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医生用患者自身骨头术后修复颅骨,创新手术获得国际认可
02-22 16:02:45 来源:上游新闻

2019年2月13-17日,一年一度的“北美颅底外科协会”(NASBS)年会在美国佛罗里达洲奥兰多召开,一位来自重庆的神经外科医生成为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眼中的焦点。

最权威的全球学术会议 他用自己命名的手术引全场

成立于1988年的“北美颅底外科协会”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内镜颅底专业学术组织,每年年会不管是新技术发布、临床难题讨论还是观摩学习,都会聚集全世界神经外科尤其是内镜颅底专业医生目光。今年的年会,中国有5位神经外科医生受邀参加,而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刚用了一个词,就吸引住了全场。

att_1524729.jpg

杨刚在“北美颅底外科协会”(NASBS)年会现场

杨刚演讲的主题,叫做“原位骨瓣”,翻译成英文是“In Situ Bone Flap”,这是由杨刚自己命名的手术名称,一提出,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这个中国医生,成功实施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医生想做却不敢做的事,用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颅底手术中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颅底手术颅骨修复成难题 感染率超10%

很多年前,“北美颅底外科协会”的权威专家发明了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2000年以后该技术逐渐引入中国。由于这种手术创伤极小,而且头面部没有任何手术切口,术后恢复快,所以非常受患者欢迎。

然而,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并不是完美的,手术中需要将患者颅底打穿。目前,国际上的常规做法是用高速磨钻“粉碎”局部颅底,形成一个窗口,随后再由这个窗口进入颅内各个手术区域切除肿瘤。 

手术完成以后,手术入路导致的颅底“窟窿”要如何进行修补成为难题。

几十年来,各国从事颅底外科专业的医生们都反复停留在用各种脂肪、肌肉、筋膜、鼻粘膜做颅底的“膜性修复”,少数专家使用自体其他部位的骨组织来修补,可是依然有10-15%的概率会发生脑脊液漏和随之而来的严重颅内感染。

重庆医生创新手术 用患者自身骨头修补

做了20几年颅底手术的杨刚想到,可不可以就用自身原来的骨头,就像一般开颅手术一样,先用颅底取下的骨头做一个骨瓣,手术完了,再将骨瓣还原到需要修补的窗口上。

但是,想要在包裹有丰富且重要的血管神经的颅底骨上做出一个完整的骨瓣来,“神乎其技”的同时也无异于“虎口拔牙”。

手术中,杨刚要用一个极小的高速磨钻,在颅底手术区域磨下一块大约1x2cm的完整骨瓣,然后进入颅内切除肿瘤。他需要打开的是一个血管、神经密布的狭小区域,里面密布着视神经管、颈内动脉凸起、鞍结节、斜坡隐窝等节后,而且凹凸不平。同时,颅底骨又厚薄不均,局部地方薄如蝉翼,部分地方又坚实牢固。而且骨质里穿插着上述的神经和血管,磨骨瓣时稍微一点点偏差,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att_1524730.jpg

杨刚(右一)手术中

而杨刚的所有这一切操作,都只有通过鼻孔内直径约1cm长约8cm的管道完成!

磨下骨瓣、打开颅底硬膜,顺利切除颅内大肿瘤后,杨刚再把该骨瓣“物归原主”,既尽量保证了颅底结构的完整性,又大大减少了术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风险。

从几年前开始,杨刚团队就逐步尝试利用原位骨瓣进行颅底修复手术,“刚开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文献可参考,只能慢慢摸索进行。”

现在,杨刚团队已成功完成该手术几十例,由于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复位”,术后极少发生脑脊液漏。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这次,杨刚教授在北美颅底外科年会上介绍了这一创新性的内镜颅底修补技术。

演讲发表后,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大家都没有想到,由北美开创的内镜颅底外科技术,竟由一个“外人”解决了颅底骨性重建的这一巨大技术难题。杨刚教授也因此被该协会吸收为2018年度唯一来自中国的“国际会员”。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新闻多一点:这不是重庆医生第一次创新手术获得国际认可

2018年4月,重庆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主任江跃全在国外顶尖期刊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国际外科杂志》)上正式发表自主创新的手术吻合方式。难能可贵的是,该术式以江跃全名字命名为“江氏吻合术”。该手术吻合方式成功将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从15%降到2%以下,且大大减少反流、狭窄的情况发生。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