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感受虎头村热情淳朴的乡风
新闻1+105-30 18:28:46
关注

绿油油的果树列队排开,潺潺的溪流哗哗作响,青灰色的小路上两只小黑羊安静地嗅着草香,淳朴的乡民弯着眼睛对我们微笑,这里就是位于北碚区歇马镇的虎头村,一个坐落在虎头山山脚下的村庄。

2018年5月21日,重庆新闻学院新闻1+1北碚小组奔赴虎头村,深入村民家中,近距离体验、采访。其实,从接到下乡任务到临行准备,我一直是抗拒且胆怯的,来到重庆近3年了,我对重庆话的理解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城市中沟通勉强可以,但到乡村交流就愈加困难了,更不要说深入采访。临行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大早,背着行李,扛着相机,带着电脑,一身疲惫,负重前行,闷热的天气蒸烤着身体,全身上下油腻腻的,畏难情绪漫上我的心头。

简单吃过午饭后,工作开始。我们一行5人来到了一个名叫汪学友的老爷爷家中,了解汪氏家族的宗族文化,73岁的汪爷爷身子骨依然硬朗,讲起故事来神采飞扬,手势不断,但,“说起这虎头村汪氏,要从八大王.......甘家槽......杨氏老祖婆......”,这纯正的乡村重庆话就像一门外语,我顿时有一种置身六级英语听力考场的感觉。

交流不畅,意味着采访的无效,正当我昏昏欲睡准备放弃的时候,看到了旁边正在细心询问的依双,“爷爷,甘家槽是哪三个字呀?上槽下槽有什么区别呢?”依双的细心和坚持瞬间带动了我,我赶忙拿出小本子,遇到不懂地方就圈起来提问。

2.jpg

让我们感动的是,和蔼的汪爷爷十分有耐心,看到我们露出疑惑的眼神,他就多讲几遍,听到我们不清楚的词语,他就提笔写下来,遇到我们需要的补采对象,他就翻遍抽屉找出联系方式告诉我们。就这样,从爷爷家的小院聊到卧室,从汪王两家的来历聊到虎头村如今的的发展,他黑褐色的手指在厚厚的汪氏族谱上挪动,嘴里念叨着“家中七个兄弟,我排老四.......”。这次采访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从艳阳高照到夕阳西下,烟囱里徐徐地飘出炊烟,我们伴着落日的余晖穿过爷爷家前的小桥,晚风暖而不燥,拂过桥下的荷塘,拂过我的脸颊,心里感叹一句“真好!”。

后来回到学校,偶然想起刚进小院时,三只狗冲着我们汪汪直叫,爷爷赶忙挡在我们前面,一边把狗向外驱赶,一边对我们说着“不怕,不怕”,就像我们是他的孙女。

文/马艺丹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