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綦江新闻 > 正文
綦江最美地名竟然是它们?!原来背后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09-17 09:07:55 来源:大美綦江APP

有一种浅浅的爱意

是你长久憧憬一个地方

因为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有一种暖暖的乡情

占据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因为它承载着最美好的故事

綦江,一座有故事的宜居城市

在这里

总有你未曾到达却一直向往的地方

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乐嘉坪

乐嘉坪位于今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荆山村,在綦江城区和永新场镇西偏南方向,距永新场20公里(以中心地带洋学堂计),距綦江主城39公里。1953年前,乐嘉坪属綦江县中峰乡,1953年曾设乐嘉乡,当年冬改名新建乡。1993年12月新建乡撤销,乐嘉坪随荆山村归永新镇管辖。

20世纪30年代初,乐嘉坪大屋基人潘之伟(1893—1951)在乐嘉坪修建了一所小学(简称乐嘉校),自任校长,亲自给学生上课。教学楼是一楼一底的西式建筑,楼上楼下都有走廊,共有8间教室。当地过去只有教授“子曰诗云”的私塾,乐嘉校是当地第一所新式小学,当时,群众称呼这所学校为“洋学堂”。

中国兴起新式教育的初期,出于“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许多地方都是男女分校或男女分班的。乐嘉小学开办时,为了打破封建传统,潘之伟决定男女生兼收。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起初人们都不肯把女孩送来上学。于是潘之伟便带头将自己的女儿潘长芬送入学校,又动员潘姓姑娘潘长德、潘长芳、潘长贞等到校上学;共产党员教师周绍溪也将自己的女儿周蔚、周星送入学校。在潘之伟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男女兼收的乐嘉校办得有声有色。

新中国成立后,乐嘉小学成为当地村民子弟就近入学的公办学校。20世纪80年代末被拆除重建。2008年,因学校布局建制调整,当地学生并入新建乡小学就读。2013年,因乐嘉小学校舍闲置,存在安全隐患,而被拆除复垦为耕地。乐嘉坪的地名一直被延续了下来,居住着许多村民。

永城芙蓉书院

新中国成立后,綦江县有三大书院,瀛山书院建在县城,明善书院建在东溪场上,芙蓉书院建在永城乡下。场镇外建书院者,通常都会选择一些风水较好的青山之上或者绿水河畔。过去,书院的教学特点是注重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只为应试获取功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倡导开放式教学,以自觉为主。清朝举人罗春堂(清版《綦江县志》主编)曾在芙蓉书院执教。

当年的芙蓉书院位于今永城镇瀛山村,地处老瀛山东北边缘,海拔高程850米,离老瀛山最高处的天成庙很近,是一块风水宝地。芙蓉书院并没有背靠老瀛山,书院左侧面与老瀛山系相连,正门前是一坝良田,远方面向老瀛山另一侧,书院右侧小门朝向永城场镇和凤冠山。站在右侧小门前放眼远眺,凤冠山、王良将军故居(王良是红四军军长)、中华新村、永城果蔬基地尽收眼底;稍远处,是由莲花石而命名的莲花山。当年建书院时,对应于莲花山,取名为“芙蓉书院”。

芙蓉书院为四合院,占地1160平方米,正厅房三间,侧厅房各一间,原有书屋多数残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规则的农房,但四周围墙保存完好。围墙厚约1.5米,随地势高低而建,前围墙高约10米,后围墙高度只有3米。前后围墙都留有缺口,便于向外瞭望。

芙蓉书院由永城乡人、国学儒生王介年和他的侄儿王用明共同捐建。书院石围墙大门上方镶嵌有一块石制门额,正中从右到左刻“芙蓉书院”四个大字,右边小字为:“道光十八年戊戌岁小阳月范亭王介年题立”。“小阳月”是农历十月的别称,“上浣”指上旬,由此可见,芙蓉书院建成于1838年农历十月。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皇帝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录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 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芙蓉书院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地名犹在,遗址犹在。站在永城镇街上,还能看见芙蓉书院耸立在山边的围墙,虽经历了百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老瀛山的半山腰,好像老瀛山腰带上闪闪发光的节扣。

紫荆山“三○四”微波站

“三○四”微波站位于紫荆山东面海拔1050米离山顶很近的一个岩洞里,1968年动工修建,1970年建成投入运行,是四川省“三○四”微波通信线路的地面接力系统,由綦江通往重庆,经泸州再传送成都,主要传输电视、电话信号,当地人称“三洞四”。在修建微波站的时候,先修通了皂紫路(皂角林至紫荆庙公路)到微波站的泥结石公路,路长2.9公里。这条公路,也方便了附近农民的交通进出和物产运输。


image.pn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