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体育引领“五育并举” 健体强心全面发展

重庆日报2020-12-09 05:11

学校击剑项目获奖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足球项目U16女子社会俱乐部组冠军

少年强则中国强。健康的体魄,强劲的毅力,是青少年承载祖国未来、振兴民族发展的基石。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具有百年积淀的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称“西大附中”),秉承着“立人·新民”的办学理念,践行“行己有耻,君子不器”的校训,先后收获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多张“国字号”名片。

近年来,西大附中站在青少年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从课堂教学改革、普及与提高结合、软硬件同步打造等方面着力,促进学生健体强心,为全面发展奠基。

理念先行

体育奠基“五育并举”

初冬的清晨,天气微凉。薄雾笼罩中的西大附中操场上,早起晨练的学子们身穿鲜艳的运动服,犹如林间跳跃的小鹿般轻快灵活,生机勃勃。

像这样的鲜活场景,在西大附中早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强化体育健康课程、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已写入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0年,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等方面,明确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前提,具有养德、益智、勤劳、尚美的育人作用。”西大附中校长欧健看来,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对培养人的心智、德性和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悦都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

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开阔的视野和时代的责任,西大附中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两纲”教育,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强身健体活动,以课题带动教研,重塑新学校体育工作建模,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专业引领

特色项目精彩纷呈

连日来,西大附中接连传来好消息——2020年重庆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4金6银4铜,2020年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北碚区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5个冠军、7个亚军、6个季军……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西大附中重视体育、发展体育的有力举措。

时间回溯到2015年,足球运动方兴未艾,西大附中颇具前瞻性地组建了女子足球队。聘请原江苏舜天队员、国家一级运动员高誌骏、预备国家级足球裁判李梓嘉为教练员,培养出1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足球项目社会俱乐部组十一人制女子组16岁组决赛在大连落下帷幕,西大附中女子足球队代表重庆市体育局、北碚区体育局“出战“,夺得全国冠军,为重庆赢得“二青会”集体项目首枚金牌。

西大附中田径队的成长历程,是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缩影。

按照专业化、高标准的建设思路,西大附中从硬件设施、队伍打造、教育教研、课程建设、赛事支撑等方面综合发力,建立起校级专业女子足球队、武术队、田径队、跆拳道、网球队、击剑队。

走进西大附中的校园,接轨国际标准的足球场、武术馆、蓝色跑道、跆拳道馆等一应俱全,完全能够满足专业训练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西大附中击剑队是重庆市首支中学击剑队,学校也是首个修建专业击剑馆并开设击剑课程的学校。

“要发展好体育特色,既要有‘硬指标’,也要有‘软实力’。学校的发展要依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内涵。”欧健强调。

为此,西大附中将人才队伍视作学校发展的最大变量,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教练员队伍。以高誌骏、国培计划武术专业指导教师马钊、重庆市田径十项全能冠军王轶、跆拳道国家一级运动员李大鹏、网球国家一级裁判雷婧等为代表,一支素质过硬、水平高超的专业教练员队伍成为学校发展体育的最大源动力。

瞄准痛点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近年来,谈及学生身体素质,体质持续下滑,肥胖率、近视率大幅上升,身体姿态不良等词汇频繁出现,让人倍感沉重。”西大附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体育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

如何改变体育教育困境,有效增强学生素质?

西大附中的答案是,用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破局。学校基于“大体育观”的认知,一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瞄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热点和痛点问题,以实施“两纲”教育,开展群体性活动、运动训练及竞赛、体育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业务水平培训、教学科研等,推进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

一方面,学校通过常态化开展体育教研,借力高校、北碚区体育发展中心等力量,率先实现体育课分类实施,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常态化、系统化开展好每一节体育课。

另一方面,西大附中开设以大课间韵律操、缤纷体育节、韵律操比赛等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载体,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掌握至少一项喜爱的体育运动。

一年一度的缤纷体育节是西大附中学子最为期待的时间。西大附中的运动会和艺术节不被特长生包揽,而是广泛的普及和全员参与。学子们在学校提供的体育大舞台上尽情奔跑、跳跃、竞技,享受运动的快乐。

学校以学生社团联合会为引领,开设艺术文化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体育运动类、兴趣爱好类社团50余个,包含击剑、健美操、乒乓球、骑行、武术、羽毛球等体育社团,“格斗芭蕾”击剑社获得“市级精品社团”称号。

西大附中的体育教育不仅面向学生,也面向全体教师。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师体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在做好“四有”好老师的基础上,做“有健康体魄”的新时代好教师。

西大附中以体育教育为引领,激活“五育并举”的一池春水。学校将德育、劳动教育、美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学生终身发展、个性发展奠基铺路。

周珣 覃燕 图片由西大附中提供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