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神秘而美妙的恐龙化石
09-29 07:46:02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化石,是一个非常困难而且概率极低的过程。科学家估计,曾经生活在这星球上最后变成化石的动物,仅有不到1%,而被人类发现的化石少之又少。不过,我们已经发现的那些化石,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得以了解几万年甚至几十亿年前的生物。

化石,是古代动植物在特殊条件下死去后,保存在岩石中的残骸、印记或者遗迹。一提到化石,立马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便是史前生物石化的骨架,其中的有机物质已经被矿物取代。但是,许多化石仍然保留着某些原始的骨骼或其它器官的遗存。

如今发现的恐龙化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全世界每周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被命名。从阿贝力龙到祖鲁龙,如今已发现的恐龙可分为1200个属,其中四分之三都是在1990年之后发现的。

随着中国陆续发现长羽毛的兽脚类恐龙的精细化石,阿根廷出土更大的雷龙蜥脚类恐龙化石,加拿大与美国发掘出异常完整的长角恐龙,琳琅满目的恐龙化石一定会让你目不衔接。我们从《国家地理》档案中遴选出了其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来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张?

这具近乎完整的深黑色头骨,属于欧洲在展最完整的雷克斯暴龙。这具科研意义重大的骨架保存着雷克斯暴龙300根骨头中的170根,现存于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整个化石长约12米,发现地点位于美国蒙大拿州著名的白垩纪晚期地狱溪地层。科学家的发掘和准备过程共耗时4年。

1.jpg

这张特写照片展示的是食草性蒙古鹦鹉嘴龙的脊骨和尾鬃化石。这具化石现存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这些尾鬃与其它恐龙身上的羽毛似乎存在某些联系,其用途可能是用于交流和炫耀。图中深色的物质是皮肤等柔软组织留下的痕迹。

2.jpg

原始中华龙鸟,1996年发现于中国东北辽宁省,是已知第一只有羽毛的恐龙。图中化石周围深色的绒毛,动摇了当时的古生物学界;当时已有许多科学家们确信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而这一化石提供了证据。过去几十年间,科学家又发现了50多种带有羽毛印记或羽毛存在证据的化石。

3.jpg

中国辽宁省的化石,不仅保存着恐龙,还有早期鸟类的特征,例如图上这具1.2-1.25亿年前的圣贤孔子鸟的精美化石。这只鸟,以其两条缎带状的尾羽而闻名,是白垩纪早期义县组、九佛堂组中最常见的动物化石,如今,中国的博物馆中存有几百具此类化石。如此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探究该种群之内的各类变种,这样的机会在化石研究中不可多得。

4.jpg

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肉食性的鲍氏腔骨龙是生活在美国西南部的最早一批恐龙之一。该化石是新墨西哥州的州化石,长约3米,重量却只有15-20千克。这具标本的头部扭到了脊骨后方。该姿势名为“死亡姿势”,是化石化恐龙的普遍姿势,可能是死后肌肉和韧带收缩造成的。 

5.jpg

这些恐龙蛋化石是体型巨大的蜥脚类长颈恐龙留下的,它们曾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从西班牙到法国,再到阿根廷和美国,尽管全世界都发现有蜥脚类恐龙蛋,但图上这些嵌入岩石的化石来自于中国。恐龙蛋常常成群出现,可能是恐龙产在地面凹陷处所致。根据恐龙的物种,恐龙蛋的形状大小各异,不过蜥脚类恐龙蛋一般呈圆形,大小相当于西柚。

6.jpg

侏罗纪晚期的一头脆弱异特龙,它的头骨依然封印在美国犹他州国家恐龙化石保护区的一块岩石中。作为当时最顶端的食肉动物,异特龙在1.5-1.55亿年前占据着美国西部地区。

7.jpg

安氏原角龙是三角恐龙的早期近亲。该照片拍摄于巴塞罗那科学博物馆的蒙古戈壁滩恐龙展。原角龙的体型与绵羊相仿,主要捕食火鸡大小的蒙古伶盗龙,而且有时候会发现两种恐龙交战的化石。

8.jpg

两名布展工人正在重建实物大小的埃及棘龙骨架。该骨架是根据化石骨骼的电子模型制造出来的。2014年9月,国家地理博物馆名为“棘龙:白垩纪失落的巨龙”的主题展览,围绕这具15米长的模型进行了布展。

