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6大博物馆240件精品齐聚三星堆 追寻丝绸路上的“人神史话”

成都商报原创2018-09-09 19:04

古笮人的巫师法器、古滇人的“存钱罐”、巫师铜鱼杖头...... 9月9日,来自三星堆博物馆消息,9月26日-12月26日,“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将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6家博物馆,240件(套)从商到汉的精品文物将齐聚三星堆,三星堆博物馆研究部部长吴维曦介绍,届时,广大游客可以在三星堆博物馆追寻南丝路上的人神史话。

240件精品

展示南丝路上的“人神史话”

“包括蛇蛙铜俎、祭祀场面铜贮贝器等精品文物将亮相。”吴维曦介绍,这次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主题为“人与神”。本次展览从“人”与“神”的角度切入,汇集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六馆从商到汉的精品文物共240件(套),时间为9月26日-12月26日,展期3个月。

据悉,本次展览通过对南丝路有重要影响的三大重要文化区,包括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区、以凉山盐源盆地为代表的笮都文化区以及以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滇文化区出土文物的多层次展示,展现南丝路上古蜀、古笮、古滇三地旖旎瑰丽的民族风情、神话传说,以及不同文明、信仰、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

其中,先秦至汉代文物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并深刻反映出南丝路诸古文化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传播、互动、传承和创新,尤其是人物与神灵图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物,赋形独特、内涵深厚。

汉 持伞铜跪俑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南方丝绸之路

以成都平原为起点通川达海

“丝绸之路”最初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后成为 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的代名词。

中国的“丝绸之路”,始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

但在这条丝绸之路之外,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也并非全然隔绝。《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均有提及古代巴蜀经西南边陲以通异邦的道路。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之时,曾在大夏( 今阿富汗) 见到蜀布、邛竹杖,感到非常意外,于是询问了它们的来历。

西汉 巫师铜鱼杖头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成果的增多和民族学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分布于云南以至缅印这一地缘相连的广大地区内包含相同文化因素的出土资料而提出并确立了“南方丝绸之路”这一命题,围绕“南方丝绸之路”的各种研究也纷纷展开。迄今为止,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南方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以成都平原为起点,经云南,入缅甸,抵印度,直通中亚和西亚。其支线牂柯道,通过红水河,黔江、西江水路,经贵州、广西抵达广州而至南海。另有一条支线通过礼社江、元江、红河水路,出云南抵达越南而至中南半岛。

文物档案

古笮人的巫师法器

蛇蛙铜俎

年代:战国—西汉

尺寸:通高16.4厘米,长44.5厘米,宽16.8厘米

出土地点:盐源

1995年3月,凉山州公安处缉毒队向凉山州博物馆移交了一批从盗墓者手中追缴回来的文物,蛇蛙铜俎就是其中之一。

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第一眼就觉察出蛇蛙铜俎的与众不同。 经过仔细研究和推敲,还真是一件当之无愧的精品。据介绍,蛇蛙铜俎也称蛇蛙铜案,俎是古人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件器物长方形的案面四周边缘上是32只立体的蹲蛙,案面两端,有两条阳线蛇纹,蛇头上昂,口中衔着一条鱼,蛇身盘桓于案之中部。案脚由两片栅栏形铜片构成,案脚上铸有鱼纹,鱼的骨骼毕露,蛇和鱼的鳞片都十分清晰。

盐源最负盛名的要数以老龙头墓地为代表的青铜文化,被认为是三星堆和金沙之外,四川的第三大青铜文化。一时间,盐源名声大噪,被大批盗墓者光顾。 辗转反侧,蛇蛙铜俎从一系列的追缴盗墓者的案件背后,慢慢浮出水面,有了最后的归属,也是最好的归属,回到了博物馆。可是蛇蛙铜案的身世,难倒了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就连博物馆馆长唐亮,也为此头痛。公安局在缴获文物时,由于数量众多,并没有一一记录每件文物的出土地点,有的文物在倒过几次手之后,更没有了身份信息。离开了墓室的蛇蛙铜案,把原本完整的故事,变得不完整了。考古人员只能从后期的研究中,运用科学手段,慢慢寻找突破口。终于,细心的考古人员从这件造型怪诞的文物身上,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经过反反复复地对比,唐亮判断出,这件蛇蛙铜案的材质与盐源出土的青铜器如出一辙,是盐源出土的战国到西汉年间的东西,而从其独一无二的外观造型也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件古代部落巫师所用的宗教法器。

从各种文献史书上可以查证到,在战国至西汉时期,盐源盆地生活着笮人。他们擅长修桥,并因手艺精湛得名。而从记载中不难发现,笮人有着巧夺天工的青铜工艺,创造出了无数堪称奇绝的青铜精品。

上世纪80年代,盐源盆地出土了不少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其中,蛇蛙铜俎是最具代表性的亮点之一。

它是怎样被盗?在哪里被盗?墓主是谁?它又有怎样的来历?蛇蛙铜案的背后,是一连串有待解开的谜团。

唐亮介绍,这次凉山州博物馆到三星堆展出的文物12件,有两件一级文物,蛇蛙铜俎、 铜枝形饰片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

古滇人的“存钱罐”

祭祀场面铜贮贝器

年代:西汉

尺寸:通高40厘米,盖径33.3厘米

出土地点:云南江川区李家山

贮贝器是用来贮藏海贝的青铜容器,它是云南滇池、抚仙湖区域青铜文化的独特产物,是滇国王侯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个云南江川区李家山古墓出土的铜贮贝器可是古滇人的“存钱罐”中的精品。“储钱罐”顶部圆片状的盖子上竟然塑造了35个人。此盖图像布局疏密有致,人物神态生动逼真,主题寓意突出。

在“祭祀贮贝器”上,一场关乎社稷民生大计的盛大宗教仪式正在举行。作为主祭人的她,身边有34个人簇拥。有人骑马为她引路,有人侍候左右,或手提竹篮、或头顶柴禾、或手捧罐坛、或手执布帛、或肩扛铜锄……场面宏大,礼乐升平,纲常有序。

由于古滇人没有系统的、成熟的文字来记录历史,贮贝器自觉不自觉地承当了“史书”的使命,再现了滇国社会历史的鲜活场景。

不少细心的学者观察到,在这幅祭祀图中,35个参与者的发型和服饰皆不相同,而时至今日,发型服饰仍然是民族最显著的文化标识和民族标志,“也许这个女性位尊35种民族或部族之上,也许古滇国是由至少35种民族或部族组成的统一王国,而她就是这个王国的女王。”很多学者因此而推测。

贮贝器是用来贮藏贝壳的青铜容器,贝壳是古代的货币,贮贝器就是滇人的存钱罐,它是滇青铜文化的独特产物,是滇国王侯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也反映了当地贸易繁荣的程度。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图案的组合与布局,以及纹饰的雕刻工艺,都显得相当成熟。

据了解,这些形象复杂、活灵活现的器物多采用“失蜡法”塑造。这表明在西汉中期,滇国青铜器的铸造和线刻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在现代航天技术中,一些关键部件也还是采用的这种技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明平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

编辑 余孟祥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