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这个警队“科学家”有点牛 他让DNA大声“说话”
11-29 14:35:1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att_1354717_副本.jpg

近日,重庆市“五小”创新比赛经过数月紧张的角逐落下帷幕。巴南区公安分局郝晓明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项目经过初评、复评等环节在3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且最终获得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

“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是个啥?简单来讲就是,用仅有几微米的磁珠和复配的特殊转移试剂,就能把粘附于不同类型载体上的人皮肤脱落细胞及游离DNA完整地提取,转移效率最高可达89%。

这项技术不但比传统干湿两步擦拭法的转移效率提升35%以上,而且成本低廉,无毒无害,弥补了国内外在接触DNA转移试剂方面的空白,为进一步充分发挥接触DNA在案件侦破、打击犯罪、固定证据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这就是巴南区公安分局“郝晓明青年创新团队”建立的“磁珠直接吸附DNA快速检测方法体系”和自主研发的“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

在刑事侦查和法医鉴定工作中,接触DNA是法医DNA检验的难点和热点。在很多案件中,DNA检验都能迅速直接地锁定犯罪嫌疑人,合理运用DNA检验线索是刑侦破案的不二选择。然而由于案件环境的变化和生物检材的多样性,许多附着在案件现场的DNA都很难用现有的检验技术进行有效提取。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杀手锏,实在是很可惜。”硕士学位的郝晓明决定用上自己的专业知识,把DNA检验的这把利器磨砺出锋芒。他向分局“微改革、微创新”领导小组提交了研发项目申请,开始埋头钻研起这些隐藏在案件现场的“会说话”的证据。

为了更好的推进研发进度,郝晓明把家搬进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开展起检验测试工作:每一批DNA检验试验,都需要持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为了保证检材的纯度不受环境影响,所有的试验都必须带着橡胶手套操作。由于长期带着塑胶手套抓握剪刀,郝晓明的手指很快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双手也因为湿热经常脱皮。

“自己吃点苦受点苦,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我当时最担心的是试验进度,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谈起研发试剂的起步阶段,郝晓明记忆犹新。“这是一个具有实战意义的创新想法,但也是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协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进展。”

分局党委敏锐的看到DNA检验在实战中的重要作用,决心全力支持研发进程。由“微改革、微创新”领导小组在全局挖掘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组建起以郝晓明为主力的“郝晓明青年创新团队”,以青年人才为先锋建立起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才矩阵。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但在我们的团队里,个个都是好汉。” 青年创新团队有成员16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大学本科学历9人,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3人,重庆市刑事技术专家1人、刑事技术专业人才1人、刑事技术专业能手1人。

在专业人才矩阵的强力支撑下,郝晓明和同事们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深挖DNA鉴定领域前沿问题,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各自擅长的领域有机地整合起来,理清了研发思路,明确了试验方向。

在近1年的开发研制时间里,郝晓明带领团队白天工作晚上试验,对几十种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实验记录记了整整三大本。

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筛选出可有效提高接触DNA转移效率的活性物质,郝晓明和同事们再接再厉,不断优化试剂成分,最终确立了最优配方,成功研制出“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将原本困难低效的DNA提取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实战成绩证明,郝晓明青年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效接触DNA转移试剂”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将在公安刑侦打击和法医鉴定等领域发挥重大效用。

目前,团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景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