9.jpg

这张特写是一头雌性雷克斯霸王龙令人生畏的牙齿和下颚,展出地点位于荷兰莱顿自然史博物馆。这具化石2013年发掘于美国蒙大拿州,完整度高达80%以上,是全世界最顶级的雷克斯霸王化石之一。

10.jpg

这是马氏北方盾龙的一块盾甲化石;浅色条纹是恐龙坚硬的防御性外壳之间较为柔韧的组织。该化石2011年发现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一处油砂矿,中间的裂纹来自于铲车。幸运的是,人们将其救下,避免了更大破坏。历经6年、7000个小时的修复,如今的它存放在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

11.jpg

这具非比寻常的头骨来自于三角恐龙的近亲:里氏华丽角龙。这种题型与犀牛相似的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拉腊米迪亚,即现美国西部地区。该物种名为华丽角龙,顾名思义,它们的头骨上有15只角和褶边,其作用很可能是为了吸引配偶或战斗中的对手,而不是防御捕食者。

12.jpg

美国亚利桑那州莫恩科皮恐龙遗迹中的这两组脚印,很可能是1.93亿年前一对母幼魏氏双嵴龙留下的。此情此景让人不禁幻想侏罗纪早期恐龙的行为方式。这些三个脚趾留下的狭窄脚印,是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的典型足迹。

13.jpg

当风雨逐渐剥开层层沉积物,岩土中包裹的坚硬恐龙化石逐渐显现。如图,一截约60厘米的鸭嘴龙尾骨从砂岩中冒出。世界上某些寻找化石的最佳地点都是不毛之地,风化作用会迅速侵蚀那里的地表沉积物。

14.jpg

这具恐怖三角龙化石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皇家蒂勒尔博物馆。三角龙是已知最早的角龙,首次发现于1889年。如今,科学家已发现了80多种角龙,它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于北美洲西部。科学家们几乎每年都有新发现。

15.jpg

这是千禧中国鸟龙尾部的特写照片。作为伶盗龙的近亲,这种有羽毛的奔龙尾部有僵化的肌腱,连接在椎骨或脊骨之上。这种狭长的骨骼使尾部强化,增强了平衡度,并为这种走路飞快的捕食物种提供了机动性。

16.jpg

这是巴西东北部恐龙谷里的一组恐龙足迹。变成化石的恐龙骨骼能让我们知晓这些早已灭亡的动物的解剖结构,而足迹、牙印、遗迹化石、巢穴和粪便化石则让我们得以了解这些古老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17.jpg

这具蒙古伶盗龙的头骨来自于蒙古戈壁滩中的白垩纪早期地层。1993年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上映后,伶盗龙给人印象深刻。然而,它们真实的体型比电影中描绘的要小得多,身高只有48厘米左右,体重不过15千克。

18.jpg

这种恐龙名为“寐龙”,即熟睡的龙,描绘的正是照片中恐龙罕见而安详的沉睡情形。从头骨下方看去,这头伤齿龙把头埋进前臂中,栖息的姿势与现代鸟类相似。它蜷曲的腿脚分列左右,尾部卷在上方。

19.jpg

是2016年1月美国自然史博物馆中展出的雷龙骨架。为展现出它的庞大,该图片由多张照片拼接而成。这头长约37米的巨兽,可能是地球上曾经最大的恐龙。由于发掘它的地点位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丘布特地区,2017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马约氏巴塔哥巨龙。

20.jpg

这张细节图展示的是雷克斯霸王龙近乎完整的足部利爪。该化石存放于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实际上,这些利爪的骨骼外还包裹着角质鞘,与猫的爪子相似,但是尺寸和破坏力都要大得多。

21.jpg

沃克氏副栉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该化石现存于德国法兰克福森根堡自然博物馆。这种恐龙的鼻腔道和前额延伸到头的后方,形成了一个长1.8米的中空骨嵴。科学家认为它的作用是共鸣腔,类似于长号或喇叭之类的吹奏乐器,能让这种恐龙发出响亮的声音,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22.jpg

这种装饰华丽的恐龙曾刊登在2007年12月份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起初,科学家根据《哈利波特》从书中魔法学校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霍格沃兹龙王龙。但是,几个研究团队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个布满了尖尖和凸起的头骨,其实属于一只肿头龙的幼崽。

23.jpg

原标题:震撼组图:神秘而美妙的恐龙化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