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沸点 > 正文
“猫一杯”被封启示录2 | 炮制“剧本”多人被抓,自称MCN前员工曝光“幼儿媛”内幕
2024-04-20 08:59:25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千万级网红“猫一杯”因编造“秦朗巴黎丢作业”一事,被警方行政处罚,全网被封号。警方通报称,相关视频是“猫一杯”与人按策划、编造的视频脚本(剧本)拍摄的。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自媒体拍摄“剧本”视频并模糊内容真实性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MCN(网红孵化机构)根据社会热点事件,存在故意编造、策划“剧本”的情况,还有网友利用AI制作文图当成新闻发布,多次被官方辟谣,谣言发布者也被警方处罚。

现状

多数爆火短剧标注“剧本”

“视频仅供娱乐,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最近一段时间,凭借“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的设定,抖音博主“七颗猩猩”人气大涨,一个月内全网涨粉超过300万,全网总粉丝量超过2000万。在这些大火短剧的显著位置,均打上了“纯属虚构”这样的提示。

某些爆火短剧明确标注了“仅供娱乐,纯属虚构”。

另外,有着将近1200万粉丝的抖音博主“派小轩”也在原创短剧“我与顾少的百亿婚约”相关视频中,注明了“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在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平台上,如果短剧或者短视频内容系虚构,大多数视频博主均会注明是“剧本”,并提醒“剧情纯属虚构”等。

对于这样的提醒,众多网友表示理解,“这种短剧本来就是主打一个开心,大家都知道剧本是演绎的,而且他们也在显著位置标明出来了,我觉得没问题。”

有的短剧并未标注系剧本。 

当然,也不乏一些账号仍在继续“打擦边球”。上游新闻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小X短剧”3月中旬发布的一部视频中看到,该剧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穿越回到30年前,花了所有积蓄购买“茅酒”股票,后来该股票逆势上涨一个月,女主从而改变命运的故事。但该视频并未标注“剧本演绎”之类的提醒。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质疑:“不需要提醒下吗?”

案例

多家自媒体“剧本”造假被处理

有主动标明所拍视频是“剧本”的,也有直接在直播间“开演”的。

这些剧本似乎总能精准抓住互联网冲浪人群的“痛点”。简单来说,什么有流量、有话题,就拍什么。就在本月,就有用剧本卖惨直播卖货的博主被处理。

利用虚假新闻为境外网站引流,“网络水军”被抓获。

据央视新闻,“强盗逻辑,强抢儿女”“前夫回来争夺儿子抚养权”……博主伍某某发布的标题和被打画面,让很多网友揪心,担心其人身安全,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出手相助。四川乐山警方走访调查发现,这是伍某某等人故意编造的“剧本”,通过演戏卖惨方式直播卖货。每场直播观看人数达数万,很多人出于同情,买了直播间推荐的产品。

针对伍某某等人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等情况,警方依法对伍某某等3人予以行政处罚。

除了直播,文图、视频等形式的“剧本”造假,也随处可见。

去年8月,一名女网红发布“和闺蜜吃饭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讨论,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民警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网络女主播沈某(女,24岁)与成某康(男,24岁)、龚某(女,28岁)、文某(女,32岁)在该餐馆内,按照既定剧本摆拍“遭陌生人要求陪酒”视频,意图博取流量,吸取粉丝关注。事后,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对沈某等4人处以行政拘留,并责令平台注销发布不实视频的账号。

就在几天前,上海警方处理了在浦东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编造谣言获利4万元的团伙。

在去年上海浦东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一造谣团伙就以“标题党”“震惊体”方式,恶意编造炒作了一系列诸如“女孩父亲系继父”“女孩被带往温州”等谣言,并通过批量注册网络账号,进一步转发炒作,阅读量超百万。该团伙仅通过炒作这一事件的谣言,非法获利4万余元。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团伙还围绕各类全国性社会热点,在各大平台高频发帖、转载虚假负面信息,牟取不法利益。目前,该团伙中12名成员已被依法移送起诉,涉案相关网络账号已被全部封禁。

新招

用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

4月12日,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寒假作业丢巴黎”摆拍引流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还有4件典型案例是因AI引起,如“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谣言案中,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济南一大爷晨练时发现坟中活人”系网友用AI制作的谣言。 

