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夜读丨航班舱压异常氧气罩落下 空姐颤抖广播吓坏乘客丨2名中国富商办泰国身份证 被曝遭泰国军方勒索
08-13 22:01:04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最吓人】

航班舱压异常氧气罩落下 空姐颤抖广播吓坏乘客

PMXxxhFzka5GpLJKzOYu11wJrhECrKiPe=K5CY4=jMaBh1502624179808transferflag.png

日本全日空(ANA)一架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往大阪的航班,12日傍晚惊传舱压异常,途中紧急折返羽田机场。由于全机突然放下氧气罩,一度引发乘客恐慌,所幸航班最后顺利降落,机上262名乘客全数平安,仅饱受虚惊。

综合日媒报导,全日空NH-37航班傍晚6点从羽田机场起飞,预计飞往大阪伊丹,未料起飞后不久,机舱加压系统疑似出现问题,导致客舱气压骤降。全日空表示,这架飞机使用波音777-200机型,搭载262名乘客及11名机组员,当时飞机还在爬升,但发现异状的机长立即让客舱内的氧气面罩落下,并折返羽田机场。

事后,部分旅客在网上描述当时情况,称起飞后引擎后方一度传来爆炸声响,但最恐怖的莫过于“空服员广播时声音在颤抖,真的很可怕”。同样在机上的网友“Momo.K”透过推特透露,称自己是第一次碰到氧气面罩落下,尽管乘客无人受伤,但机上许多孩子都在哭泣,未来恐怕会因此留下阴影。

【最郁闷】

2名中国富商办泰国身份证 被曝遭泰国军方勒索

1.png

泰国军人勒索新加坡及中国商人监控视频证据

近日,先是1名在泰国开旅行社的新加坡籍商家,在办理身份证途中,被1名泰国陆军少将领导的团伙绑架,并勒索1000万泰铢(近200万元),经过议价后减少至200万铢(近40万元)。期间,还有2名办理泰国身份证的中国企业家也遭到泰国军方勒索。

2.png

受害者获释后向泰国副总理兼防长巴逸上将投诉,巴逸立刻下令191特遣警局立刻开展搜捕,全部疑犯落网,同时消息传开后,曾经被该团伙勒索的两名中国商人日前到警署指认疑犯。

3.png

据报道,泰国191特遣警局局长素拉侧警少将11日发布新闻称,涉嫌勒索外国商家的团伙共约13人,分别为5名军官、1名警官、4名空军宪兵、2名泰人和1名新加坡人。

4.png

泰国军官参与勒索行为

团伙头目是泰国军事最高统帅部辖下的少将级军官,名叫乍仑,乍仑与经济案警局1名警中校等勾结,在过去2年向10余名外商勒索共约5000万铢,其中芭提雅一地勒索约1000万铢。现时,该经济案警官已被上司下令离职候审。

5.png

警方分析案件幕后关系

6.png

团伙头目及成员关系网曝光

受骗中国人及新加坡人只听得懂中文

素拉侧说,由于勒索团伙选择对外商下手,所以加了1个懂中文的新加坡犯罪同伙,名叫GUO DECHUAN,并负责与最后被绑架的新加坡华裔老板对接,因为受害的新加坡人虽然以泰人姓名注册经营旅游业,但只会听、及会说普通话。此外,勒索团伙落网新闻公布后,有2名曾经受害的中国人于11日到曼谷酷堪警署指认疑犯。

7.png

泰国便衣警方参与勒索案视频监控证据

据悉,受害的中国人是1名企业家,于2014年4月因涉嫌用假冒泰籍身份证,以致被叻抛警署的警察抓捕。事后勒索团伙与他的妻子XIAOWEI联系(音译,现年30岁),谎称能够买通警方释放丈夫,但要先付40万铢,并约好在汪通朗警署辖区内的淘因淘酒店交钱。可是交了钱后,该新加坡人就失联。

8.png

泰国便衣警方参与勒索案视频监控证据

另外,勒索团伙又在2016年欺骗1名中国女子,名叫LIN XIE QIN(音译),现年33岁,谎称能够帮她申请泰籍身份证,并勒索75万泰铢。结果受害者交了钱后就无法联系。直至勒索团伙落网后,才从媒体看到该新加坡籍疑犯是以前诈骗她的人。

涉事军人承认犯案?

素拉侧还说,5名军人疑犯已经获准保释,其余的疑犯已在审讯室内招认,但经过回溯调查没犯案记录。不过,素拉侧相信遭受勒索的外国人不仅2-3个人,警方希望更多受害的外国人到警署指认疑犯,添加罪名。

【煲鸡汤】

活在别人嘴里那么多年,你也很累吧

1

大约是一个星期前,难得主动地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更加难得地聊了二十多分钟。

父子之间平常话少,但彼此往往心照不宣。

他问我最近忙不忙,累不累。

我说忙,但没觉得累,也可能是年轻的关系,疲劳恢复得快。

父亲连说两声好,转而破天荒地挤出下面这段话,这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孩子,爸活到今天才真正明白,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舒心快乐一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别总在意他人的看法,那些东西都太扯了。

