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好声音 “永兴吆喝”唱出非遗新时代
03-22 14:49:11 来源:上游新闻

永兴吆喝,是在重庆市江津区永兴镇一带流传的,在传统稻作耕种劳动方式中产生的传统民歌,因为集体合唱部分在当地被称为“吆”而得名。图为永兴吆喝队的队员们在油菜花田里唱吆喝。

永兴吆喝是农民在劳动中或工余后,以解除劳动的疲乏和抒发劳动者的心情,作为一种自娱自乐、自寻乐趣的一种演唱形式。

这种民歌直接产生于薅秧这一劳动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薅秧脱离关系,成为在当地世代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演唱方式。据考证,这种“吆”,是川剧高腔中“帮腔”的直接来源。图为吆喝队里的女队员。

永兴吆喝都是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发展,唱词多为即兴创作,没有伴奏乐器,也没有固定的调,由演唱者自由起调、自由抒发,可无限拉长,现编现唱。图为吆喝队男女队员隔河对唱。

LILI3687-NEP1_20180321_C0021294774.jpg

永兴吆喝由于是人民自己的歌曲,所以歌词内容多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说农时、谈生产、表生活、抒情爱等,歌词内容调侃风趣,积极向上。图为吆喝队男女队员隔河对唱。

永兴吆喝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通常都很高亢、嘹亮,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歌曲,因此为了配合歌曲的曲调,节奏也比较自由、悠长,多无规整性,较多使用延长音。

永兴吆喝的演唱形式活泼多样,以领唱和合唱为主,也可独唱、齐唱、对唱,不拘一格。图为永兴吆喝队的队员们在油菜花田里唱吆喝。

永兴吆喝队的队员们在油菜花田里唱吆喝。

永兴吆喝队的队员们在油菜花田里唱吆喝。

唱吆喝之前队员们将民俗服装穿戴整齐。

吆喝队员整理自己的服装。

永兴吆喝传承人(左)黄德祥和76岁德梁云兴老人一起收集整理吆喝唱词。永兴吆喝作为永兴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产物,也作为永兴人民杰出智慧的结晶,展现了永兴人民的思想底蕴和精神追求。上游新闻记者 张永波 刘力 邹飞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