2023年12月19日,有网民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广州即将成为全国首个限制外卖配送的城市”,迅速引发关注形成网络热搜。经查,四川德阳网民杨某组织招揽广东江门网民叶某英等多名兼职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引流牟利。叶某英为吸引眼球编造发布上述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广州公安机关已对杨某、叶某英等6名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另3件典型案例中通报的AI造谣案件还有:湖南公安机关查处人工智能工具编造“民警离职潮”谣言案,涉案人被行政处罚。江西公安机关查处一起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对涉案人处以行政拘留5日,责令涉案MCN机构停业整改。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一起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爆炸事故”谣言案:网民康某余为引流牟利,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虚假信息后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公安机关已对康某余处以行政拘留3日。

4月16日,上海警方通报了多起打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就有博主为赚取流量使用AI杜撰虚假信息。一名女子利用AI技术编造明星死亡谣言。2月,上海长宁分局网安支队发现,在某网购平台上出现一则以“某著名女星命运多舛、含恨离世”为题的短视频,引发大量点赞和转发。经查,该视频内容完全失实,还存在人为拼接痕迹。

揭秘

MCN机构如何炮制“剧本”

近日,一名自称在某家MCN机构工作过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参与剧本策划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

该网友发文表示,“看到‘猫一杯’因为制造噱头事件被封,想起我在MCN时也拍过一条类似的,上过各种新闻,导致达人被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幼儿媛’,就是一个穿着性感的辣妈,背着孩子的书包去幼儿园接娃。我记得发布当天就有1000多万播放,第二天3000多万,第三天醒来各个新闻都在转,各种评论区都在喷,晚上就直接被封号。”

该网友表示,当时之所以策划这个“剧本”,是因为辣妈的题材很火,于是安排了团队去摆拍。为了降低风险,他曾提醒同事不要拍到幼儿园门牌,但为了追求“真实感”,最后还是拍进去了。作品发布后,确实非常火爆,“第一天大家还很开心,觉得一夜之间就能涨10万粉。后来很多媒体转发跟进,结果就出事了。再后来,拍视频的网红被全网喷,删号退网了。”

他还介绍,MCN机构会制定各种指标,让每个部门赛马,导致大家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从这件事后我就明白,底线这东西是千万不能碰的,不能太没下限。要尽可能真实(至少80%真实+20%的包装),不然很容易就出问题。流量这东西,用好了才是爆款,用不好就被反噬。”

2021年10月,杭州“幼儿媛”事件被曝系MCN机构策划。 

上游新闻记者搜索发现,2021年10月,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幼儿媛”一事。据目击者介绍,她当天去杭州某幼儿园接孩子时,看到图片中的女子,附近还有四五个工作人员帮她拍摄视频。该女子穿短裙黑丝袜,撑着雨伞,背着书包,站在幼儿园门口,看起来就像在等着接孩子。不少网友吐槽,这位浓妆艳抹、打扮清凉的“幼儿媛”,“一看就不是真正的家长,让人不适。”后来经保安和家长劝说,该女子及其团队才离开。

随后,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发布这篇日记的网友。他表示,自己目前已经离开了MCN机构和相关行业,但暂不方便透露更多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通过摆拍、造谣、编造剧本等方式追流量博眼球的网红和MCN机构负责人,已经因为触犯法律锒铛入狱——今年3月,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人民法院对网红“凉山孟阳”案一审宣判,共有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相关判决书内容,也间接披露了MCN机构如何策划、拍摄“剧本”的全过程。

2018年,一个名叫“凉山孟阳”的年轻女孩在网上迅速走红,她自称“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土豆”,这样的“悲惨遭遇”一度感动众多网友。走红后,“凉山孟阳”开始频繁直播带货,短短几年成为拥有386万粉丝的网红。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质疑她发布的视频系卖惨摆拍,有专门团队包装打造,平时还出入高档场所、戴名表、穿名贵衣服。

凉山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凉山孟阳”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早在2021年3月,她就签约成为成都某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网络主播,该公司负责人是来自四川省蒲江县的唐某。自2021年以来,唐某等人注册公司,通过话术、剧本摆拍贫困悲惨身世短视频、打造虚假人设,包装孵化旗下“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网红主播。然后,以“助农”为噱头,低价购入非凉山农副产品,贴上“大凉山”商品属性,直播带货假冒大凉山原生态农特产品,销售额超3000万元,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

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邹渝  部分内容综合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极目新闻、新华社等

编辑:朱亮    责编:王蓉,官毅    审核:阮鹏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