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夺国际比赛冠军 他成了国内跑酷第一人
11-21 18:04:44 来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消息,两三米高的障碍物,他蹦的一下就上去了,然后飞跃、旋转、空翻,整套动作流畅得像在快进一般,活脱脱一名“野生蜘蛛侠”。

这位会飞檐走壁的少年叫何意瑜,土生土长的成都人。

从成都开始玩跑酷的何意瑜,最终带着这项运动走向了世界。在今年九月的世界跑酷大赛中,何意瑜拿到了个人技巧冠军,这是亚洲的第一次,更是中国的第一次。

跑酷作为一项难度很大的极限运动,曾因电影《暴力街区》红遍世界,而也是这部电影,让何意瑜成为中国第一位职业跑酷人。

小时候,他最爱上房揭瓦

穿着T恤背着硕大的背包,独自躲在某咖啡馆的角落,何意瑜看上去和这个城市千千万万的“90后”没有任何区别。当然,即便在角落也能碰到一两个粉丝和他打招呼,“他们也是耍跑酷的,刚开始耍。”这时,你才会渐渐感觉到,他在中国跑酷圈真是一尊“超级大神”呢。

如何爱上跑酷?这个故事何意瑜对着媒体讲过许多遍,而作为一个成都人,在宽窄巷子附近长大的他很幸运,那里曾有一大片平房、四合院。“我从小就很喜欢爬墙、爬树、翻墙,咋说呢,感觉这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不敢夸张地说每一片瓦都曾翻过,但至少那些民居四合院上有何意瑜的脚印。

就这样普通的生长到十七八岁,何意瑜似乎都快忘了翻墙的“本能”时,突然,他看到一条新闻,“那个新闻说的是,成都有一群耍跑酷的小伙子,我看到他们,觉得这个运动很酷。我也很想加入。”

这种强烈想玩儿跑酷的渴望,驱使何意瑜去找寻这群小伙子。“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终于找到了他们。”联系上这群跑酷小伙伴后,何意瑜几乎天天和他们泡在一起,学动作、研究动作。“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时间概念,一练就是一整天。”

50层高楼“步步惊心”

职业人,把爱好玩成事业

喊上三五个朋友,找个一个合适场所,一练就是一整天,这样的日子曾是何意瑜玩跑酷最惬意的时光。

“我父母很开明,对我没有特定要求,没有说我必须考大学或者干啥子,只是说选择了就要自己负责。”这份“放养”给了何意瑜空间,让他没有压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过,何意瑜自己却一直有清晰的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

练跑酷一两年后,何意瑜一去参赛,就在全国拿到了名次。一高兴,那个时候他就给自己梳理了一个“人生规划”——当职业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拿冠军。

旁人也许不明白,这个目标中的每一步都很难,都是刷新中国跑酷历史的。

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后,何意瑜对自己要求很高,他的训练场所也由街头变成了成都体院体操馆。“那个时候管得不像现在那么严格,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看到我长大的,也就允许我在他们场馆练。”何意瑜说,成都体院体操馆里有泡沫池,让他更安心、安全地练高难度的动作和学习新动作。

何意瑜每天的训练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身体素质训练,另一个就是技术。“包括核心肌群的训练,做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力量。”从玩儿跑酷开始,何意瑜就是自己在钻研,很多动作、要领全是自己领悟,这也让他非常爱思考、善于学习。

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何意瑜终于实现了自己人生规划中的第一个小目标——成为全国顶尖跑酷选手后,他也成为第一个有赞助商的职业选手。

十年来,成就亚洲首个世界冠军

“职业的定义不是说整天玩一个东西就叫职业,而是说有赞助商,可以靠这份职业收入养活自己。”成为职业选手也让何意瑜有了巨大的转变,“感觉从业余到职业,这个转变太巨大了。”

不论是训练还是参加活动、比赛,何意瑜对自己的要求都不一样了,“思想和境界都上了一个层次。”

获得国际跑酷公开赛个人技巧赛冠军

2017年国际跑酷世界大赛中,何意瑜拿到了个人技巧冠军。

这是中国人、亚洲人第一次拿到跑酷世界冠军。“拿到冠军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人大脑都是空白的,我几乎每天都在幻想这一刻,想象自己拿到冠军的场景。而这一刻来到的时候,真的不一样。”

拿到冠军和接触跑酷,刚好十年,仿佛一个精巧的轮回。“十年前和我一起玩跑酷的人,现在还在耍的所剩无几。”而这十年,何意瑜坚持了下来。背后的努力,真不像一套跑酷动作那样潇洒和自如。

