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一纸风行数千年
07-12 08:04:3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竹帘轻抄,纸药妙施。

中国造纸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带来了人类书写工具的一次伟大革命。

数千载文明与文化,都在纸上一一展开。

今天,当我们走到“无纸化”的时代,在中国纸中找寻手工纸的历史,会发现中国人与纸曾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张纸,都饱含着自然的温度与文化的质感。

造纸术所成就的

天宝十年(751年),唐朝与阿拔斯王朝爆发了怛罗斯之战。阿拉伯人从俘获的唐朝工匠中,获得造纸技术,造纸术从此西传,并于12至13世纪来到欧洲。漫长与遥远的时空之隔,使得欧洲直到17世纪,采用的还是唐代北方麻纸技术。整整落后中国9个世纪!18世纪时在获得造纸秘方后,借着工业革命的优势,欧洲人随之发明了机制纸。“丝国”的技术,就这样成就了世界。

1.webp.jpg

说纸

蔡伦造了纸

从东汉宦官蔡伦首创的“蔡侯纸”,到今天普遍使用的机制纸,中国人的造纸之路,经历了哪些关键性的节点?

2.webp.jpg

纸上流光——图为艺术家朱金石的宣纸创意作品《时间的船》的细节。揉皱的宣纸上,留下斑驳折痕,层层堆叠,展现着手工纸的沧桑与脆弱,坚韧与柔软。阳光打在褶皱之上,纸的质感纹理凸现眼前。原本洁白如雪的纸,被染成温暖的橙色,如同岁月赋予手工纸的温度。设计师利用光影,绽放出手工纸独特的美感,也赋予了手工纸全新的诗意。

中国哪里还造手工纸?

这是一张暂时无法完成的地图。中国境内从事手工造纸的村落和作坊究竟有多少?分布在哪里?生存状况又是如何?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工作尚未结束。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估计,现存手工纸生产作坊及工厂当在2800-2900家左右,品种应在6000种以上。

3.webp.jpg

宣纸还能干什么?艺术家朱金石用这件装置作品《时间的船》,给出了令人惊奇的答案。14000张具有防火功能的特制宣纸,经揉皱定型,叠搭在1800棵细竹上,由2000根七米绵线自屋顶悬垂而下,产生了一种从未存在的空间幻觉。古老的材料在现代艺术的诠释下焕发新生。

“无纸化时代”下的中国手工造纸

当纸张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手工造纸将何去何从?我们采访了两位专家,请他们分别讲述关于中国手工纸的境遇与未来。

4.webp.jpg

以纸做灯——纸在艺术家的手中,不仅仅是笔墨的载体。这是设计师武军的作品——手揉立方纸灯。灯罩采用的,即是高黎贡山一带以构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手工皮纸。

造纸

宣纸:“偷”不走的秘密

泾县之外,无宣纸。“独此一家”的秘密,究竟何在?

5.webp.jpg

这是安徽泾县制作宣纸时特有的一道景观——晒滩。此“滩”并不邻水,而是背风向阳的山坡。山坡倾斜度在30-60度之间,表面铺满大小不一的石块。看似平整,实有凹凸和缝隙。以便摊晒在上面的造纸原料能够透气、沥水。宣纸从选料到成纸,会经过108道鲜为人知的工序,它无法被外人“偷”走的秘密,就藏在如图这样的细节里。

宣纸的“十项全能”

世人常赞誉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不腐不蛀……”它果真如此神奇吗?

6.webp.jpg

宣纸有100多个品种,制浆工人会依据品种的不同,将皮料浆和草料浆按不同比例“搭配”,并在图中这样的纸槽内混合搅拌。乳白色的浪花翻滚跳跃,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的长短纤维,在这过程中完成了“纠缠扣结”的合体,从而提高了宣纸的强度。

中国手工造纸技术的海外之路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人已经用上了麻纸。三百年后,由东汉蔡伦创立的捣浆造纸法,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并由此开启了中国造纸术的海内外传播旅程。这场以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世界五大洲的文化之旅,前后历时近两千载,将中国智慧播散全球。

东巴纸的天书奇潭

东巴纸算得上纸界里的贵族,它的昂贵不仅因为稀有,也因为它的尊崇。由它造就的东巴经,是书,是画,更是史。

7.webp.jpg

火塘旁的纸寿星。一本用东巴纸写就的经书,安静地躺在耀眼的火塘边。东巴纸拥有特殊的纸质和制作工艺,不但可以千年不朽,连火星溅在纸上,也不会迅速燃烧。纳西人的智慧与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东巴纸。

传统手工纸有哪些类型?

