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城口沿河乡 党群同心蹚出脱贫致富路

重庆日报2020-04-17 09:32

进村入院路带来脱贫希望

路通了,电商发展起来了,沿河的竹笋出山了

再过几天,城口县沿河乡的竹笋收购又开秤了。城口的竹笋可谓是美味佳肴,但过去都是藏在深山没法变成钱。

“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竹笋走出了大山。”沿河乡是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乡党委书记吴雪飞介绍,近年来,沿河乡在市纪委监委扶贫集团的帮扶下,打通交通路、探索产业路、铺实电商路,让山区农产品走出了大山,走上市民的餐桌。党群同心战天斗地,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打通进出路

沿河乡位于城口县西部边陲,距县城36公里,是重庆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也是最后一个实现通畅的乡。2017年以前,全乡仅有3公里县道。

“路到了乡里就成了‘断头路’。”沿河乡乡长易伟介绍,之前,遇上暴雨洪灾或大雪封山,沿河进出的路都给阻断了。全乡道路社组通达率仅为46%,既不方便群众出行,又制约经济发展。打通出境通道,完善境内路网刻不容缓。

其实,只要打通到双河乡的通道,沿河乡就连接上城万快速公路,不但能融入全县交通路网,还能带动北坡、迎红两个全乡最贫困村发展,同时到重庆主城也比很多乡镇便捷。

2015年10月,这条长19.3公里、总投资近2亿元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40个月后,沿河乡穿越箭杆梁余脉,打通了这条“断头路”,让“死角”成了城口西北片区几个乡镇连接城万快速公路的捷径。

与此同时,沿河乡也在北坡村发起了老柏树(土地名)上山公路的冲锋。老柏树海拔有1000多米,过去,从乡政府到这里,需车行5公里机耕道,再走3.4公里骡马道才到废柏树小学。如果继续往山上走,还要手脚并用爬山路1小时。

“老柏树的交通就是全乡村组道路的缩影。”易伟介绍,道路不通,投资商不敢来,农产品卖不出,老百姓居住条件也得不到改善,山上的群众做梦都想修路。

1995年,原来的中溪乡群众自发集资修路。在悬崖上抠石头、在绝壁上打炮眼、在山涧里建涵洞……男女老少在峡谷里一修就是3年,终于建起一条宽约4.5米、长14公里的泥结石路,终于从沿河乡延伸到了坟院子河坝(土地名)。

公路通到了山下,老柏树人更想公路修到家门口。2003年,当地群众又投工投劳修建出3.7公里、宽不足20厘米的骡马道,但只能供人行走,连骡子都过不了。2016年6月,城口县最终决定投资2200万元,打通到老柏树的公路。2019年初,这条路竣工通车,彻底解决当地的交通问题。

现在,19.3公里沿双公路已建成通车,全乡通畅路里程93.42公里,通达路里程58.53公里,全乡村通畅率100%、通达率100%,6个行政村形成了交通环线,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水、电、讯、房、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也逐一得到改善。

探索产业路

沿河乡有6万余亩笋竹,过去因为道路阻隔,竹笋没法运下山卖出去。去年,全乡交通路网形成后,重庆市帮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沿河及周边乡镇收购笋竹300吨,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创收200万元。现在,该公司还建起了笋竹加工厂。

“一通解百难。”沿河乡地形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海拔在481米至2134米之间,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仅有1.8万亩“鸡窝地巴掌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喀斯特山区。市纪委监委扶贫集团驻沿河乡工作队副队长杨勋平说,“立足现有资源,做足产业文章。”

据介绍,沿河乡编制完成了《沿河乡产业发展提升计划》《竹产业发展规划》《森林康养产业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沿河乡2018年(以家庭为主)产业扶持办法》《沿河乡2019年(以家庭为主、市场主体为主)产业扶持办法》等,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过去,联坪村产业发展几乎一片空白。近年来,全村建起3个花菇产业示范基地,种植规模达到120余亩,年产鲜菇约36万斤、干菇6万斤,年产值约390万元。同时培育打造花菇扶贫车间,加工规模达150万袋,在联坪村形成了包括制袋、育种、加工、分选、储藏、销售的香菇集散中心。

去年,联坪村扶贫车间香菇销售额达到325万元,为集体经济组织创收8万元,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土地流转等收入120余万元,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22人(贫困户12人),月均增收1400元。去年9月,联坪村评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推动‘三变’改革,探索三权分置收益。”据介绍,沿河乡引进4个技术服务团队,引进金科、巴渝民宿、包黑子、花千源、壹秋堂5家龙头企业,培育集体经济组织,建起笋竹示范基地、花菇产业基地、小黑木耳产业基地和中蜂养殖基地,全乡特色主导产业全覆盖利益联结586户建卡贫困户和9368股集体经济组织股东。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资金入股、资产收益、房屋联营、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方式受益。

现在,沿河乡打造“一村一品”,形成了“1 2 N”长短结合产业格局,以香菇、笋竹、小黑木耳、中蜂、康养旅游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收益,总收益111.6021万元,其中贫困户总收益28.86万元,贫困户每户通过利益联结获得平均收入490元。

铺实电商路

今年第一季度,沿河乡红岩村电商服务站实现销售收入10余万元。尽管疫情肆虐,依托电商,沿河乡的蜂蜜、竹笋、腊肉、香菇等一样走出了大山。

“产业发展起来,产品卖出去,农民才增收。”沿河乡副乡长贺鹏介绍,沿河乡以秦巴韵生活馆为平台建立了“1 6 X”电商服务体系,建成乡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6个,不断健全网络扶贫体系,依托电商,为农产品找“婆家”。

王辉的电商服务站就是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之一。之前,王辉在沿河场上开超市。2015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她参加了市县两级免费培训,尝试电商销售农产品。

5年实践,王辉的规模越做越大。去年,她的服务站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沿河的腊肉、竹笋还卖到了我国香港、美国。

“对接大市场,还需要解决品牌、渠道等问题。”贺鹏坦言,随着全乡“1 2 N”产业的发展壮大,仅靠原有的电商服务站点已不能满足大批量产品对大市场的对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数量卖更多、价格卖得更高,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更受益。”

2017年,重庆花千源蜂业有限公司(下称“花千源”)与沿河乡合作,负责农产品品牌建设,同时在线上以秦巴韵生活馆为载体,集合网上村庄乡服务中心、电商服务站、益农社、邮乐购等电商平台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线下通过扶贫采购、会展销售、集团采购、体验采购,最终实现买沿河及周边、卖重庆及全国的销售目标。

花千源负责人李岱庚介绍,在城口,逢年过节走亲戚,农户要拿出最好的特产,用麻布和纸张包装,再拿绳子捆扎并作为提带,提绳儿故而得名。2017年,“城口提绳儿”特色文创产品由此诞生,笋竹、小黑木耳、城口山地鸡、生猪、中药材、蜂蜜、老腊肉、特色杂粮等农产品因此身价倍增,“取了名字、穿了‘衣服’、有了品牌,就更有身价。”

现在,“巴山云稼”公用品牌、“城口提绳儿”特色文创产品广受欢迎。2018年、2019年,花千源连续两年为沿河乡销售农产品1500多万元,并按照反哺分红利益联结机制,以平台销售额的5%给予失能弱能对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销售分红75万元,带动95户失能弱能对象户均增收3000元,农村电商道路越走越坚实。

李敏图片由城口县沿河乡提供

image.png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