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双凤挂钟、秀珍喜幛、搪瓷茶杯……重图征集的这些老物件,带领大家“穿越”回我们曾经走过的70年
09-12 07:33:1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对40后市民颜德先来说,“记忆”是小学升初中的那张准考证和藏着自己当时巨大惊喜的录取通知书;对于1958年2月24日结婚的段国彬、周郁芳夫妇来说,“记忆”就是单位15位同事送来的秀珍喜幛;到了市民唐洲这里,“记忆”变成了家里柜子上那座双凤挂钟,1988年购买时的保修凭证上标注着60.40元……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23.jpg

市民颜德先借出的小学考初中的准考证和初中的录取通知书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719.jpg

这个双凤挂钟在1988年售价60.40元

这些“记忆”并不遥远,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过去70年重庆市民的生活日常,并且它们现在还触手可及!11日上午,重庆图书馆大型原创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百姓生活记忆展”拉开序幕。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01.jpg

李炼(左二)讲述老物件的各种故事

重图历时3个月向市民征集来的超过400件老物件和书籍、民生热词一起,仿佛构筑起了一条时光隧道,过去70年社会变迁的“记忆”值得大家“穿越”回去看一看。

一场展览浓缩70年的百姓“记忆”

重庆图书馆的展览一向不少,但本次他们带给市民的“百姓记忆生活展”却很例外地直接延伸到了图书馆2楼的长廊上。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551.jpg

观展市民在现场拍下了多年前的“回忆”关键词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707.jpg

展览现场布置出的这个场景成了观众们的拍照打卡地

惯常的展板也玩出了新花样:两个“青砖柱头”构成的大门上写着“人民公社食堂”;往前走展板里竟嵌入了一个木头书柜,画着波斯猫的铁皮茶瓶、印着喜字和鲤鱼的搪瓷脸盆、80后再熟悉不过的磁带、音乐课上用过的口琴、一摔就是一个坑的铝制饭盒,把书柜填了个满满当当;再往前走墙边靠着的是28大杠自行车。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56.jpg

展览现场“小卖部”里还有玻璃瓶的天府可乐

跟着地上画的“跳房子”格子进入展厅里,时间瞬间穿越到了1980年代:墙角真建出了一个和当年相当的“小卖部”,里面的天府可乐还是玻璃瓶装;斜对着的是一间“小教室”,课桌椅足以让人瞬间回到学生时代,开展仪式还没举行,记者就发现这里已经成了大家最爱拍照的打卡地。

“我们前后准备了4个月,最终大家看到的展览展线超过了400米。”在现场,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张冰梅告诉记者,这次展览共分成7个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按每10年划分为一个篇章,每个篇章又有一组关键词。像1949-1959年的关键词就有“票证、工装裤、婚姻自由”等,1959-1969年的关键词则包括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大闹天宫、红岩、缆车、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等。

60年前的结婚贺礼原来是这样

本次重庆图书馆的“百姓记忆生活展”最大的亮点则是,展览前期重庆图书馆就通过官方微信进行了代表百姓记忆的老物件征集。“我们一共征集到了市民400多件老物件,最后展览现场展出了116位借展人的327件藏品。”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08.jpg

李炼借展的算盘、马灯、搪瓷茶杯等

自然,这些老物件都是有故事的。像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此前报道过的、喜欢收藏年画的收藏家李炼就拿出了40件物品应征参加了展览,包括了扇子、搪瓷脸盆、搪瓷盘、军用水壶、保温桶、月饼模、马灯、红雪可乐瓶等等。这其中他自己觉得最特别的是一件“新婚喜幛”, 它是李炼从中兴路收藏品市场淘来的。

微信图片_20190911214525.jpg

李炼借展的秀珍喜幛

记者留意了一下,在展览中,这张不大的粉色喜幛被装裱进了一个玻璃相框里。其右上角是手绘的一对喜鹊、几枝开放的梅花和一个心型的双喜。左上角则写着“段国彬、周郁芳同志结婚纪念”,“喜幛”的中间空白部分签满了签名。李炼说,“从最后的落款是‘蹇所全体同志敬贺’,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单位集体为一对新婚夫妻送上的结婚礼物。”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34.jpg

收藏家李炼在展览现场分享自己的收藏心得

“我个人认为,它既反映了当年人们艰苦朴素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朴素的审美观。”李炼说,同时自己也好奇喜幛落款的“蹇所”。“也不知是派出所还是别的什么所,是不是与蹇家桥或者蹇家巷有关?”李炼表示,自己也希望有去看了展览的市民,如果认识在喜幛上签名的人或是认识这对新婚夫妇的,可以来讲出更多当时的故事。

好玩的还有,李炼还在展览现场分享了自己在收藏品市场上各种“淘宝”的趣事。他既淘到过父亲1951年的年终总结,也淘到过自己1981年春天参加一个诗歌笔会的老照片。他希望,看过这个展览的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过往的美好,用一颗‘惜物之心’对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确幸。

“超级麻饼”的故事他记了近60年

今年71岁的颜德先退休前在重医做了三十多年的医生。就像本文开头所述,他借给本次展览的是一张自己小学升初中的准考证和一张稍后收到的中学录取通知书。因为早年就觉得这两样物件难得一见了,颜德先早就把两件东西封了塑。

不过,更有意思的则是他在展览现场跟记者回忆起的同样是发生在1960年的一个小故事。“就在前不久我还和现在在成都的那个同学说起了这件事。”颜德先说,让自己记了60年的是两个麻饼。“当时买麻饼还必须要粮票,我同学身上的钱够买两个麻饼,但就差一两粮票。刚好我有一两粮票。最后就是我们凑起来才买了那两个麻饼,我们私下都说这是两个‘超级麻饼’(笑)。这事我一直记到现在。”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646.jpg

四个喇叭的双卡收录机、手电筒、算盘、口琴这些老物件很有年代感

当然,潮人们在本次展览现场也能找到可以共鸣的东西。1980年代喜欢听歌的时髦青年一定不陌生的夏普、东芝收录机这里也有市民借出来了,而80后出生的孩子们学生时代流行的“Walkman”(随身听)、CD机展览中也有。“哇,电池外挂、超薄的索尼,当年我都没舍得买……”现场时不时就有观展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

微信图片_20190911212734.jpg

市民在展板前回忆当年拍照留念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还可以注意到,本次展览中所有展板上提及的时代关键词及其详细讲述全都注明了具体的出处。出处的这些书,有兴趣的读者在重庆图书馆就可以借阅。重庆图书馆表示,本次“百姓生活记忆展”将一直持续到10月底,全程向市民免费开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娱乐频道.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