“我受伤最恼火的时候,大概脚踝有一年半的时间不能动,不能做任何动作。刚刚受伤,觉得还好,后来再次受伤后,内心就很痛苦,主要是迷茫和矛盾。”何意瑜说,不能玩跑酷的那半年,是他感觉自己差一点放弃的时候。好在恢复后,再次开始玩跑酷,他觉得那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又回来了。

成都跑酷不如十年前活跃

“费时间”阻碍玩家跑下去

跑酷这项运动,大红或者说被国人知道,全靠当年那部电影——《暴力街区》。Parkour(跑酷)又称“城市疾走”,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21世纪逐渐风靡全球,成都也不例外。所以过去的十年,伴随着《暴力街区》等电影的走红,成为成都跑酷圈最黄金的时代。

如今,电影、电视剧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跑酷元素,比如警匪片追逃、动作片、灾难片的逃生、追打,观众们越来越熟悉跑酷,但愿意花时间认证玩儿的人却越来越少。“我的感觉是大家都没时间,都在忙,以前打个电话几十个人出来耍,现在能喊出来几个都不错了。”

从开始玩,到深入地成为玩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要想成为职业选手,那还得看天赋和个人能力。“如果要想耍,建议新手一定要找到老手带,因为我不会简单地教你一个动作,而是说,从教你这个动作失败了该咋办开始。比如空翻,老手一定会先教空翻失败了该怎么保护自己,如果是新手自己在家练很有可能失败后就受伤。

当然,何意瑜个人理解,跑酷在成都乃至全国的发展速度不快,和这两年城市建设有关。“跑酷运动国内起步晚,虽然发展迅速,但受国内建筑的限制,这几年进步其实并不大,我们平时最好的突破来源就是比赛。国外的话,最广泛的是英国,他们现在已实行全民跑酷,而且政府也在公共地段修建一些专业的跑酷设施。”

国内外选手观念差距大

作为国内顶尖跑酷选手,何意瑜有很多机会和国外优秀选手交流,他发现除了技术层面有一定差距外,国内跑酷玩家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最大的差距在意识和观念上。

“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认为跑酷就是空翻、技术或者难度就是一切,而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跑酷的原始本名为Parkour,后来进入国内被翻译为跑酷。有些地方还有“暴酷”“城市疾走”的说法,香港将其翻译为“飞跃道”。跑酷圈儿的圈内人自称为Traceur。随着Parkour受众群体增多,后来又演变出了新的分支“Free-running(自由飞跃)”,比Parkour多了些空翻、旋转动作、高难度花样动作。相较之下它更有型,更讲究技巧。

“其实两者很容易被混淆。”何意瑜介绍道,它们的区别在于Free-running更讲求表演和观赏性,也是现在世界大赛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玩这个项目。而parkour讲究速度和实用性,比如说,会让你和建筑物、空间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看到这个楼梯你会想到到达地面最短的距离是什么,最快的方式是什么,然后去完成,就是parkour。”

公开和分享,有利于推广跑酷

虽然何意瑜看来,这个圈子认真、严肃玩跑酷的人没有大面积的多起来,成都的活跃度也不如北京、上海,但跑酷这项运动,其实也在茁壮生长。

他介绍说,在亚洲举办了四届的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2017年新增的项目之一就有跑酷。当然,略微惨淡的是,参与的人并不多,和一旁的已“入奥”的小轮车相比,算是冰火两重天。

不过,连续四年来成都参赛的小轮车大神——五届X Games世界冠军、史上获奖次数最多的小轮车运动员、来自委内瑞拉的丹尼尔·德尔斯认为,成都的极限运动也在慢慢起来。他说,“我其实在20多年前曾经跟爸爸一起来过成都,如今记忆中的地方还是那样原汁原味。这四年来成都参赛,感觉成都越来越好了,FISE举办场地也越来越大,观众人数越来越多。”

谈到跑酷的推广,何意瑜说自己不会采用“叫卖”式的方式来宣传这项运动,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将跑酷这项运动的理念和观念告诉身边的人。“当然,我肯定也不会当教练。因为教练这个职业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我就属于自己去悟的那种人,我很难将这个‘点’教给别人。而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跑酷风格、特点,我希望年轻的选手能自己发挥和创造。”

玩家意愿

说到成都的跑酷圈子,何意瑜认为,“我觉得责任在我吧。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应该肩负起成都这个圈子的发展壮大,但实际上,成都的跑酷已经不如十年前了。”当然,另一方面,跑酷其实在“知名度”上要明显高于十年前,从大众的认知度、接受度来说,这项极限运动依旧披着“酷炫”“新奇”的外衣。

原标题:飞檐走壁夺国际比赛冠军 成都小伙成国内跑酷第一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