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著名作家阎连科来渝分享女性题材新作《她们》,竟被读者咨询“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05-03 19:21:0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jpg

5月3日下午,著名作家阎连科作客问闻书店

同样都是散文,同样写的都是自己家族的人和事,但自从这本女性题材的新作《她们》出来之后,著名作家阎连科不止一次地强调:它和自己10余年前推出的《我与父辈》并非姊妹篇的关系。那这两部让不少读者都产生了联想的作品,到底有何关联?阎连科自己的解读来了——5月3日下午,他带着这本《她们》作客重庆问闻书店,和山城书迷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幕后。

既然是女性题材新作,那读者们提出的问题也自然大多和女性话题相关。颇为有趣的是,还有读者向阎连科抛出了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这样的问题。阎连科的回答也很是有些出人意料……

虽说和《我与父辈》不是姊妹篇,人物、故事更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在3日下午的《她们》分享会现场,阎连科在谈到《她们》出炉的由来和创作初衷时,还是从自己2009年就出版的《我与父辈》。它其实和《她们》诞生息息相关。

“那本书(《我与父辈》)出来是非常自然、无意识的。我父亲当时已经过世多年,就偶尔写一点。”阎连科说,在此过程中,时常自己是泪流满面、写不下去。“只有丢下来,平复一下内心,再继续写。”阎连科说,后来自己的大伯、叔叔都不在了。“你忽然就意识到,他们那一代人都走去了,剩下了就是我这一代。”阎连科直言,《我与父辈》可以说倾注了自己全部真情实感。书出来后,“就有做出版的朋友,撺掇我再趁热打铁写一本我们家族女性的书。因为我不想把家族的女性写成父辈那样的人,就硬着头皮一直没有写。”

2.jpg

阎连科

后来,阎连科受聘成为香港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在香港教书的时候,我有一个同事,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者。”阎连科说,正是在她“念叨”的启发下,“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可以写家族女性这本书了,我可以从女性这个角度去认识她们了。”

阎连科说,自己不算女性主义者,但“(写《她们》的时候)我可以把她们当成‘人’去理解,作为‘人’的女性是什么样子了”,这不是简单地说的女性主义者说的女性是什么样子,而是“我们对她们有多少理解,有多少不理解。”

在《她们》中,阎连科一共写了自己家族内外的四代女性。从自己年轻时的相亲对象,到自己身边的姐姐、嫂子、姑姑、娘婶、母亲等等。其中最小的就是自己的孙女。字里行间包含了这些女人的哭笑、婚嫁、终老的一生。

“如果从精神方面看,你会发现,前两代人的变化是不大的。”阎连科说,但从第三代人开始,精神层面就开始出现变化了。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时代的变迁在里面。

阎连科坦言,自己此前的创作中确实在对女性的刻画、描写存在“简单化”。他还很是感慨地表示写《她们》的过程中,去回忆自己家的女性,才发现那些女性远比男性伟大得多,但她们在这个家里得到的要少得多。他甚至表示,你会觉得,每一个家庭中最低谷、最难的时期,“扛过来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女性的力量帮我们扛过来的。”

他还举例说,比如《她们》的第七章写的七八个女性的故事,其实她们都不是自己家族的人。但她们无论身份、职业如何,不管读者喜不喜欢,她们都做到了是自己的命运主宰,就赢得了作为“人”的尊严。同时,阎连科强调,他希望读者明白:《她们》不是一本女性主义的书,而是一本从“女性”视角去写作“她们”的一本家族散文。

3.jpg

阎连科为读者签书

在读者提问环节,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有读者问到如何处理好和女性的诸多关系时,专门提到了婆媳关系。阎连科原本笑着说,“我的建议没有任何意义,每个家庭、结构都不同。”阎连科坦言,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家里的条件还算比较好的,子女都独立。”

但随后,阎连科又话锋一转说,如果是跟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同辈人分享(如何处理和儿子媳妇的关系),“我一定会告诉他(她)一点:不要给儿女存一分钱。”阎连科解释,最好是趁自己这一辈的老人都在的时候把钱都拿出来花掉、享受了。“你想,如果是独生子女,你(存的财产)最终还是要留给他(她),(如果全都留到你走了之后才给他),结果他最后可能还要骂你。早点一起花掉,皆大欢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文字/视频 裘晋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