆底鞋时,王贞仪的科学观和女性观已经超越了一个时代。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她不信鬼神,不讲风水,跟蒙古族人学骑射,婚后参加当时的科学社团,丈夫也是同好,贞仪去后数年,丈夫亦逝,未留下子女。

她懂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在《地圆论》中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她撰写的《月食解》一文,阐述了月食如何发生。相传,她在闺房中,以油灯悬挂房梁作太阳,小圆桌在灯下为地球,而王贞仪手握镜子当月亮,反复试验与观察。

当时,大户人家流行为女儿出版诗集,目的是提高出嫁筹码,以彰显才学。但诗歌多经由男性之手,很多反映女性真实思想的内容被删除了,留存于市面的大多数是“小确幸”。

王贞仪的书不同,她出生于有学问的家庭,年少时随家人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她在自己的文集中说,人出生之后是男是女,只是性别不同,不存在聪明与愚笨的差异,男人能做到的事,女子同样能做到。女子不如男人,那是因为没有接受同等教育的后果。男女“务学同一理”,都有学有所成的可能。她批评 “妇人女子不当以吟咏诵读为事”“唯作食缝纫为务”的世俗偏见。

这话现在听来都极具意义。大学体系建立许多年后,女性才逐渐被高等学府接纳。直到20世纪初,也仅有几个国家招收女大学生。王贞仪在当时有学习的条件,为后来仰望月亮打下基础,而如果没有接受教育的准入证,女性要怎样在科学界扬名呢?

科学史绵延上千年来,人们熟悉的女科学家名字,不过零星几个。已故的本·巴雷斯教授是世界神经科学领域的带头人,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第一位跨性别院士,他的经历应该让科学界警醒。

上世纪70年代,本还是一个叫芭芭拉的年轻女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公和歧视之后,芭芭拉靠大型手术和荷尔蒙治疗,变成本,回归学术圈。刚变完性,他参加了一场学术讨论,会议过后,学院的一个同事说:本演讲做得真好,他的研究比他妹妹做得好。

根本就是同一个人。本说:“变性后,我第一次感受到,说话时可以不被男人打断、不被质疑。”与此同时,同事对他研究的评论和“挑刺”也越来越少,他终于成为一个可以不受呵斥和排挤的、“正儿八经”的科学家了!

从古老的中国到新世纪的美国,有一些东西改变了,但也有一些难以撼动。再次拿起那张外国明信片,听说过画里的人的同胞并不多,连那些深闺里的著作也只能读到很少一部分了。

有网友建议把王贞仪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只怕又多了一个为爱情要死要活的傻白甜,或是舍弃事业伺候父母回家生儿子的“伟大女性”。

原标题:女科学家何时去掉“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