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南新闻 > 正文
垃圾分类让巴南区集体村"锦上添花"
09-14 09:26:3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目前,在我们集体村,垃圾分类不仅成为农民的生活习惯,更成为32家农家乐做的生意的软实力。"9月4日,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村主任龙方敏一边带着记者看村容村貌,一边告诉记者,从2018年全村试点垃圾分类以来,全村1060户村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而且在发展产业,打造美丽乡村中成为软实力。

image.pngimage.png

巴南区集体村自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庄面貌日新月异,付出终有回报,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重庆市生态卫生村”、“重庆市生态旅游十大名片”、“全国村民自治示范村”、“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重庆市文明村镇”等殊荣。

记者走到农民家中,发现该村农户家门户户摆放垃圾分类桶,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溢流和无杂物乱堆乱放。“以前家里穷,后来政府推行种梨子树,我也跟着种了两亩,每年收成也都不错,条件开始慢慢好了起来,后来我们村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城里人来玩耍,就越来越出名了,梨子也卖的越来越好,我的梨树也越种越多,而且因为我们村生态环境好嘛,我家种的蔬菜也特别多游客来买,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64岁的农户邹在华告诉记者。据二圣镇副镇长张咏介绍,以前集体村环境不太好,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曾经这是集体村乡村环境的真实写照,成为村里发展的一个大难题,现在实施垃圾分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每家每户以及农家乐实施垃圾分类,清洁卫生得到保障,集体村的旅游产业得到了最大优化。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曾经的二圣镇集体村千亩山地荒凉一片,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均从事传统农业耕种,靠天吃饭。2002年,村民开始种植天坪山高山梨,十多年过去,这座荒山如今已披上了一层绿色。"据龙方敏介绍,集体村共有1060户村民,其中有600多家是以种植梨树为主要经济收入,整个村庄,约有6000亩梨树。

"梨树发展起来后,我们开始办梨花节,经过10多年发展,现在每年到集体村的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据龙方敏介绍,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催生了农家乐的发展,现在全村已有32家农家乐。"然而,因为农民对环境问题不太重视,脏乱差随处可见,垃圾随手乱扔。"龙方敏说,因为环境差对农家乐的生意影响特别大,许多想吃饭、想住宿的游客,看到这种环境,便转身而去。

"2018年,集体村开始实施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垃圾分类分级管理人员,为村里每家每户配置垃圾分类桶。"据龙方敏介绍,作为巴南区首批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在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集体村集中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项行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桶3000余个,同时还重点落实长效管理,将原来的保洁员队伍改组成村庄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保证村内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我们村里实行门前三包,而且每月会进行垃圾分类评比、最美庭院等活动,做得好的我们会给门前的牌子上贴上小红旗,最后获得优秀农户的我们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64岁的农户邹在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村垃圾处理机制,就是将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直接送至沤肥池;大件垃圾有专门的大件垃垃圾堆放点进行一存放;可回收物由农户自行收放到可回收物桶,有一定数量后可到再生资源回收站兑换生活用品;其他垃圾统一丢放到集中投放点,保洁员定时进行收集后统一外运;对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收集运送至村垃圾分类分拣资源回收中心暂存,再由区城市管理局统一收运。

"垃圾分类不仅让美丽乡村变得更好,而且成为发展软实力。"龙方敏称,垃圾分类对集体村的发展就象"锦上添花"。

 image.png 

如今集体村家家户户都养成了分类好习惯,营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环境,为集体村点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