以原料来划分,传统手工纸可分为皮、麻、藤、竹、草等几大纸类,跨越了多个植物分支。当第一张纸被发明出来以后,人们便开始尝试使用各种原料造纸,而纷繁葱郁的植物世界,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两千年以来,从参天树木到清香的花草,都陆续变成了一张张美丽的手工纸。

用纸

公文黄纸:此纸最尊贵

浸染过黄檗汁的手工纸,避免了虫蠹,更添了一抹特别的黄色。从诏令到籍簿,从黄榜到经文,这抹黄色,最是尊贵。

8.webp.jpg

黄纸写黄榜——唐代规定,诏书和下行公文,需要用染色的黄麻纸书写。因此,皇帝颁发的公告被称为“黄榜”。随着科举制度日渐成熟,登科者的名字,要用黄纸书写并加以公示。于是,登科榜也称“黄榜”“黄甲”。图为北京国子监展出的清同治年间登科榜,即书写在黄纸之上。

高订纸:为“个性”而生

在一张张量身定制的书画纸里,藏着各种小秘密,那都是属于书画家们的独特印记。

9.webp.jpg

民国著名书画家张大千对纸有着很高的要求,一生爱纸、藏纸,也专门订制适合自己使用的书画纸。左图为中国嘉德香港拍卖的张大千旧藏仿宋麻布帘纸,上面有经过砑光处理的清晰纹路。张大千在临摹古画时,常使用仿古纸以接近原作时代。上图为四川博物院张大千书画馆藏“大风堂”印。“大风堂”是张大千的画室名,他订制的书画纸都有“大风堂”标记。

文物修复:纸病还需纸来医

古籍书画,兴于纸的发明,也毁于纸的多病。书画修复,就像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而选对修复用纸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治好了,书画就能延年益寿;若是治疗不当,治死也是有可能的。

10.webp.jpg

图为古籍修复的场景。修复台如手术台,“生病”的纸张躺在台上,形形色色的工具罗列在旁,精细的操作决定了文物的生死存亡。

用纸造物“趣”历史

想到纸就会想到书和本,但是纸很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书写而生;自从纸诞生的那时起,古人就不断享受着以纸造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11.webp.jpg

绽放的纸——以桐油浸泡的“油纸”,不再亲水,也不惧风吹日晒,可以被制成一把把如花似梦的油纸伞,撑开时,宛如绽放在头顶的一幅幅工笔画。

彩笺:纸上玩出新花样

纸,也要创造出别样的美。文人雅士把纸变作艺术品,以色染,以画饰。一纸彩笺,蕴藏无限巧思。纸上的花样,美不胜收。

12.webp.jpg

文人风采笺上寻——图为清代书法家鲁琪光赠送给亲友的一幅行书对联,书写在图案繁复的笺纸上。笺纸以如意云纹做底纹,又有瓜果、花草等纹样装饰,与题写其上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晒纸——竹帘上的湿纸,需压好后放置一夜,让水分散失。然后放置在通风且阳光充足处暴晒,一直晒到纸完全干透为止。

番外篇

简牍时代的荣光复生

当先人们砍削竹木当做书写材料时,文明与简牍,在以后的一二千年里变得牢不可分。自20世纪伊始,一百多年来,地不爱宝,简牍不断出土,使我们可以透过一枚枚窄窄的简条,进入简牍时代的古人世界。这是华夏文明步入纸张时代以前的简牍荣光。

13.webp.jpg

将数十根竹木条用麻绳编联成册,构成了早期的书籍样式。简牍留给后世无数“财产”,比如持续几千年的竖写左行的格式;书籍的计量位“册”“编”等;连篇累牍、残篇断简等成语……

原标题:一纸风行数千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