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重庆卫星图片首次亮相! 来看主城区怎么“长大”的
07-17 21:17:5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75009.jpg

作为一个重庆人,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你感觉到欣喜。那重庆是如何“长大”的?

16日,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1984年到2016年的主城区卫星图,8张图片时间横跨长达32年,带你看看重庆主城区的演变。

1984.jpg

1984年:分散的各个老城区

从第一张卫星图上可以看到,主城区四条山脉的轮廓清晰可见,分别是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

这时,能从卫星图上辨认出的城市建设区域,基本都在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包括最易辨认的渝中半岛,与渝中半岛隔江相望的江北嘴、南坪两个老城区,以及沙坪坝和九龙坡老城区。

这些老城区分散布局,主要是受山城地形地貌和当时交通方式的限制,特别是桥、隧没有大量建设,中间能明显看出城市建设的空白地带。

1989.jpg

1989年:与5年前变化不大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介绍,与1984年相比,1989年的卫星图可以说是基本没什么变化,说明这时还不是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

1994.jpg

1994年:江北机场建成了

与之前比较,除了各个老城区向外微微扩展了一些,最明显的变化是江北国际机场建成了。

1990年建成的江北机场,这时还叫“重庆江北机场”,1998年才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1999.jpg

1999年:有了半个“内环”

1997年重庆直辖后,城市空间也进入快速拓展期。

市民熟悉的“内环”有了北边半个,当然这时还叫“内环高速公路”。

内环以内的城市建成区慢慢增加,内环以外变化最明显的是从江北国际机场到市区沿线,呈明显的带状布局,说明了航空枢纽在城市发展中重要性。

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中,首次提出突破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

2004.jpg

2004年:内环以内基本成片

随着2002年“内环”的建成,环内的城市建成区除山水阻隔外,已经基本连成了一片。但受自然地形的影响,组团式结构的城市特征依然明显。

可以看到,江北国际机场到市区的带状建成区在快速蔓延;南岸的茶园新区、沙坪坝的大学城初露端倪,标志着城市建设根据总体规划,即将冲出中梁山、铜锣山的两山屏障。

2009.jpg

2009年:冲破两山对外扩张

2007年获批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明确提出,内环与外环之间为城市新拓展地区,是居住、工业以及物流市场重点拓展区域。2009年,重庆主城外环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二环之间区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冲破两山屏障对外扩张。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这时重庆主城的城市建设已经走出内环外,北至江北国际机场北部空港园区,南至巴南鱼洞,西至沙坪坝大学城,东至南岸茶园新区,都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随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西部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先后获批落地,意味空间也会有大变化。

2014.jpg

2014年:环内外全面发展

2014年的卫星图已经很壮观了,这一时期,重庆主城区在2007版总规、2011版总规修订的指导下,以内外环之间的区域为载体,组团式重点建设。

两江新区这个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带动了北边的城市发展,龙兴、水土、蔡家等多个组团开始大规模建设。

2010年,“内环”从高速公路改为城市快速公路,这条重要的交通动脉也越来越繁忙。

2016.jpg

2016年:外围组团发展更成熟

最后一张卫星图片是2016年12月拍摄,很接近如今的城市建设状况。与2014年相比,外围的几个组团发展更成熟了。

今年召开的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力争到2030年前后,重庆初步建成繁荣发展、包容开放、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图片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众绘山城”提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