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腊肉、苕粉、春橙、萝卜……重庆“山货”洋气了
01-16 07:00:55 来源:​上游新闻

“大家不要挤,‘赵孝春’牌老腊肉存货充足。”1月13日,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场,77岁的赵孝春不停地揩着额头的汗,招呼着釆购年货的顾客。“农交会我每届都来,这已经是我参加的第十八届了。这三天时间就卖了300多万元。”作为城口腊肉的创始人,赵孝春说,农交会带出了“赵孝春”品牌,他又带动了城口腌腊制品产业,如今,城口腌腊制品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达十个亿的产业。

而赵孝春城口腊肉,仅是农交会举办十八届以来,被成功塑造的品牌之一。

A

“赵孝春”牌老腊肉参展届数:18届

带动十亿腌腊制品产业

在重庆直辖前几年,赵孝春一家靠养猪维持生计。可惜天公不作美,猪肉价格大幅度下滑,当时玉米市场价为八毛一斤,而毛肚才卖一块六。“亏,太亏了。”赵孝春感叹,“当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猪肉全杀掉腌制成了腊肉,至少可以存放久一些,我可是养了四百多头猪呀。”回忆起过去,已经77岁高龄的全国劳模赵孝春将视线移向了远处。“还好,当时遇见万州领导巡检,他尝了尝我的腊肉,直夸赞好吃。后来又听说了我的故事,便订购了一百多斤分给伙食团。后来又帮我寻找渠道进行销售,让我赚了一万多块钱。活了大半辈子,哪儿见过这么多钱呀,当时真的高兴坏了。”赵孝春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直线,“原来,腊肉还可以挣这么多钱呀,从此,我就决定专心做腊肉了。”

由于政府的扶持与帮助,赵孝春的腊肉事业虽然做起来了,但名气还没有打开。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不久,便开始举办第一届农交会。“从第一届开始我就来参加了”,说这句话时赵孝春有些自豪,“我算是亲眼见证过农交会成长的人了。还记得刚参加农交会的时候,规模还很小,那时腊肉也只能卖到15块一斤,现在我们能卖到五六十块一斤,超市更是能卖到七八十块。”生意兴隆起来后,赵孝春发现,他们家的猪肉原材料不够了。怎么办呢?赵孝春开始发动整个城口县的养猪事业。“凡是将猪卖给我们,除了按照市场价收购外,每头猪还将补贴100块。”这样的举措让城口县的居民们开启了全县养猪模式,每家每户都有十几头猪。生意做得更大后,越来越多的商户和赵孝春一起做起了腊肉事业。如今,整个城口县的腌腊制品及其旁支产业,收入已接近十个亿。

“以前我们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卖,但考虑到现在年轻人不太想动,家庭人口少,太大的不适合他们。所以,我们就逐步缩小腊肉形状,制成便携易食的小块状,打开包装煮煮就能吃,非常方便。”赵孝春介绍,“当然啦,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当时我就远赴国内外各个城市观察、品尝、对比,为了保证城口腊肉品质领先,我做出了许多努力。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做腊肉香肠等常规产品,现在我们将猪的全身都利用了起来,制成了六十几个品种,比如猪嘴、猪排、猪蹄等。我们家腊肉无烟熏味,也不咸,原材料都是喂养了一年或以上的猪,不会有那么重的水分,现在已远销北上广及东北等地,线上则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

谈及农交会对城口腊肉品牌塑造的影响,赵孝春竖起了大拇指,“每年在农交会上都能卖出五六百万元的腊肉,实实在在的增加了我们的销售额。农交会对扩大城口腊肉的知名度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交会,城口腊肉不会有如今的影响力。”

B

郁山牌晶丝苕粉参展届数:18届

18年奋斗销售额已达两三千万

“我做苕粉已有27年了。”郁山牌晶丝苕粉的法人葛先萍说。初次见到葛先萍,她正坐在农交会彭水展区的后台,已是下午3:30,她却刚开始吃午饭。“没办法,太多人了,忙不过来,原本我是只打算过来看看,没想到一来就走不了了。”作为郁山牌晶丝苕粉的创始人,葛先萍每年都亲自到农交会现场查看,这一看,18个年头就过去了。

“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在妈妈的面馆里帮忙,发现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我家的苕粉。”葛先萍回忆,“后来高中毕业,我就专门卖起了苕粉。从最初我接触这个行业,我就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干净、卫生、零添加,每次制作苕粉时我都会非常仔细认真,所以,我们家的粉丝总是晶莹剔透、不粘不稠,品质达标了,顾客才会越来越喜欢嘛。”

“第一年还是借钱做的,只卖了两三千斤。”葛先萍笑道,“我不知道别家怎么样,但我是真的很感谢农交会,记得第一次参加农交会的时候,我们家粉丝只能卖到3元/斤,现在随着市场打开,已经能卖到15元一斤,整整涨了5倍。现在我们家粉丝每年的销售额是两三千万元,重庆主城区内有三百多家店都是卖我们家的粉,彭水县城90%的商店超市都从我这儿进货售卖。”葛先萍说:“当然,我感谢的不仅如此,还有村委领导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从如何接待客商,到如何宣传、如何销售、如何服务顾客,相关部门都对我们进行了帮助指导。还有每年农交会上免费替我们宣传的电视台、报社……只需要保持产品自身的品质,名气就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谈及对农交会的评价,葛先萍说:“前几年我们是在外场售卖,卖的东西比较杂乱,规范度也不够,现在农交会的审核机制更严格,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皆不允许入场,能进农交会是让我觉得挺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我们已经转向了室内展厅,因为这里游客更多,希望日后审核能更加严格,同时扩大农交会格局,与国际上同类产品同时展出,互相帮助学习。如包装之类,我就很想去日本学习。”

