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上游观察:流浪大师谢幕,思考仍需延续
04-01 17:11:58 来源:作者

timg (1).jpg

“流浪大师”沈巍

3月25日,当许多人准备新一天的围观或者狂欢时,“流浪大师”沈巍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块牌子,上书五个大字:先生已离开。“流浪大师”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自己想要的寂静生活,告别了尘世喧嚣的网络时代。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以“捡垃圾”为“日常工作”的沈巍,因满腹经纶、谈吐不凡而爆红网络,而网友们,也因此给这个有文化的拾荒者取了外号——流浪大师。

“流浪大师”为何走红变成社会热点人物,公众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他的走红又能带给现实社会什么启示?显然有深度思考的空间。

大师清心寡欲,挑战世俗规则

从众人不愿多看一眼的拾荒者到网络当红的“流浪大师”,沈巍的迅速成名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何一个其貌不扬的人陡然成为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偶像?每座繁华的大都市,衣衫褴褛的拾荒者并不罕见,为何只有沈巍先生能够短时间“脱颖而出”?博览经书的乡村中学语文老师不在少数,大学里皓首穷经的教授不计其数,这些科班出身的读书人纵然“功成名就”,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为何无法和沈大师相提并论?一连串的谜团,有待人们给出答案。

在我看来,“流浪大师”之所以爆红网络,归根结底在于他长期的清心寡欲。

商品社会,清心已然不易,寡欲自然更难。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名誉和利益的巨大诱惑,真正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的凡夫俗子凤毛麟角,也许只有“西游记”里玄奘这样的圣僧才能做到。出人意料的是,在上海这样的繁华大都市里,竟然生活着这么一位“圣僧”式的人物。不可否认,他所追求的清心寡欲过了头,甚至显得极端。他置身于网络时代,这种脱俗超凡的姿态,迟早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与热议。

应该说,清心寡欲既是一种人生姿态,也是一种行为模式。这样的姿态和行为模式,意味着需要对个人功名的彻底放弃。这样的放弃,在放弃者看来属于个人主动的战略撤退,以此与世俗功利诀别,全然不管他人的感觉和评价;而从旁观者功利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放弃则是悲剧性的人生选择。

而沈巍正是这样一位敢于挑战世俗规则的“行为艺术家”。行为艺术需要走在潮流前面,需要创造与众不同,并乐享其成。对于旁观者来说,也许他们毕生都没有清心寡欲的节制能力和追求这种清心寡欲的勇气,却丝毫不妨碍他们赏识某个敢于挑战世俗的另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当事者被围观成“大师级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沈巍走红,除了个人能够长时间清心寡欲,与他所生活的社会空间有很大的关系。上海是世界级的繁华大都市,素有“魔都”之称。经济发达、思想前卫、着装考究、行为优雅……这是当代许多大都市对市民的基本定位。假设沈巍能按部就班地当个上海区级审计局的公务员,他以海派特有的优越感傲视世界,这样的优越感未必会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然而,当“魔都”“衣衫褴褛”“捡垃圾”“引经据典”“谈吐不凡”等形成鲜明对比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时,沈巍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他具有文学史上那些典型的文人骚客的异样特质,他因不俗而走红,让每天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轻人仿佛遇到了屈原、陶渊明等品格高洁的“文化勇士”。这个时候,“流浪大师”被动地卷入到网络洪荒之中,成为新的网红,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个网红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前面分析了天时与地利,而人和即是传播技术助推。抖音成为联系社会的新纽带。在抖音传播来势凶猛之时,沈巍成为抖音传播的“别样拾荒者”后,他的脱俗超凡遂让他一夜成名。

大众审美疲劳,寻觅精神公园

网络社会从不缺少被炒作的对象。沈巍的走红,不仅在于他消除了公众长期的审美疲劳,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清爽感觉,更在于他和他的栖息地以及书籍无形中搭建起一座特殊的“精神公园”,让灵魂被磨平了棱角的芸芸众生找到一处暂时的“露天托魂所”,在这里,他们的灵魂可以有个歇脚的地方,灵魂可以得到莫大的慰藉。这样的绝佳精神栖息地,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相当罕见,就连许多景色诱人的景区也变成了商业性的交易所。

令人怪异的是,一方面是商业逻辑在塑造着社会性的审美标准,所谓成功的标配必须以金钱物质和社会地位为基础;另一方面,人们无意中又在渴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区。我们姑且将之称作“精神公园”也未尝不可。

