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被抛弃”“被杀死”“凌晨3点不回家”……90后的焦虑可能是种病
10-10 21:06:40 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看到朋友圈说哪个防脱发产品好用赶紧收藏,夜里困得要死却睡不着,白天靠咖啡续命,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总觉得和身边人差距越来越大,一刷剧就停不下来,放下手机就心里空落落……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第一批00后已经走进大学校园,第一批90后已从80后的肩上接过担子,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秃了”“垮了”“出家了”,体会着“凌晨3点不回家”的心酸的同时,还动辄被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同龄人“抛弃”,或是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杀死”。

一些网络爆款文章虽有夸大事实赚人眼球的因素,但能戳心也是因为年轻人中的焦虑不容轻视。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调查显示,抑郁症已成为目前15至29岁人群第二大死亡病因,精神疾病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健康杀手”。90后们在焦虑什么?他们焦虑到何种程度?能辨别焦虑和抑郁吗?

“生活除了工作没啥娱乐,挺单调的”

小M是一家动漫公司的编辑。公司不大,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人手不够,常常一个人身兼数职,所以经常会接触到不怎么熟知的领域,只能硬着头皮上。公司地址在远郊,除了同事周围没啥亲人朋友,平时生活单调,也没有什么娱乐方式。有一段时间需要经常面见客户,席间只有她一个女孩,也遇到了一些难堪时刻,不知道该怎么应付,“有一阵子感觉生活和工作都很无望,死也没用”。

“如果没有追求所谓的‘理想’会怎样?”

从香港某知名高校硕士毕业时,悠悠大概没想到人生会到这步境地。她离开老家的安乐窝,放弃还不错的工作机会,实习一整年才进入某知名单位,却面临领导的“刁难与排挤”。正式入职不到半年就跳了槽,但新单位见习期微薄的收入又让她一度“断粮”。

“要付房租、吃喝,还要自己掏钱出差。”悠悠回忆,每天都要计算点19元的外卖应不应该加个煎蛋,向同事借钱维系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前后两家单位风格不同,她工作也不太顺利。“不知道该怎么做,前辈也不给我指导。焦虑到爆炸,当时掉了一堆头发,内分泌失调。” 如果当时没有追求所谓的“理想”会怎样?悠悠不止一次想这个问题。

“最开心的时刻是抓着手机钻进被窝”

在北京做新媒体编辑的刘娜虽然是90后,但已经焦虑十几年了,工作一段时间后更严重,“每天会有好几次觉得自己非常烂。感觉不到进步,一犯错就焦虑。”当焦虑突然袭来时,她会坐立不安甚至呼吸困难,此时她需要掐自己的手腕,“给自己一点刺激,把焦躁压下去。”最舒服的处理方式或许是逃避,“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夜里抓着手机钻进被窝,把社会的压力阻拦在被窝外,把烦恼和待解决的问题留到第二天。”

“就想证明‘不擅长我也可以做好’”

考研失败后进入某互联网公司的小潘仍在咬牙坚持,虽然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干的事机械,工资巨低,扣了五险一金只有2000元,可以干啥?”正处于关键考核期的他曾被领导指出在工作中太偏执,但他总想证明“就算不够擅长也可以做好”。

“总被逼婚,好想躲起来安静安静”

A同学毕业后考入了当地的幼儿园当幼师,按说这工作挺稳定的,压力不算大,不过每次同学聚会时,她总是抱怨说遭到家里父母逼婚,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安排好几次相亲。相亲对象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太差了她又相不中。她总感到焦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想把她嫁出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有时候好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安静安静。


数据:近几年看焦虑门诊的青年人越来越多

北京安定医院提供的2015-2017年焦虑门诊统计数据显示,受成立心身门诊分流影响,2017年的病人相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但2016年(12683人)较2015年(8572人)增幅达48%,其中15-28岁增加53%,29-65岁增加50%。

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房主任西英俊介绍说,从该院临床上来看,焦虑症患病率比以前要高,且多发于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14岁之前和65岁之后一般较少。他表示,焦虑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情绪,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有益的。当事情过去,焦虑便会消失

如何区分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症?

不过,西英俊指出,如果焦虑发展到焦虑症的程度,往往会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那么,要如何区分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的焦虑症?他介绍,焦虑症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两种形式,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有观点认为,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

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病表现有所不同。广泛性焦虑患者可能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且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急性焦虑发作是指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且有明显的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发作持续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什么情况下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西英俊提醒,如果焦虑情绪长时间弥漫、持续、强烈就要引起注意,这是判断是否就医的关键。另外,对生活、工作、学习是否造成明显的影响也是决定是否就医的一个标准。“大家可能对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有一些阻抗,但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能够去接纳自己的问题,不断去跟人交流。”

除了和医生合作,西英俊还建议自己主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我们需要去丰富生活形式,培养兴趣爱好。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加强身体锻炼,这已经作为一线治疗方法被纳入心理疾病的治疗指南。大家可能觉得这是泛泛而谈,实际上这说明了大家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关心。”

习惯和焦虑共处,但不要被它带跑

一度觉得“死也没用”的小M后来开始玩摄影,生活有了寄托,也渡过了职场新手期,状态慢慢调整过来。

“我不是没有能力做其他工作,追求什么也得活命吧?”坚持一年多后,悠悠看了心理医生,全面分析了自己的状态,终于决定辞职回老家。

被逼婚的小A逢假期就出去旅游,平时坚持跑步练瑜伽,身心状态有变化,整个人面对相亲从容了很多。

刘娜认识到她不得不和焦虑共处,“它就是在埋在我心里的一颗种子,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法摆脱它,但可以努力将它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要太被它困扰吧。”

你因为什么事焦虑过?

你是如何化解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记住它们吧!

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二: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三: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四: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五: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六: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七: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八: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九: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十: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原标题:“被抛弃”“被杀死”“凌晨3点不回家”……90后的焦虑可能是种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