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班主任在家长群发布捐款通知 校方表示文件精神传达有误
10-15 16:29:07 来源:上游新闻

捐款理应遵循自发自愿的原则,但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一则捐款通知却让袁女士(化名)有些为难。该通知规定了捐款的时间、途径以及最低金额,感觉别扭的袁女士向上游新闻APP/上游新闻热线966966进行了反映。

班主任通知捐款不低于1元

袁女士的孩子在渝北区回兴小学上学,今年秋天开学后,班主任在家长群发布一则通知,全文如下:

“请各班班主任把99公益日活动通知发到各班家长群,按相关要求执行:

时间:9月7日9点-9月9日24点,必须通过扫描渝北教育专用的“慈善助学 希望递传”微信二维码进行捐款,一个微信号码计算为一个有效人数,每次捐款不低于1元,捐款次数和金额无上限,同时,上级部门将对各单位(学校)在9月7日-9日这三天参与人数和捐赠金额进行统计,并对做得差的予以通报。”

募捐1.jpg

△  家长群里发布的捐款通知。

募捐3.jpg

△  扫描二维码进入后的页面。

收到通知后,袁女士和其他家长在私下议论开来:捐款献爱心无可厚非,但这则通知的语气却有点“强硬”,让人觉得有些别扭。袁女士打听到,其他学校的家长也收到了有关99公益日的献爱心号召:“我不确定其他学校的捐款途径是否与我们相同,但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家长都转发了99公益日的动员微信。”

募捐2.png

△  家长们在朋友圈转发公益日活动信息。

校方澄清自愿捐款金额不做规定

针对班主任下发的这则通知,该校校长吴老师在核实情况后,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捐款是区教委教育系统下发的公益爱心活动,主要针对困难教师和学生。”

吴老师表示,募捐是自愿的,金额也不做强制性规定。关于通知里那句“对做得差的予以通报”,吴老师解释道:“这句话是指教育系统对学校的考核,敦促学校积极履行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宣传献爱心,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惩罚措施。”

吴老师承认:“学校没能把文件精神很好地转化传达给家长,导致家长误以为会对学生和家长通报批评。我们的初衷是让广大师生家长都参与进来,为社会贡献爱心。”

渝北区教委:已对各学校重新下发通知

对于班主任要求家长捐款一事,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件事主要是学校没能将我们的文件精神很好地转化并传达给家长朋友,但学校也是出于好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份献爱心的活动中。”王女士表示,经上级部门及家长们的意见反馈,目前已重新下发通知至各个学校。

记者随后再次联系袁女士核实募捐通知情况,袁女士表示,自9月9日公益日后,校方并无继续在家长群里发布任何募捐通知,“我们完全理解学校的初衷和目的,许多家长在公益日后仍然积极主动地在自己朋友圈广泛宣传募捐。”袁女士建议,学校在公益宣传的语言上,用词可以少些“强硬”多些“温和”。

重庆慈善总会:不得强迫他人捐赠

“99公益日”诞生于2015年9月9日,每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公益行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现象级全民公益行动日。

通过扫描袁女士提供的“99公益”二维码,记者发现收款方为重庆慈善总会,捐助主题为“慈善助学,希望传递”。根据重庆慈善总会关于“99公益日”重要公告显示,所有推出的2019年“99公益日”上线项目均在民政部备案,并能通过备案号在民政部“慈善中国”核实。

重庆慈善总会强调,在筹款过程中不得强迫他人捐赠,不得主动索取或暗示索要任何形式的酬谢,不得基于筹款额百分比给予任何形式的提成、佣金或补贴;不会以任何人工或技术方式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以获取更多筹款额,不得给公益慈善行业及所服务的领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并确保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接受公众监督。

“被通知”捐款,大家怎么看?

家长:

被通知捐款后,记者在上学、放学时段走访了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的部分学校,在校门口询问家长对捐款并通报的看法。

家长章先生表示:“平时主要由孩子的妈妈与老师沟通,没听说99公益日捐款的事。不过我认为,大人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热心捐款回馈社会。”另一位家长刘先生在目送孙子进入校园后,告诉记者:“捐款不应该限定途径和最低金额,哪怕只是1元。不过,也许老师只是措辞不当,解释清楚就好了。”

学生:

在渝北区某中学就读初二的仇同学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参与了不少次捐款,“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会在班会课上告诉大家过几天会有个捐款活动,有时还会发放纸质通知介绍捐款详情,比如发起单位是什么组织,善款将捐给谁派什么用处等等。”

另一位学生樊同学也表示:“捐款与否都是我们自愿决定的,老师不会强求。不过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参与,匿名捐款,同学之间并不会攀比,心意到了就行。”

律师:

在采访过程中,大部分师生都对学校的表达方式表示了理解。不过,在法律层面,强制捐款是不可取的。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一切捐款都只能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任何人不得强制捐与不捐或捐多少,否则就构成了对财产处分权的侵犯。“捐款应该量力而行,而不应该强人所难。”该人士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 陈骅 文/图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渠道:966966、上游新闻APP报料。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告诉上游新闻。新闻线索一经采用,酌情奖励。

报料有奖.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更多好新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