遗憾的是,商业逻辑塑造的成功标准如此坚固,很少有人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一方面渴望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在秉承模仿律的原则,模仿着各自周边的成功人士。政坛、商界和学界的成功标准千篇一律,太多人在羡慕着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另类的成功样板性人物登上舞台,缓解自己的审美疲劳。沈巍这位文化人的拾荒者形象一经出现,处于长期隐性审美疲劳的人们集体为之一振,他们对“流浪大师”的“集体膜拜”从一个侧面表明商业逻辑对当代所谓成功标准界定的失败。透过沈巍,我们隐约看到了某种“精神共识”,这是以往任何一个网红人物所没有的特质,也是沈大师能撼动沉重、疲乏不堪网络的原因之一。

当代社会,知识和财富已经结盟,不幸的是知识和文化的裂痕却在加大。以往,也有人吐槽不少大学老师有知识没文化,所以,当大学校长念错个字时,网友显得异常亢奋,他们纠的不是错,纠的也不是某一位读错字的校长,而是在发泄对知识和文化分裂的不满。当衣衫褴褛的一个拾荒者在繁华大都市显得满腹经纶时,一下子撩起了公众的集体神经,他们意外发现知识、文化和财富的“裂痕”在沈巍身上可以得到弥合。“流浪大师”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文人形象,他没有迂腐的时间和条件,没有学者教授功利。沈巍和一个群体的鲜明对比,让不少人去瞻仰去拜师,这也是沈巍现象遭到部分人士强烈批判的一个原因。

然而,谁能凭一己之力撑起一座“精神公园”,谁能搭建起一座“露天托魂所”,谁就能赢得公众的超级注视。可见,沈巍的传奇,正在于他成了街头“精神公园”的“看门人”。

偶像昙花一现?情绪宣泄无妨

任何一个标志性公众人物的出现,必然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这样的公众人物,有历史形成的,也有瞬间迸发出来的。历史形成的公众人物,他们的生命力顽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毋庸置疑。相反,像“流浪大师”这样的公众人物,则属于公众幻觉制造的一个“途中偶像”。对这样的人物我们可以近观,可以思考,不宜挥舞舆论的大棒进行驱赶,因为客观、理性地看待“流浪大师”,比盲目推崇或者穷追猛打更可取。

社会如此之大,能成为社会性偶像的人物总是可遇而不可求,“流浪大师”的社会功用,就在于起到了某种社会抚慰作用,沈巍用自己的行为选择抚慰着群体性的精神空虚。

客观地说,“流浪大师”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骗取流量的“江湖骗子”,他仅仅是我们“人生巴士”上的一位同车乘客而已。与绝大多数“乘客”不同的是,沈巍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级乘客,他的特立独行得到了公众的默认。在没有新的“途中偶像”取而代之前,在社会这辆“超级巴士”上,相信沈巍还会继续被公众奉为“大师”。哪怕再多的文章否定“流浪大师”,也无法取缔公众的这种共识。

不论是永恒的偶像还是“途中偶像”,他们笃定是被用来膜拜的。这些偶像身上汇聚着社会的某种认可,汇聚着社会的某种期许。他们是社会认知的产物,这样的认知也许带有某种盲目的成分,伴随着社会认知的形成,必然营造某种社会情绪。公众对沈巍产生的社会情绪是肯定性的,他们希望从“流浪大师”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社会情绪宣泄并不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因为所有的网红人物如同彗星,这样的“途中偶像”很快会淡出公众的视线。对这种社会情绪宣泄的莫名惊诧和批评,反而是在和社会心态唱对台戏,难免被贻笑大方。

城市的街头需要大众文化,人们也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沈巍用他的近乎病态的节约理念塑造了特有的拾荒者典型。有文化的拾荒者在露天广场慰藉年轻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让他成了一个流动的“露天托魂所”,吸引着无数城市男女去交流,这何尝不是一种新颖的城市街头文化风景线,沈巍只不过是以“经理人”的身份在经营这样一个“露天托魂所”,我们应该感谢他而不是相反。因此,宽容沈巍,宽容“流浪大师”,是对白居易“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的最好诠释!这,或许就是“流浪大师”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亦或者说,是一种精神财富。

作者 刘海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