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毛血旺、辣子鸡、担担面…重庆老板娘让孟加拉刮起“中餐风”
09-12 07:31:5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912073656_副本.jpg

竹轩餐厅已经成为当地最大最有名的中餐厅。

downLoad-20180912073649_副本.jpg

冯晓荣(左二)和当地友人聚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天堂塔(Paradise Tower)只有十几层高,在达卡市乌托拉区却已算得上地标。它矗立在乌托拉商业区入口,从新机场路驶来,一眼就能看到。

路边揽客的孟加拉人力车夫不懂英语,车费谈价都得靠手比划,但在听到“bamboo shoot(竹轩餐厅)”时,他却认真地点了点头。

新竹轩餐厅就在天堂塔12楼。央视纪录片介绍,这是孟加拉国最大的中餐馆。然而令我真正好奇的却是餐厅经营者冯晓荣,一个白手起家打拼27年的重庆女子。在孟加拉这个略显神秘的陌生国度,她有过怎样的际遇?

工作稳定

却不甘于“一眼看到头的生活”

辗转联系,电话那头的冯晓荣笑了:“采访就算了嘛,都是老乡,过来吃个饭聊个天就很好了嘛。”

上午十点半,新竹轩还没营业,店员忙着准备工作。这是冯晓荣的第二家店,新店虽比有15年历史的老竹轩年轻,也已颇有名气。正如她所说,人力车夫都找得到,哪怕不懂英语。

简单处理店内事务后,冯晓荣快步走过来。她身材适中,圆脸,淡妆,眉眼弯弯,透着一股干练爽利。

冯晓荣的海外从商之路始于偶然。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她原本在一所重庆学校教书。对女孩子来说,教师职业可以说非常合适,但冯晓荣觉得,能够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她说,可能这种性格跟小时候爱读“闲书”有关,“没啥别的爱好,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读名著了,倒不一定读得懂,但读过了总归有收获。书读多了就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父母本来希望我学医,我却学了管理,不过他们都很开明,所以机会来到的时候,我愿意尝试改变,他们也支持。”

敢拼敢闯

五年外派回国后,再次出发

“1991年左右,高中同学告诉我,重庆要兴办外贸正公开招聘,我们约着去考试,结果我被录取她落榜了。”冯晓荣说,进入外贸公司不久,她便因为工作需要被外派到孟加拉国工作。

“当时一些同事被派往欧美国家,一些被派去东南亚日本等地,而孟加拉国建立不久,跟中国建交也短,我对它一无所知。”但乐观开朗的冯晓荣很快适应了这里,“二十几年前这个国家还很原生态,空气很好,蓝天白云,达卡人也少,生活节奏很慢,绝对不会堵车,田园般的日子简单而美好。”

五年外派生涯结束回国,当时的重庆,处于直辖市成立前夕,外贸发展蓬勃。

“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感觉总是‘在路上’,随身拎个箱子,辗转不同地方……”她很累,压力大得甚至掉头发,这时又想起了田园般的孟加拉。“我想要不就回去吧,那边呆了五年,很多情况都熟悉了,而且孟加拉的发展其实也很迅速,充满巨大可能性,富有挑战和机遇。“

索性辞去外贸公司职务,她重回达卡。靠什么谋生呢?她想到了开餐馆,于是有了“竹轩”。

白手起家

一心用“竹轩”为中餐正名

华人遍布全球,国外中餐馆数量多、市场大,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海外中餐馆总数就已超过40万家。但在十几年前的孟加拉国,中餐馆数量并不多。

“那时过来工作的中国人有限,旅行的则更是寥寥,并且,中餐因为材料、制作等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贵一点。”冯晓荣说,还有个状况她羞于提及,“一些在当地开中餐馆的同胞,喜欢搞些小名堂,比如卖狗肉蛇肉之类,这在当地文化里是忌讳,当地人很反感,对中餐也就有些抵触心理,所以我也有点想为中餐正名的念头。”

麻辣鲜香的川菜在全世界受到普遍欢迎,重庆妹子冯晓荣对自己的手艺也非常自信,难就难在如何打开市场。

“毕竟国内过来工作的华人是流动的,重点在于当地客人的培养。”她觉得要从文化差异入手,最大程度尊重当地人口味,“比如鱼头豆腐汤,端出来就糟了,汤好喝,但当地人不吃鱼头;比如孟加拉人最喜欢辣子鸡,但跟重庆不一样,必须去皮去骨,他们觉得皮是脏的,也不啃骨头;毛血旺也很喜欢,但里面一定不能有血旺……”

为了更好了解当地人的饮食喜好,冯晓荣曾开了好几年自助餐馆,一份平均才人民币20多元,“肯定是赔钱的,但自助餐可以直观反映不同菜品消耗量,从而掌握客人喜好,这对后面竹轩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竹轩创立之初的几年,每天打烊之后,她都要与员工开会至晚上十一、二点。直到今天,创业时期的老员工绝大多数还跟着她。“有些员工跟我谈心,说不仅仅是跟我找到一份工作,还跟我学习了如何思考问题、怎样做事做人。听到这些我比挣钱还开心。“冯晓荣说。

