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峥嵘岁月|环境保护开始起步

微信图片_20191016102948.jpg

1971年冬到1972年初,官厅水库下游发现大量鱼类死亡,经调查,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了水库水源。周恩来总理较早注意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污染事件使他更加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中国派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1972年6月在瑞典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代表团回国后,周恩来指示,要立即召开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5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讨论交流中充分反映出我国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突出问题,如大连湾、胶州湾、广州等地海湾的污染非常严重,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都有所加剧,北京、上海等城市环境问题也比较集中,令人们感到震惊。中央决定,会议最后一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各界代表出席的万人大会。国务院领导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到会讲话。

会议取得了三方面明显成果:一是做出了环境问题“现在就抓,为时不晚”的结论;二是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三是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

这次会议揭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会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环保机构,有关环保的法规先后出台,一批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陆续引进国门。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促进了全国环保工作的开展。

在周恩来的推动下,我国的环保事业艰难起步,弥足珍贵。

编辑:李春寒

      沈  兵

责编:陶茂洲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举报
分享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