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词作家余歌子:到云南喝无污染的普洱茶品出乡愁和健康
时时观察02-28 21:00:36
关注

作者:余歌子

按理说,我没有资格议论普洱茶。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怎样喝普洱茶。只是,周围的朋友都是普洱茶爱好者。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离不开此话题。久而久之,被感染也是必然的。

然而,在我看来,无论是普洱茶、绿茶、红茶还是其他茶类。茶,确是一种特殊的饮品。消暑解渴是他的基本功能。不过,当年陆羽是不是这样定义的呢?现在看来,没有必要深究。

当然,里面深藏着中国先人的无穷智慧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当代人也不可能编造出如此多而玄的故事。

关于普洱茶,我有几个不同的看法。其一与物种相关。其二与地域相关。其三与普洱府相关。其四与贸易相关。其五与万物相关。

其一、茶树按叶片的大小,可分为小叶种、中叶种、大叶种。按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灌木形和乔木形两类。小叶种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中叶种一般长在四川盆地周边。而四川的中叶种,最初也是从江浙一带引种过来的。只不过到四川后,慢慢的就长成了中叶。这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一个道理。小叶种和中叶种均属灌木形。只有大叶种茶是云南独有的乔木形,且独生于云南滇西南一线,统称云南大叶种。什么品种做什么茶,先人早有安排,现代人只不过是不断地调试着不同的口感而已。云南大叶种,因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特别富裕。所以,成了普洱茶独一不二的原料源。

其二、云南大叶种,早期的代表是勐海大叶种和勐库大叶种,他们是大叶种乔木茶的原生地。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海拔多在1200——18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生态良好,生物多样。为大叶种茶储备了得天独厚生存环境。

就普洱茶产地而言,早期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古六大茶山。即攸乐、倚邦、革登、蛮砖、蛮枝、漫撒(易武)。后期说得较多的是新六大茶山。即布朗、巴达、南糯、勐海、勐宋、景迈。后来则人们比较追捧临沧大茶区。比如,勐库十八寨,昔归七个村,忙肺东西山等。而勐库十八寨,首数冰岛五寨最为热门,即地界、糯伍、南迫、坝歪、冰岛。昔归七个村首当其充就是邦东村和昔归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是一致的。

说到普洱茶生长的地域,这里还要再多用一点文字。首先,云南国土面积百分之九十六是山区,而云南的山是一个大的体系,小则十几、几十平方公里。大则上百、几百平方公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习惯把茶区,叫做茶山的直接原因。其次,云南有七十多个县种植大叶种茶,不可能一一细说,但是,主要的核心区仍然是:西双版纳州、临沧市、保山市、普洱市、大理州。他们都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第三,这些优质的茶区,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与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敬畏有关,他们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保护了大量的野生乔木茶、古树乔木茶、近代大树茶。一般来说,野生茶不属人工栽培,树龄比较长。古树茶属人工栽培,树龄在几百至几千年之间。近代大树茶数量较多,树龄一般在五十至二百年之间。

当然,不同地方的茶,也有细微的差异。有些茶,也不一定非要做普洱茶不可。这个话题我在下文交待。不过,像双江勐库茶区,北回归线从那里穿过,太阳最早从那里升起。独特的温度、湿度成就了他鲜明的个性。茶气适中,汤色透亮。蜜香、花香兼俱。三年五载就特别好喝,是共认的普洱生茶的最佳源料地。

其三、清朝雍正七年设普洱府,主要监管两项民生物资,一项是茶叶,另一项是盐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茶叶是官员和富人的必备品,盐巴则是平民百姓的必须品。而当时普洱府管辖的景谷盐,就是滇西南茶区百姓获取的重要渠道。所以,勐海茶区、勐腊茶区、临沧茶区大量的茶叶都要到普洱府交易,以便换取人们所必须的盐巴。同时,在那里集中的茶叶则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每批次的茶叶调出,都必须盖上普洱府的大印。时光就这样慢慢的流淌着,于是,外面人问起茶的来路,都习惯性的说,来自普洱。我想,这样顺理成章的关系,没有必要太多解释吧。

其四、作为官方管控的物资,也必然是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为方便运输,包装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普洱茶的包装则充分展示了先人们的智慧。他们将其分别紧压包装成三种形态,园形的七子饼、方形的砖、心形的沱。成形之后,用绵纸作内包,用笋叶作外包。而笋叶天生带着清香,防潮、透气,耐磨,耐蚀,就地取材,生态环保。内园外方是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心想事成,则是一种美好的禅意。解决了包装,远度重洋,万里为邻。既是贸易往来,又是文化传播。妙哉!妙哉!