像我老了老了才发现曾经如履薄冰的那些种种,是多么的荒谬和不值一提。感觉好多光景全都花在了毫无意义的折腾和证明上,把别人的嘴堵个遍,最后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电话这头的我,先是诧异,后是释然。

这些话能从父亲的嘴里说出来,着实不易,甚至有点不像他。

转念一想,顷刻理解,把脸面看得比天还大的他,站在一片荒原上回眸,有这样的感慨,与其说是老了,更贴切的说,是累了罢。

人的争强好胜分两种:一种是跟自己争,一种是跟别人抢。

与天斗与地斗,固然其乐无穷,然而因他人的看法而草木皆兵的,胜利和失败同样是短暂且虚妄,千万别回头,回头就能看到一场空。

都说人生如答卷,大家有的做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结果父亲把本来就不多的应试时间,全用来做了证明。

一路走来,若东边有人喊一句:你敢往东走吗?父亲就往东走几步;西边有人牢骚一声:不往西走算什么英雄,父亲便折返,誓要让对方看看自己往西也行。

打开这张足迹图,本有其清楚明白的生命线,却被父亲绕成了毛线团。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然而父亲有点可怜地,活在了他人的“口气”里。

结果等别人都渐渐都退回到了别人的世界,父亲便多少有些找不到自己,他甚至有点害怕这喧嚣变成了令人无措的安静。

作为儿子的我,无法抹杀他这么多年来,为家中做过的一切,更不能残忍无心地说,他为之拼搏的许多事,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当一场宴席下来,你看到他一个人痴痴地坐在那里,脸上写满了疲惫,没有了觥筹交错时的笑脸逢迎,更没有了与人争论时的面红耳赤,有的仅仅是苍白和茫然,便会生发出一点心疼。

鲁迅把中国人的面子比喻成清朝人的辫子,外国人虽然很难懂,却成了很多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所谓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但凡触及到了我们的面子和虚荣,我们整个人都立马乖乖被牵着鼻子走,或瞬间做出条件反射似的回应。

这对很多被他人的看法迷掉了自我的人,更是百发百中,一抓就灵。

林语堂则更加直言不讳,在《脸与法治》一文中开篇就提到:中国的人的脸,不仅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现而今,我们早已剪去了辫子,但身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们,每个后脑勺下面,都自动生长出了一条评论区。

现而今,我们对脸部的生物性呵护更加看重,但仍没有什么是比点赞更好的面膜,且礼尚往来,如乡村随份子,有时为了旁人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要揣摩半天,战战兢兢。

不知有多少人,生于广袤无垠的花花世界,囿于千篇一律的朋友圈中;不知有多少人,在他人的一声声有意无意的闲言碎语中,左右突袭,做困兽斗,草草走完了这一生。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镜中我”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如此想来,多照照镜子是好的,可以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与把握。

然而,库利貌似忽略掉了这个理论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镜子成像的客观与准确性。

相对于镜子来讲,人的变数简直太大太无端了,尤其是在别有意味的语境中。

萦绕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随口一夸和无心一骂,亦或是有意称赞或故意贬损。你若是处处拿他人的“意见”做参考,那镜子就会被上了雾气,越照越没自我,越照越朦胧。

有人问我:平时在网上写文发文,有何感触?

我说:如果从心态上讲,倒真的有点心得,那就是:真的别拿他人的看法太当回事儿。

有人在我的文字下面留言: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我便真以为自己得道成仙,结果翻开别人的文章,仍有类似的文字在下面。

有人在我的文字下面口出污言,我便气的肚子直鼓,以为此人定于我有斩不断的恩怨,结果点开此人主页,发现其对谁都一个样,所有发出的评论没有一条是平心静气之言。

以前者断定自己是可爱的,稍显幼稚;以后者判决自己是可恨的,同样愚蠢。

归根结底,拿三五个至亲至近,肝胆相照的陈年老友做镜子,反倒安稳妥当些。

在个人奋斗上,认真了,你就赢了;在他人的看法中,认真了,你就输了。

照镜子,可正衣冠;照哈哈镜,哈哈一笑即可。

母亲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后来哪怕病症缠身,体力虚弱,也要坚持每日无微不至地打扫房间。

在生病前,我以为母亲的干净是为了图一舒坦;在生病后的某天,见到她一边卖力地拂拭某块地板,一边拒绝着我插手,嘴中念念有词道:我不能让人觉得我病了,就没用了,我得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别人看看。

结果那天,家里终于来了“别人”,终于有了别人看,然而那人也是没有体会到母亲的“用心良苦”,全程都没有注意到发亮的地板,只看到了母亲疲惫的面色,而此时的母亲早已身心俱乏,交谈时气都短,不存在甚欢了。

某日,我在网上看到了某位读者朋友向我发来的留言,洋洋洒洒上千字,讲述自己被他人看法左右的遭遇,同样地疲累,同样地纠结,也同样地狼狈不堪。

劝之,抚之,皆不管用,动辄甩出某某如何说我,再则感叹谁谁对我有成见,哪怕想做个改变,又想到另一波观众怎么看……

我看着满屏幕的中文汉字,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恍惚又看见母亲的手,一下,一下一下地擦地板。

我看不见分毫的“自我”,我只看到了饱和的执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