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购画”刷屏,其实精神病人“艺术家”比我们想象中更多
08-29 23:16:13 来源:新京报

blob.png

▲朋友圈今日被画作“刷屏”。 

新京报消息,原生艺术,一个对我们来说全然陌生的词汇。它指的是,带有自发性和创造性,未经受职业训练的人所创造的作品。它最重要的创作者,就是精神病人。

今天,一则叫“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刷爆了朋友圈。这些画作的作者均为自闭症患者、脑瘫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智力障碍患者。主办方说,他们多是成年人,却有着孩子一样的天真想象和对美的敏锐捕捉。

其实,他们的作品,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原生艺术”。

郭海平,艺术家,今年55岁。他是中国首家专为精神病人服务的非营利性专业艺术机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的创始人。

2006年,郭海平拖着一只黑色拉杆箱,住进了南京一家精神病院,鼓励精神病人作画,收集他们的艺术作品,并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

令人意外的是,精神病人笔下那个世界,自由、开阔,震惊并感动了郭海平。三个月后,他决定将余生投身于此。

2014年5月,他在政府协助下,在南京开设了原生艺术工作室。如今,30多位精神病人,在这里生活、创作。

blob.png

▲郭海平,“南京原形艺术中心”的创始人,免费为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智力障碍等人群提供艺术创作服务。

自闭症孩子,也有闪光点

新京报:今天在朋友圈刷屏的“自闭症小朋友的画廊”,你看到了吗?认识这些作者吗?

郭海平:看到了,这些作者我不认识,但是发起这个活动的机构我知道。圈子里朋友们的反应不一,有赞有弹。

新京报:我们看到有家长说,其实大多数自闭症的孩子,画不出这样的画。

郭海平:第一,孩子现在不能画,不代表以后不能画。第二,孩子没有绘画方面的才华,可能有音乐、舞蹈、数学等其他方面的才华。

它们是自闭症孩子的画,这个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能不能反映这个群体的精神品质和特殊才华,这是另外一回事情。

新京报:一位老师也说,反对这种浪漫化的行为。自闭症孩子,和我们一样是地球人,而且是弱化版的,你怎么看?

郭海平:就算是自闭症孩子,也有他的特质和闪光点,最重要的,是要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他们的才华、特质才能展示出来。就像一粒很好的种子,没有土壤,不可能开花结果。

新京报:那么这种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到他们?

郭海平:现在这些类似的活动比较多,但是真正关注作品内容、关注这个群体内心世界的,确实不多。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停留在活动上,而是去真正理解他们,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blob.png

▲“小朋友画廊”作品《万物生》。

精神病人,拿起画笔不容易

新京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精神病人?

郭海平:我是从2006年开始全身心做这件事情,到今年11年了。2006年,我进入南京的一个精神病院,建了一个临时的画室,让精神病人作画。

新京报:让他们拿起画笔容易吗?

郭海平:当时特别难。那时候,中国绝大部分精神病院,是不许病人把笔带进病房的,因为笔可能成为伤害别人和自残的工具。另外,这个群体长期被封闭隔离在环境当中,过度治疗,让他们的整个精神状态都处在一种抑制状态,他们要拿笔画画表达内心,要克服很多障碍。

新京报:后来情况怎么变好的?

郭海平:在一个星期以后,他们表达的欲望变得很强烈。很明显,都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因为那么多年,内心一直积压着要表达的欲望。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机会。

新京报:有什么细节能看出他们珍惜?

郭海平:比方说,来画室是要报名的,当时报名非常踊跃。还有就是,哪怕画不出画来,他们坐在画室里,也要坐一天,努力想要表达的欲望,很明显。特别配合。

新京报:他们的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郭海平:很震撼,完全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这些正常人的三观,是停留在世俗世界中的。他们的艺术,展现的是世俗之外、不受规范制约的精神世界,非常开阔和自由。

blob.png

▲郭海平原形艺术中心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新京报:有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吗?

郭海平:比如说,有个叫王军的农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从没坐过飞机,但是他画出来的,是俯视的,俯视山川、火车,他的画面是不受时空和经验限制的。画的拖拉机,也是不同视角,甚至有进入拖拉机内部的。

新京报:在医院三个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郭海平:其实我哥哥就是精神病患者,但是直到到了医院,我才知道,精神病人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本身造成的,而是来自外界的误解和歧视。最后离开精神病院那天,大家都过来抱我了——实际上,他们也很享受那三个月。

所以我就决定,我后面的人生,要让更多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我说我还会回去的,还会把这个工作坚持下去。

为病人们开一个工作室

新京报:那后来这些年,你都做了什么?你最后回去了吗?

郭海平:努力了很多年,我希望在医院里建一个艺术病区,资金也有,但是医院不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人手不够,失败了。

后来没办法,就只好在社会上建一个。这难度更大了,需要得到政府、社区、公众、家庭的支持。直到2013年我当选了感动南京年度人物,这是一个转机,得到政府认可之后,就很迅速做成了工作室。

新京报:这三年半来,到工作室来画画的精神病患者有多少人?

郭海平:长期来的有三十人,主要患有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智力障碍、癫痫、双向情感障碍等类型的精神疾病。其中有二十三人,我们和他们的监护人签订了作品代理协议。

blob.png

▲郭海平成立的工作室。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他们一般年龄多大?有自理能力吗?