其五、与万物相生,与万物相容。是普洱茶的特殊属性。他的产生、形成总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是美丽的误会之因,又是误会的美妙之果。在慢长的生长、釆摘、炒晒、揉捏、紧压、运输的过程中,经过空气、阳光、风霜、雨雪的洗礼。在吸天地之精华,在取万物之灵气之后,才成就了那一碗琥珀金汤!所以,由生变熟,从青变老。这是不可言说的漫漫长夜啊!

为什么是樟香?为什么是枣香?为什么是花香?为什么是蜜香?为什么是糥米香……?只因曾经相知,只因曾经相伴,只因偶然相遇吧!

其实,早期普洱没有熟茶一说。是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们才开始研究人工发酵的制作工艺。这与普洱茶逐年陈化的初衷是不一致的。好在研制出来的熟茶,口感不错,让人们提前享受了近似老茶的味道。

那个时候,人们喝着不同年份的茶,闻着不同年代的陈香。品着不同岁月的味道,绝对一种美丽的身心体验。

关于喝普洱茶,也有很多讲究。对我来说,一配茶具,二选水。三看环境,四挑人。

普洱茶很讲究泡茶工具,一般来说,生茶用盖碗,熟茶、老茶需用壶。而最好的壶当数紫砂壶。不过,近几年出现的建水紫陶壶也很不错。杯子则依个人喜好,主要是能够欣赏汤色变化即可。

普洱茶与水是最美的遇见,所谓,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汤。那么,用什么样的水呢?用软水,用纯净水。用滚烫的开水。我身边很多朋友喜欢用农夫山泉,主要就是为了不辜负那美丽的相遇。普洱茶只有在遇到水之后,才算终结其漂泊的一生,所以,选一好水配之,方可心安。

好环境,才会有好心情。好心情,才能品出好味道。在安静、温馨的地方泡普洱茶,轻闻慢咽,回归自然,心旷神怡。故所以,环境也是重要的。

为什么要挑人呢?品茶品人生,尽在端起放下间。三五好友,懂你、懂茶。喝着热汤,说着心语。不亦乐乎!

然而,喝什么茶,是生茶、熟茶、老茶?取决你有什么茶。我不赞同“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的说法。毕竟,老茶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别说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号字级别了。我以为,喝不同年份的茶,品不同岁月的芳香,才是真正的茶道。

普洱茶的话题是有趣的。在物质生活宽裕的今天,人们热衷于追求古树、单株、纯料,本无可厚非,我也没有太多异议。不过,有时也会感到担忧。因为,古树茶资源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会不会对普洱茶的发展有伤害呢?

其实,普洱茶最好的属性是包容。把不同地方、不同等级、不同口感的茶混在一起。让其重组,整合优点,形成大同。这种方法叫拼配,也是普洱茶制作独有的理念。

拼配。古已有之,用得最充分、最彻底就是计划经济时代。那个年代,普洱茶有中茶公司统购统销。下达计划、接受任务、组织生产、产品验收、完成销量。每个环节都是独立的,分工是明确的。

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国有茶厂之间都有明确的职责。勐海茶厂生产七子饼,下关茶厂出产沱茶,昆明茶厂负责砖茶,风庆茶厂和昌宁茶厂则主要加工红茶和绿茶。其中,滇红则是用来出口创汇的。这就是我上面所说,要交待的事项。也是有些茶区不直接生产普洱茶的原因。

当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并行。各个地方都生产了很多七子饼,沱茶、砖茶。现在市场偶尔出现。需要特别交代的是:在那个年代,临沧茶区及其他较小茶区,更多是负责原料供给。把四级以外的茶调往各个地方,名曰:边销茶也!

拼配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目前,仍然有云南大益、云南龙润等企业正在进行着拼配的理想。我参观过大益和龙润,他们有现代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有很深的人文情怀,传播着普洱茶的历史文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有更好的期待吗?

说到这里, 小文该结束了,文中所议,乃一孔之见。与专家学者有不一致的看法,实属正常,唯愿我的朋友们一笑了之。

(摄影:夏冰)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教育

美家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