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老党员捐款20万元为村民重建百年老桥

彭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 淋 陈乾敏2019-06-15 09:34

村民们在廊桥上休息。 全媒体记者  陈 淋  摄影

重新修建的廊桥。   全媒体记者  陈 淋  摄影

6月8日,梅子垭镇文化站站长冯文强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一张图,配文:“佛山村五组外出打工党员冯文贵富了不忘家乡,捐款20多万元修复了被洪水冲走了的百年老桥,为群众出行难、过往安全做了值得称赞的大好事,这是佛山村更是梅子垭镇人学习的榜样!”

6月12日,记者来到梅子垭镇佛山村五组,一进村口,只见一座崭新的廊桥出现在眼前,桥边几位工人正在冲洗桥围,修建栏杆,桥上老人们正在拉着家常。见记者到来,老人们便主动聊起了这座桥的故事。

“我们一直想要一座桥”

“过去,在梅子垭镇,只要提百步三座桥,就晓得说的是我们佛山村。”今年70岁的退休教师冯文华一边用手顺着方向向记者介绍三座桥的地理方位,一边告诉记者,佛山村五组坐落在佛山脚下,处群山环抱之间,一到下雨天,山上的流水就汇流到村口形成两股湍急的水流。为出行安全,百年前村民们在此修了三座桥,故有百步三座桥的说法。但五六十年前,一场大山洪将桥完全冲毁,从此桥就只存在在村民的记忆里了。

“以前的桥是木廊桥,虽然简陋,但是大家出行都很方便也很安全。自从桥被洪水冲走了后,每到汛期,这里就有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之前有老人和小孩差点被冲走,所以我们一直都希望这里能再有一座桥。”冯文华说,奈何大家都穷,没有钱可以修,想要一座桥的愿景也就只能一直深搁在老一辈的村民心里。

“全村老少出钱出力”

在佛山村土生土长的后辈们,虽没有见过那原始的木桥,但在老一辈的耳濡目染和期盼下,内心也是十分希望有一座桥。

今年55岁的党员冯文贵就是其中之一。冯文贵26岁入党,曾任职村干部7年,1997年他选择外出务工从事建筑行业,凭借勤劳双手赚了不少钱,虽常年在外,但时刻心系家乡。

今年年初,冯文贵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付出实践,趁着大伙都返乡的机会,向大伙发出邀请前往他家商量修桥的事情。

“那天,他家院坝摆了好几张桌子,好水好茶地招待我们,大家都来开会了!”村民彭向成提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兴奋,他说村子里的人一直都很团结,一致认同冯文贵是一个正直心善的人,过去他为村子做的贡献大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之大伙一直都想要修桥,所以当冯文贵号召修桥的时候一呼而应。2月底开始动工,目前桥已修建好。

“我们村民一共捐了3万多,剩余的钱全由文贵负责。当时,他说他要出钱修桥,我们村里面的年轻人都很受感动,所以大伙就跟到起出钱,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文贵对我们村的贡献真的是太大了。”望着眼前跟记忆中一样宽的桥,今年78岁的老人冯秀成,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笑容。

老人们还告诉记者:“文贵还给我们村修了篮球场,买了乒乓台,大人娃儿都爱去耍,前几年还捐了一万块钱修公路……”

“教育子孙爱桥护桥爱家乡”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块碑文,内容这样写道:“由梓人冯文贵先生慷慨解囊,众乡邻鼎力相助而修建之长安寨门、聚龙桥体如期竣工……暖暖家乡水,霏霏梓里霖。青山多妩媚,赤子共倾心。”

“我们不仅要把桥的历史传下去,让后代爱桥护桥,更要将文贵这种爱家乡的精神传下去,教育下一代向文贵学习。”为此,村民们一致决定用碑文将整个故事记叙下来,感谢冯文贵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对于修桥这件事,冯文贵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佛山村地处酉黔彭的交界,是出行要道,近几年来,村里公路修通了,大家出行的问题得到解决,重新修桥只为将百年老桥再现在老一辈的眼前,满足他们的心愿,让他们茶余饭后有个好处,让过往的群众有个落脚歇息处!”

此外,记者了解到,这次修桥在冯文贵的带动下,共有96名村民自发参与捐赠,共捐赠了3余万元,6组村民冯治安更是主动捐了2000元。“虽然大家都说我们家距离这里比较远,但是我们都是同村人,都应该为家乡做贡献。”冯治安说。

审核:周希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