郭海平:绝大部分都是在二十多岁,最小的也就十几岁。到我们这里来有两个条件,第一喜欢绘画,第二不干扰其他人。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我们都接受。

新京报:但是免不了有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时候。

郭海平:当然有可能会发病,但发病前是有前兆的,比如情绪突然不稳定,过度亢奋或抑郁,出现幻觉和猜疑。一般这时候,我们就会叫家长暂时先领回去。

还有一些艺术家,比如患有癫痫的,不合适在我们这边,但他也能画很好的作品,他在家里创作,我们提供所有的材料。

新京报:很多人都会质疑这些作品是否是他们独立完成的,那你们会给他们讲解什么吗?还是让他们直接上手画?

郭海平:我们不会做任何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只做两件事,一为他们创造自由表达的环境,二读懂他们的作品。他们很注重感受,如果你不能跟他们做到共振,他们也不会有表达的欲望。

blob.png

▲“小朋友画廊”作品。

敏感、脆弱、多情,是他们的优点

新京报:你说过,他们画画是从来不用橡皮擦的?

郭海平:是,他们跟常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普通人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而他们普遍有学习障碍,不善于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相反,他们拒绝学习,而是过于看重自我,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你要真的想教他们,反而是事与愿违。

所以说,我们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能自由表现,他们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新京报:他们对于规则、对错、道德的理解,和我们会有很大的差别吗?

郭海平:大部分会有。我们总是用我们的标准去强加给他们,是对他们的不尊重。相反,我们的工作,应该是把他们的弱势变成优势。

比方说,他们特别自我、任性、固执,不善于学习,特别敏感、脆弱、多情,我们认为这是他们的弱点,但是它们转化到艺术当中,恰恰是正常艺术家做不到的。

新京报:比如说呢?

郭海平:我们有一个叫玥玥的姑娘,是一个智力障碍患者,二十七八岁了。她的笔每天怎么排、怎么摆,茶杯、凳子桌子怎么放,别人不能干预。有人干预她就要发脾气的,整个人就不利索了。

画画也是,三年多了,她就是反复画方块、画不同样的方块,不同颜色不同造型。但是她的方块画得非常让人感动,美丽而纯粹,高度形而上。她天天如此、不厌其烦,少来一天都不行,就是这样固执。

blob.png

▲玥玥。她有点不好意思,用笔遮挡住了眼睛。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总结下来,他们的画一般呈现什么特点?

郭海平:不受时空限制;不受经验约束;随心所欲、没有顾忌地表达。

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些没有学习过艺术、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却常常表现出对星辰、宇宙的兴趣,对天地的思考。

还有个艺术家叫杨旻,他画的画,让我们直接联想到原始的图腾和岩画,好像我们先祖心灵最深处的记忆,被他保留和激活了。

新京报:就你看来,画画给他们带来改变了吗?

郭海平:改变当然有的。好多人刚来画室的时候,看人的眼神都是警惕、戒备和怀疑的。因为他们不被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的心是关闭的。画了一年半年后,对于世界,他们模糊中也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读懂了,是开心的。

包括家庭,很多父母最开始最觉得子女是社会的负担,后来发现,孩子能创造出被大家认可的艺术,整个家庭的心态都改变了。

blob.png

blob.png

▲玥玥画的方块。受访者供图

真正欣赏他们,而不是出于怜悯

新京报:从物质层面来说,这些艺术家生活得好吗?

郭海平:我们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收取他们的任何费用,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不收费,还要让他们有收入,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包括他们吃午餐、服务、材料全部是免费的,我们销售的收入也和他们进行分成。

新京报:那这三年多,你们总共卖出去多少画?

郭海平:数量最少两百幅,加起来作品价值几十万元是有的。平均来讲我们的作品销售价格两三千块一幅。

新京报:每卖出一幅画,艺术家能拿到多少收入?

郭海平:我们有个协议,如果是在家里面独立完成的,我们销售的部分是50%对50%。如果是接受我们工作室系统服务的,我们是30%给艺术家,70%给工作室的发展。

新京报:工作室拿的比例会不会太多了?

郭海平:我们是一个非营利机构。这些资金除了日常运营之外,我们的目标是建一个原生艺术社区。

现在这些艺术家,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年纪大了,或病逝了,他们怎么办?目前国家没有政策,我们想建一个社区,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有人为他们服务。社区建立起来,患者、家长才能真的安心。如果建不起来,我们就永远在路上。

新京报:截至目前,购买他们作品的都是什么身份的人,慈善目的的,又占多大比例?

郭海平:其实买我们作品的80%都是艺术界人士,都是冲着艺术价值来购买的。只有20%是带着想支持公益的心态。

我觉得心态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被他作品打动,第二种是刚开始从同情的角度介入的,第三种是当他们从同情的角度介入,又发现艺术价值时,会觉得更加可贵。

新京报:你一直都把他们称为艺术家,但真正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这样称呼他们,而不是出于怜悯?

郭海平:其实我刚开始在国内做这个,没有多少人认同,只有国外的机构跟我主动联系。刚开始国内大部分人是误解、曲解、甚至嘲笑。但是这十年来,能发自内心欣赏他们的群体在迅速扩大。

十年前在网上搜索原生艺术,没有这个概念。现在被不同的人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学会欣赏了。现在能欣赏原生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原标题:“一元购画”刷屏,其实精神病人“艺术家”比我们想象中更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