菜色改良

成为当地名流“打卡”之地

竹轩主打正宗川菜,“基本材料主要来自重庆、四川,花椒、海椒、火锅底料、郫县豆瓣这些,当地人还是很喜欢的。像在冬天担担面就很好卖,但火锅要改良一下,打掉油,口味轻一些,因为最后他们是要喝汤底的,在我们看来很奇怪哈?但这是他们的口味偏好,要尊重,所以油就很薄了。”

口口相传,竹轩在当地迅速广为人知。到竹轩吃中餐,成了达卡中上阶层很有面子的事。

“一提到bamboo shoot当地人几乎都晓得,遇到家里有人生病生孩子,想喝口汤吃口菜补一补都会想到我们,他们对竹轩是有感情的,对一些家庭来说,竹轩的味道伴随他们15年,一些人小时候吃过,现在做了爸妈又带小孩来,寻找味觉记忆。“

如今,竹轩已成为孟加拉最有名的中餐馆。中国驻孟加拉使馆、中国企业驻孟机构举行活动,也总会第一个想到竹轩。

冯晓荣说,很多孟加拉人通过竹轩了解了中餐,如果有一天中餐馆能在这里真正大面积开花并被广泛接受,她会觉得自己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做了贡献。

时常回渝

一直保持开放心态,不会伤感

竹轩的菜单每年都在更新,但有些菜却一直保留着,比如渝州担担面、渝州炒饭、渝州炒面……

“‘思君不见下渝州’,菜名倾注了我对家乡的感情,而且这些菜品点单率都还蛮高的。”冯晓荣说。

冯晓荣现在的家安在北京,但她也经常回重庆看望母亲。“每次回重庆都有新感受,城市越来越漂亮,也会想起小时候的往事,感觉很温馨。”

开放的心态是这些年走南闯北给她的重要收获,也是冯晓荣最认同的品质。“心态开放,喜欢学习、接纳,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就像我儿时读很多书一样,后来走过很多国家、地区,了解不同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知道得越多,包容度越高,求同存异,世界上很多东西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对话>>

我踩准了时代变革节奏

重庆晨报:海外创业多年,你觉得成功的关键在哪?

冯晓荣:真的不是我个人有多优秀,我这样的人重庆一抓一大把,尹明善我是很佩服的。我感觉关键在于踩准时代变革的节奏,从1978年参加高考开始,到1991年进外贸睁眼看世界,1997年重庆直辖前后的外贸浪潮,再到后来的“一带一路”,历史潮流好像跟我的个人选择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从我自己来看,我也一直希望在这些不同节点上踩出一些光辉印记,不想人生白活,现在回想起来,这条思路算是比较清晰了,中国自身的变革、中国跟世界的融合,我个人期待去拥抱变革,一步步走来,大致算是没有虚度,有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精彩。

重庆晨报:没有虚度的人生,也会留有一些遗憾吗?

冯晓荣:我很少去想这样的问题。以前读托尔斯泰让我很难受,他为了自己的追求背叛贵族家庭出走,一代文豪八十几岁高龄死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站,我就在想他那样的人物怎么能这样离世?后来我认识到,对命运不要抱怨,顺其自然最好,这是很唯物的态度,因为想多了也不解决问题,遗憾也好怀旧也好,历史车轮都往前走。

我在精神上是有过不少磨砺,比如家庭需要时你该怎么办?我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对工作一丝不苟,1997年父亲病危入住大坪医院,我赶回去探望,他稍微清醒些就催我回孟加拉,说你赶紧回去不要影响工作;我妈八十几岁了,总说我身体很好啊你在外面好好工作别惦记回来……所以有家人支持我咬牙也要坚持。努力过了,坦然接受,不必遗憾。

重庆晨报:中孟关系正处于“一带一路”新时期,你未来有何计划?

冯晓荣:虽然中国人对孟加拉国了解不多,但这里的确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国家。20多年前刚来孟加拉国的时候,中孟经贸往来金额不过十几亿美元,现在已是几百亿的规模。在南亚,孟加拉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下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现在已经开始在实施了,中国人在孟加拉国大有可为,孟加拉人也会在中国得到好的发展机会。

我还是会在饮食文化方面继续坚守,很多人说竹轩成了中华餐饮在孟加拉的旗帜,我自己也有种责任感在里面了。同时我也在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服务,几十年下来比较了解当地人情,愿意帮助更多同胞更好地跟当地人打交道、经商、交朋友,算是排头兵吧,帮助同胞避开一些弯路,也是一种贡献吧。

人物简介>>

冯晓荣,上世纪60年代生人,重庆人,大学毕业后,上世纪90年代初派孟加拉国驻外,五年后短暂回国,后重返达卡创业至今。现为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秘书长,旗下经营餐饮、旅行社等多项业务,Bamboo Shoot竹轩餐厅是孟加拉最知名中餐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