C

开县春橙参展届数:11届

16万人参与种植产值超十亿

为了提升我市的农业产品经济,市政府出台了“三品一标”建设实施方案,以“巴味渝珍”公用品牌为龙头,带动区域品牌。作为区域品牌技术推广员,这已经是周贤文工作的第12个年头,在他推广过的产品当中,开县春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一般而言,橙子的成熟期为每年的9~12月。而开县春橙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开花,春天结果,春天成熟上市。”周贤文解释道,“这样就减少了与其他品牌的竞争压力,可以从1月份卖到5月份甚至6月份,开县春橙本身具有的耐储存特点,使得它不仅在重庆具有良好的市场,且远销到了北上广、山东,尤其是吉林辽宁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以及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十分洋气。”

“我们是于2009年开始参加农交会的,当时也没打算售卖多少出去,主要是为了推广开县春橙这个品牌。从2010年起才开始正式售卖,不过,当时取得的市场效果一般,每斤只能卖1~1.5元。”周贤文觉得有些可惜,“但现在不一样了,参加了农交会两三次后,春橙的价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在贵的已经能卖到8元/斤,中等的为5元/斤。去年在农交会现场上售卖了接近4吨,线上预订了100吨。”

“开县春橙是开州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占地25万亩,产量接近20万吨,每年有16万多人参与开县春橙的种植,产值超过十亿元,对提高开州村民的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周贤文补充道,“它的外观橙里透红、晶莹透亮,并且含糖量高、汁多味甜,还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不信,你先尝尝。”

D

赶水草蔸萝卜参展届数:7届

年销量从2吨飞跃至2000吨

“草蔸萝卜”,听见这个名字或许你会觉得些许诧异。据说,草蔸萝卜源自赶水镇当地大户穆家的一次突发奇想:鸡从小长到大都离不开窝,萝卜的生长会不会也和鸡一样呢?如果给萝卜一个窝,这个窝里有足够的肥料供应,萝卜就不愁长不大了。于是,穆家长辈用屋后的竹子与谷草编蔸,再把草蔸放进粪坑里浸泡,第二年,将浸泡过的草蔸捞起,在地里打窝后把草蔸放进去,再撒上细土、点上萝卜种子,最后放谷草……果然,经此方法精心培育的萝卜个大、色白、细嫩、汁多、味甜,形状圆润酷似草蔸,因此命名为“草蔸萝卜”。

綦江区赶水镇石房村党委书记王天明介绍,他们是在2013年开始加入农交会的。“那时候销量不太好,一年能卖出个两三千斤就不错了。”王天明感叹,“参加了几届农交会之后,知名度不知不觉就打开了,有许多客户会专门到农交会来挑选合作商家,有人一次就能买个两三百斤。而今我们每年都能卖出两三千吨,光是在农交会上就能卖出二三十吨。远远超出当初的量,每年差不多能增长个20%。”

“农交会每天差不多有10万余人次进出,参观的、购买的、查探的……数不胜数。展商们看重的往往不是在这里能卖出多少,而是能让更多市民、客商了解到自身产品。农交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窗口。”王天明说:“现在我们一般都会跟各地的永辉新世纪等大型超市合作,扩大销售市场,我们家的萝卜现已远销广东深圳上海等地,每年我们还会举办萝卜节,赶水草蔸萝卜已经不仅仅是在重庆知名了。”

■新闻延伸

“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

已授权272家企业425个产品

“农交会的作用,实实在在看得见,对重庆农产品品牌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宏介绍,农交会是农业技术交流传递、农业发展成就展示的重要平台,能够让社会各界的人士通过这个平台参与、了解、支持农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认识到农业发展的水平现状,同时也是推动西部(重庆)农业走出去、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引进来的重要载体及平台。

“我市过去的农业品牌就像散落的珍珠,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就是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助力区域农产品闯市场、帮扶农企产品创品牌,走出一条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介绍,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交会的作用,市政府构建了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重庆农产品品牌体系。“靠商户自己打造品牌,花钱多效果还差。”陈勇表示,通过市政府的整体宣传打造,能够更快地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如“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现已授权272家企业的425个产品使用。每一项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审核筛选,所以,可以保证质量问题。同时我们有成立专门的品牌运营中心,进行整体宣传,比如在高速路、机场、商业区设置广告牌等,把重庆优质农产品推出去。

陈勇称,通过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我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近年得到快速提升,涪陵青菜头、荣昌猪、奉节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区县获得农业农村部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潼南柠檬、江津花椒、巫山脆李、南川方竹笋等20个特色农产品区县被认定为第一批“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涪陵榨菜、奉节脐橙、荣昌猪、永川秀芽、巫山脆李等区域品牌溢价逐年升高,2018年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47.32亿元、28.74亿元、27.7亿元、18.65亿元、13.34亿元。2018年,奉节脐橙、涪陵榨菜、荣昌猪还入选了全国“100个农产品品牌名单”。

2019年,市农业农村委将继续强化品牌培育,大力推进品牌整合,做实品牌营销,强化品牌引领。将“巴味渝珍”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出全国知名的5-10个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20个企业产品品牌,促进重庆品牌农产品美誉度不断提升。

上游新闻记者 谭柯 实习生 李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