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正文
读书丨金夏辉:《纸上寻幽》: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画之美
2022-08-05 12:00:17 来源:上游新闻

《纸上寻幽》: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画之美

金夏辉

当二十四节气遇上中国画,会发生什么呢?自然的气息和人文的情怀将相互交融,碰撞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而青年作家胡烟,便用细腻的文字,以二十四节气为引,为我们解读了二十四幅经典的中国画,带我们领略不同时节、不同艺术作品的魅力。

《纸上寻幽》共有二十四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介绍了一种节气,以及相关的中国画。立春时节有梅,作者便介绍了扬无咎的《四梅图》;群鹤盘旋皇宫的故事据说发生在雨水时节,所以作者介绍了宋徽宗为其而作的《瑞鹤图》……作者由一个个节气,联想至不同的中国画,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层次解读,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美学。

艺术之美

作者的文笔恰如一支灵活的毛笔,勾勒出艺术品的形象之美。其行云流水的文字,与书中关于中国画的精美插图相互映衬,给读者带来别致的审美体验。

例如作者介绍《四梅图》时,她如是描写画中的梅花——“梅花以淡墨勾勒,用笔劲利,衬托花瓣的梅萼仅用墨笔点就,使梅花顿生活力”。寥寥几笔,便刻画出墨梅的不俗模样。再如作者分享了记录清明节趣事的《惠山茶会图》,她如是写道,“有人在井边取泉水,有人山径信步。紧挨着井亭、松树下茶桌上摆放着精致茶具,桌边方形竹炉上置有茶壶似在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备器。”其文字满是细节描写却不显得累赘,不仅说明了作者对于相关文化背景的熟悉程度,更体现了作者让人佩服的文字驾驭能力。不论是梅花,还是画中人物等事物,作者的文字总能够把握住它们的灵魂,生动表现其形象之美。

当然,除了形象之美,作者更阐述了不同艺术品的抽象之美——一种更为深远的意境。例如作者认为,《四梅图》中的墨梅如同一个“瘦,清高,且有离尘气息”的女子。可望不可及的女子形象,揭示了一种“非衣食住行,非利禄功名”的超然意境。再如作者如是解释《惠山茶会图》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人在天地间,显得身形渺小却不羸弱”,这强调了自然给人带来的舒畅之情,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

在形象之美和抽象之美中,艺术品历经沧桑却不褪色的光彩,让人折服。

书名:《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精装)

丛书名:“向古人学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学”系列丛书

作者:胡烟

定价:98元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出版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大观

技法之美

任何形象或者抽象之美,都必须依赖于某一种娴熟的技法。作者也以自己的丰富见识,分析了每一幅中国画中的巧妙技法,让人感慨艺术家藏于纸上笔尖的心思。

例如面对描写惊蛰时节山水的《早春图》,作者看出了它的构图玄机,认为其“视觉中心从巍峨的山开始,思绪还是冬季寒冷。而目光步步下移,到了流水处,心里慢慢暖起来。水,吸引了人,人的往来又激活了水。水活了,水上的山便要苏醒了。”其文字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展现出画面自上而下的山水之美。

再如曹植遇见洛神的故事发生于小满时节,作者便由此介绍了相关的绝世画卷——《洛神赋图》。作者引用前人之语,结合自身审美体验,称赞了顾恺之的“铁线描”笔法。作者一方面认为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另一方面还引用了唐朝绘画理论家张彦远的评价——“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雷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也”,形象写出顾恺之笔法的精华之处。同时,作者还称赞了画作构图的匠心巧思,指出顾恺之“巧妙地利用了山石、林木、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八段故事内容一气贯通”。

作者的专业解读,让我们得以窥见艺术家作画时的所思所想。这种体验是奇妙的,通过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方块字,我们仿佛能够穿越千年时光,见证艺术家们作画时的炽热目光,看清楚顾恺之的“铁线描”技法、扬无咎的墨梅笔法……

生命之美

在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中,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生命都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一种美。作者由衷地记录下这种生命之美,与我们共飨。

对于自然而言,不同节气的动植物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美。在清明时节,作者忍不住感慨,“自然毕竟太美了,处处是油油的绿和一丛丛花开。北方正告别彻底的寒,暖煦煦的气息从地表升腾而起,生发万物,与上空蒙蒙的雨相呼应,将人间的一切滋润得彻底醉了。” 那绿油油的植物、 “暖煦煦的气息”、“蒙蒙的雨”,俨然于文字世界之中开创了一方开阔的天地,让人心旷神怡。再如立春时梅花盛开,雨水时大雁北归,谷雨时牡丹绽放……每一个节气,都有着对应的瑰丽景象,彰显自然界的生命力。

对于人类,尤其是艺术家,他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难以掩盖的个性之美。例如顾恺之是自信且狂放的。他在为西晋名士裴楷画像时,一时兴起,为裴楷的脸颊“加了三根毫毛”,“瞬间画出了裴楷的性格气质”。同时,顾恺之还夸口说过,自己所作的《筝赋》“能和嵇康的《琴赋》不相上下”。其骄傲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再如朴实勤勉的仇英,他不会作诗,更没有大多数文人的张扬性格,只是执着于绘画。作者用“匠人思维”来形容他,可谓十分贴切。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不是现实主义的”,而体现出一种世俗的快乐,其中的“人物没有愁苦,没有生活的忧虑,尽享春日清晨的快乐”。

同时,相比一些文人远离俗世的生活方式,仇英也显得十分老实。当一些文人在遨游山水、纵情笔墨的时候,仇英却愿意“被人雇佣”,“在有钱人周六观的家里寄居了六年”,为其画作一幅贺寿图——《子虚上林图》。在众多狂放文人之中,仇英的朴实性格显得独具一格。

当然,书中还有那个对美有着无尽欲望和想象的宋徽宗、充满神秘感的少年天才王希孟……充满个性的他们,留下了太多传奇故事,作者将它们一一从史书中拾起,让我们看见不同艺术家身上令人惊异的生命光芒。

翻开《纸上寻幽》,品读空灵的文字,欣赏精美的插图,恍如走过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长河,结识了古今的艺术天才。我们不仅能够沉醉于不同艺术品的悠远意境,更能够感受到艺术家身上那种美的生活方式。这种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方式,让我们逐渐学会,在漫漫的人生路中,去感受、发现和创造每一个平凡事物的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