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高新公安在行动合辑⑧
平安重庆高新05-26 15:32:50
关注

石板派出所:

群众粗心转错款 民警帮助解急难

近日,我辖区市民因先后转账联系不上转账对象,钱无法寻回。这可怎么办呢?心急如焚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向派出所民警求助。

 

5月15日上午10时许,家住石板镇青龙村的李先生急匆匆来到石板派出所值班室向民警求助。“警察同志,请你帮帮我,我不小心把钱转错其他人账户上了,这些都是我的血汗钱呀!”。

 

经过进一步沟通,民警了解到,5月9日02时23分,李先生在家中通过手机中国银行向郭某工商银行转账时,误将卡号输错转进另一个姓郭的账户内,因名字比较相仿,李先生也未能及时发现自己将钱转错,到了15号因郭某催促钱为什么还没到账,李先生才意识过来自己将钱转错账户。

 

群众无小事,了解到李先生的情况后,民警立即表示会尽全力帮助其挽回损失。民警根据李先生给的账户信息,带领李先生到白市驿工商银行与该银行负责人联系,经过沟通,及时查询到郭某某的联系方式。经民警电话联系,起初郭某某以为遇到电信诈骗,拒绝沟通,但第二天郭某某通过电话联系当地派出所查询到确实是重庆市高新区石板派出所民警,后郭某某积极配合,当天就将3000元汇入李先生银行账户。

 

看到款项失而复得,李先生非常高兴,热情地向民警表示感谢。于5月19日带着一面印有“替民解难,为民排忧”的锦旗来到石板派出所。

粗心转错款,民警助追回。社区民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主动担当作为,为群众挽回损失,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转账时,一定要仔细核对转账账户和账户名,确定无误后再转账,切莫因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微电园派出所:

多措并举深入企业开展防诈反诈宣传

微电园派出所辖区企业员工数万人,绝大多数为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犯的高危群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捂紧企业员工“钱袋子”,保护员工合法财产不受损失,微电园派出所按照“打得了、防得住、追得回”的反诈总要求,针对辖区特点,多措并举,警企合作,全力开展防诈、反诈宣防工作,坚决打好全民反诈这场硬仗,取得了显著防范成效。

今年以来,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总体形势下,微电园派出所辖区发案同比下降24.07%,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确定压实责任,打好全民反诈宣传战。派出所定期组织企业安保负责人会议,通报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情况,部署开展反诈宣传,要求企业安保负责人积极上报管理高层,推动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反诈防诈的职能责任。辖区各大企业在派出所的组织策动和督促指导下,树立起“宣传是第一要务,核心在宣传发动”的反诈理念,纷纷利用公司主管会议、企业电视公告栏、内部宣传平台、每周早会、每日例会、车间公告栏等时机和载体,逐层级开展宣导发动,极大提升了各企业对反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组织领导实效。

 

与民同心,为您守护:

如何拒绝校园贷

 

重庆高新区围绕“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目标定位,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目前辖区中小学有132所,大学有7所。

 

五类校园贷:

一、电商平台

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 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等。

 

二、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三、网贷平台

 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四、线下私贷

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五、银行机构

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如何拒绝校园贷?

1、帮别人借钱。遭遇“熟人”百般恳求,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他借款,由他还款的情况时,要学会拒绝,绝不心存侥幸。一旦答应他人的请求,不仅被动背负债务,还极易泄露个人信息,甚至导致身陷骗局,蒙受巨大精神和财产损失。

 

2、兼职利诱。校园贷市场上不乏某些不法平台或个人打着“代理”或“中介”的旗号,号称“给好处费”或者以“刷单”兼职的形式要求大学生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在平台进行借款操作,这是非法的诈骗行为,一定要自觉抵制利益诱惑,拒绝此类兼职。

 

3、赌博。赌博迷乱心智,害人害己,轻则财产损失,重则倾家荡产,众叛亲离。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诱惑,赌博陷阱,一旦沾染,前程尽毁。

 

4、超前消费。不管自己的还款能力而盲目借款,用于购买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产品,这样的过度超前消费容易滋生攀比心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久而久之,一旦逾期甚至无力还款,会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得不偿失。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教育

美家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