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重庆首家私人年画艺术馆馆主:作品搜集越多越感觉时不我待
03-10 22:38:58 来源:上游新闻

4.jpg

10日下午,李炼在“水滴书屋”年画艺术馆现场向来宾讲解年画背后的故事。

“四川绵竹、河南滑县、天津杨柳青的的年画就是以彩绘为主。你仔细看这幅,它是不是细腻很多?”“我们重庆梁平的传统年画虽然历史不算长,但胜在色彩够丰富”……10日下午,渝北区金岛花园小区一栋普通居民楼的一楼民居内,挤满了好奇的市民和年画艺术爱好者。重庆本土小有名气的民俗艺术品收藏家李炼,正指着墙上一幅幅年画,讲述其诞生的前世今生。

灯光不全,装裱费用、画框的挂钩与线都来自朋友、同好的资助……尽管李炼开的这家名为“水滴书屋”的私人年画艺术馆有些因陋就简,但这并不妨碍他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未来一个月内,感兴趣的市民也可前往免费参观。

收回出租屋办年画艺术馆3.jpg

李炼向来宾介绍年画的不同分类。

李炼的“水滴书屋年画艺术馆”并不难找,进入金岛花园小区正门后直行,看到小广场后最靠近左手边的居民楼一楼就是了。这里原本是年画馆主人李炼常年出租补贴家用的房子。10日上午,记者赶到这里时,李炼正和本次年画艺术馆开馆首展的主办方之一、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伙伴们忙着布展的收尾工作。

一进门的左边,就是一幅来自四川绵竹的年画《三星高照》闯入眼帘。就像本文开头所述那样,李炼介绍说,它的特点就是细腻。“它是先把墨线印好,在绘上彩色。”在李炼的解释下,记者也发现这样制作出来的年画上人物的胡子、衣服褶皱都格外细腻。“彩绘就是颜色过渡更自然。”

进入屋内的客厅,已经有些斑驳的墙壁被来自全国各个传统年画之乡的作品占满。李炼指着其中来自重庆梁平的年画告诉记者:“这一对门神就比较有意思了。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物件儿,也是我们重庆梁平在恢复年画传统技艺时修复的老版,所以就特别的质朴,线条非常有力度。”

镜头再一转,又是一对整幅画面通红的门神进入了记者的视野。“这是来自福建漳州的年画。它特别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把色版制作好之后,直接印在红纸上。让整个红底成为人物形象等一部分,设计非常巧妙。”李炼说,这也是目前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年画技艺中非常独特的,也是漳州年画的一大标志。

1.jpg

“水滴书屋”年画艺术馆的开业首展取名为“开门红”。

李炼把“水滴书屋年画艺术馆”的首展命名为“开门红”。他说这有两层意思,除了讨个口彩,还因为本次展出的年画以“红版”为主,产地涵盖重庆梁平、广东佛山、福建漳州、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及滑县等。

5.jpg

现场展出的河南滑县清代老版年画《八仙祝寿》。

据李炼介绍,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年画,古拙喜庆,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视觉美感,在传统年画里独树一帜。“尤其是广东佛山与福建漳州的‘红版’年画,从画面到造型,地方色彩浓郁,具有极强的喜庆风格。”

主人收藏年画已超过20年

7.jpg

四川绵竹的红版朱拓年画《关公》。

作为专注民俗艺术品的收藏家,李炼之前的收藏很杂。“从民间青花瓷、木雕、绣品到传统书画都有涉猎。”他有意识地专注于传统年画的收集始于1997年。李炼告诉记者,“那时我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艺术节上买了几张四川绵竹年画。”自己也没想到这几张年画,成了自己后来延续至今的主题收藏。

截至目前,李炼已先后自费收集了来自中国传统年画原乡、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近2000件(套)传统年画原作。地域涵盖东西南北,艺术风格、制作工艺也很丰富多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炼有一个习惯:相比起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轻松买到海量年画,他更喜欢到年画的原乡去收集。“这样既能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不同产地的文化背景;还能拜访年画传承人,与之面对面的交流,获得更直接的信息。”此前曾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李炼说,这也算自己养成的职业习惯:“到现场,感受就是不一样。”

在3月10日首展上展出的年画,其实只是李炼个人收藏的百分之几。“目前,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年画有18家,我收集了14家半。”之所以是“14家半”,李炼解释,自己收集传统年画,只要是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都尽量拥有一定的规模。“对于一个产地的品种,少则几十张,多则上百张,尽量做到能够为每一个品种办一个中小型展览的规模。”在他现在收集的年画中,有14家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第15家的数量上仍有欠缺,所以只能说是“14家半”。“剩下的部分,我争取在近两年之内收齐。”

收藏越多越觉得时不我待

李炼收藏的绝大部分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年画原作,都是通过原产地寻访或与传承人交流后完成的。其间,他也产生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些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年画,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有些高龄的年画老艺人,在我拜访后不久就过世了。”

他举例说,像自己在2017年12月和今年春节两次到广东佛山拜访的、81岁高龄的冯炳棠老人,就是当地唯一能够独立完成木版年画开纸、雕版、套印、描金、开相、写花工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老先生现在基本上不能再制作年画了,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卖一张少一张。”

自办展馆旨在推广年画这个宝贝

喜欢、收集的过程自然也是对传统年画了解深入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李炼近年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年画的魅力和内涵。

从2016年开始,李炼在政府、相关机构、平台帮助下,已经举办了多场个人年画收藏展和主题分享活动。仅仅是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他就分别在磁器口古镇和曾家岩书院同时举办了两个专题年画展,并把《年画里的中国故事》主题公益讲座开进了书店、图书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李炼发现,除极少数的综合馆展示全国各地的年画外,大多数有年画艺术馆的地方都只销售、推广自己的产品,而游客也无法集中观赏与收藏到其他产地的年画作品。

“虽然我也办了几场展览,但都是短期的,规模也很有限。”他希望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场地,系统、全面、持续地展出自己收藏的年画。这才有了这次开馆的“水滴书屋年画艺术馆”。

接下来,李炼也希望在后续展览中按传统年画的不同产地、题材、风格及相关的姊妹艺术进行系列的展示,让观众能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年画艺术。

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刚开馆的年画馆可以说还相当简陋。李炼也坦言:“房子比较陈旧,桌子板凳都是原来的租客留下来的,布展、灯光更达不到专业展览的要求,观众的体验感并不理想,我也不敢展出太多的精品。”加上目前年画馆也没有专人值守,所以只能在每周的五、六、七开放三天,平时参观必须预约。但他也有信心坚持下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向更多的人传播传统文化,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也是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之一。其负责人吴元兵表示,基于对年画馆现状的了解,总队也发起了征集值守志愿者的倡议。今后,年画馆将成为重庆主城文保志愿者活动基地之一,并将筹建年画艺术传习所,帮忙普及、推广传统年画艺术。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