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沸点 > 正文
28年前鲟邮票出现4种鲟,如今野外最多能见到两种
2022-07-22 16:42:15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达氏鲟)野外灭绝。在1994年发行的珍稀鱼类-鲟特种邮票中,一共出现过四种鲟类,白鲟和达氏鲟均在其中。

此次发布的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世界现存的26种鲟鱼正全部面临灭绝风险。经过仔细计算的评估结果表明,鲟鱼在过去三代中的下降速度比以往预想的还要快。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鲟鱼极危17种,濒危3种,易危5种。

而在上一次发布的红色目录中,全球鲟鱼尚有27种,其中85%(23种)濒临灭绝,63%(17种)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最高等级,被列入“极危”。

报告同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白鲟:被称为“淡水鱼之王”

“千斤腊子万斤象。”这一渔民谚语,前者指中华鲟,后者则是白鲟。

1994年的珍稀鱼类-鲟特种邮票中,一张是白鲟,其余三张分别为中华鲟、达氏鲟和鳇。

白鲟的故事则更令人心酸。白鲟被誉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它和中华鲟一样,距今已存在一亿五千万年,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人们最后一次见到野外的活体白鲟是在2003年,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专家救助一条白鲟后,给其装上超声波追踪器并放流,但是因为水急滩险,半夜时分,追踪船不慎触礁,导致跟丢白鲟。此后经过多次寻找,几千公里的追寻,始终未找到白鲟下落。

19年来,再也没有人在现实中一睹这一古老生物的身影。

长江鲟:野外灭绝

本次红色目录提级的长江鲟,又被称为达氏鲟,也是我国特有物种。早在2020年,就有媒体报道,在2000年以后全江段均未发现自然繁殖的幼鱼。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在长江上游收集的野生个体仅存17尾,人工保种的野生个体数量极少,自然种群基本绝迹,物种极易灭绝。在早前一版的红色目录中被定为极度濒危。

至少现在,我们无法在野外再觅得其踪迹。比白鲟幸运的是,达氏鲟人工繁育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未来,人工繁育的达氏鲟将投放到天然水域,有望恢复其种群数量。在重庆万州等地,就建有珍稀鱼类驯养基地,科研人员的努力,也许有一天能帮助这些生灵回归野外。

中华鲟:30多年来共放流700万尾以上

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近年来种群数量也在持续衰退,人工繁殖及放流一直是中华鲟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去年,包括中华鲟研究所在内的多个机构,30多年来共放流中华鲟700万尾以上。

“目前,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连同配套建设的中华鲟精子和组织细胞储存库运行日趋良好。可以基本确保中华鲟不走白鳍豚灭绝的老路,物种永远延续。”中华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志远说。

鳇:水产部门曾以22万元价格收购个体

本套邮票中的另一个主角鳇,又称达氏鳇。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名单。

鳇一次产卵能达数百万颗。2018年,这种鳇在黑龙江水域刚刚捕捞上一小时,就被当地水产部门以22万元的价格收购,用于繁育。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近日联合南京大学发布的2020年底长江江苏段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结果显示,长江江苏段2020年累计发现鱼类81种,较2018年增加11种,水生动物多样性有所恢复。

2020年底的监测结果显示,除了鱼种增加,28个监测点中有8个点位检出存在江豚,检出率为28.6%。此外,还在长江南京段2个点位发现了达氏鳇。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出现在邮票中的鲟类,重返野生江河。

新闻多一点》》》

灭绝和野外灭绝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关于灭绝和野外灭绝的界定,ICUN一直很谨慎。根据其官网早前文章,已没有合理理由质疑该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当对该物种的全部历史分布范围内已知和/或预期的生境以适当的时间频次(天、季节、年度)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且调查在适当的时间尺度上超越该物种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仍未发现任何个体,则该物种被推定为“灭绝”。

同样,红色名录对于“野外灭绝(EW)”,定义为:当一个物种仅仅被知通过人工繁育、圈养而生存,或作为归化种群在其历史分布范围之外生存;当对该物种的全部历史分布范围内已知和/或预期的生境以适当的时间频次(天、季节、年度)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且调查在适当的时间尺度上超越该物种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仍未发现任何个体,则该物种被推定为“野外灭绝”。

红色名录对于推定物种为“灭绝(EX)”或“野外灭绝(EW)”十分慎重。对于有证据显示可能已经灭绝或野外灭绝的极危(CR)物种,红色名录还制定了一份“可能灭绝”或“可能野外灭绝”的物种名单,但在依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确认之前,这些物种还不能被列为“灭绝(EX)”或“野外灭绝(EW)”。

综合自新华社、光明网、IUCN官网、WWF官网、新晚报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