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曾采购过的年货 | 一家不“圆”万家圆
三秦传媒网02-14 23:55:45
关注


那些年,我们曾采购过的年货——榆林40年年货变迁记


“腊月二十三,快把年货办,买上一只羊,提上几条鱼……”过年家人团聚,招待客人,免不了要准备年货。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市场上人头攒动,人们大包小包地开始采购年货。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年,不少人也开始追忆起那些年我们曾经采购过的年货。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几位市民,听他们晒晒当年的那些年货。


80年代 紧俏东西凭票购买

市民惠先生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在他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每个人都对幸福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办年货、听广播、看春晚,是他们那一代人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那时,虽然春节市场上商品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远远谈不上充裕,一些紧俏商品凭票排队还是“主流”。

“那会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严格凭证、凭票、定量供应,大家使用票证采买张罗过年的吃食。”惠先生说,“我记得过年的时候,好想凭票在国营粮油公司买点儿油,买几斤肉,米、面、糖也要定量。市场上虽然也有卖的,但价格高,所以大家还是习惯排队购买。”“记得那时买肉都是挑肥的,油大,吃起来也香。现在给你们说都不相信。”惠先生说。


90年代  新鲜蔬菜很难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喜人变化,票证取消了,购买东西时,选择的余地也大了,尤其是在过年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市民景女士说,过年前,榆林老街万佛楼底下有个年货市场,人挤得过也过不去。米、面、油、肉等在市场上“有钱就能买”,而且想买多少买多少。“过年时我们家都要自己做一些八宝饭、糁子粉、炸馓子、酥鸡和丸子,炖羊肉更是必不可少,年茶饭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但有一点,就是新鲜蔬菜很难得。”景女士说。在她的记忆里,当时到了秋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西红柿酱,还要储存大白菜,冬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绿色,就一些冻菠菜、韭黄之类的,价格也是很贵。  

2000年 什么都不缺

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当年排名世界第六。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多,大家搬进了单元房,有了大彩电和移动电话。人们戏称实现了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市场上的年货堆得和山似得,“什么都不缺”。

今年53岁的贾先生说,到了2000年,物资极大地丰富了起来,过年想吃什么都能在市场上买到。除了各种新鲜蔬菜外,不少南方水果也出现在榆林人年货的选择范围里。那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苹果、剥着橘子,看着春晚,窗外的鞭炮声吵得人啥也听不见。或者出去租一盘影碟,看看港台电影,都是过年的美好记忆。


2010年 年货花样繁多

时间走到今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年货品种可谓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东西过去见也没见过,人们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特别是近一两年,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的各种可能和选择都有,年轻人不再进商场排队买年货,而是选择轻点鼠标的方式,在家坐等世界各地的年货上门。

除了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今年,不少市民还把目光投到农村,农家养的猪、鸡,农家榨的油……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但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和保健,地道的农家味儿颇受大家欢迎。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现在生活好了,吃的方面更讲究返璞归真,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土特产品,感觉吃着更香,也更放心。市民刘畅说,自己家平时吃的东西不是超市买的,就是从网上淘来的,但到了过年期间,还是愿意买一些农村的土特产。“我爸妈特别喜欢这些从农村买来的东西,不仅觉得它们味道好、纯天然,还因为看着那些乡亲忙里忙外的,总能找得着年味儿!”

    

一家不“圆”万家圆——榆林铁路人的春运坚守

图片说明:冯彦彬在工作中


每年春运期间,总有一些平凡的身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放弃节假日,放弃与亲人的团聚,坚持工作,默默奉献,用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在这个春运期间,最为忙碌的人无疑就是铁路系统的员工。每到万家团圆时,恰是他们最忙碌的日子。春运,是游子们的归途,却是铁路人的征途。        

刘梦娟:站好最后一班岗

“你好,请出示车票和身份证!”在榆林火车站的进站口,刘梦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火车站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刘梦娟为“老刘”。她是榆林火车站名副其实的元老,从2001年建站伊始,她就在这儿工作,每年春运都少不了她。对老刘而言,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春运,“每年都差不多”,今年却格外不同,因为这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运”。 9月份,老刘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将离开服务了一辈子的铁路,开启另一段人生。

老刘说,她最早是榆林火车站的客车上水工,后来又到实名制认证岗位。白班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旅客最多的时候,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春运期间,我一个班最多验证过7000多张车票,比平时多1000多张,平均几秒就要过一个人。”老刘说。在她的记忆里,连续两个除夕夜,她都是在车站度过的,“我丈夫也是铁路人,他特别能理解我的辛苦。去年和前年除夕夜,我都是晚班,他把饭菜做好后送到车站来,和我们班组一起在车站吃团圆饭,这也算是我们铁路人的一种传统吧。”老刘笑着说。

“穿了这么多年铁路制服,马上就要脱下来,还是挺留恋的。”刘梦娟说。她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旅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现在,老刘的女儿也成为一名铁路人,是西安西站的一名货运员,今年春运,她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以前都是女儿等我回家过年,明年春节就是我等她回家了。”刘梦娟感慨地说。

王晓燕:我们离家旅客才能回家

2月10日下午7点,榆林火车站客运三班的王晓燕像往常一样,开始安排班组晚上的工作,她要负责本班27趟客车的旅客乘降组织工作。

2018年的春节,是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七个年头。她的爱人叫王维新,在100公里之外的大保当火车站从事列尾工作,春节期间也要在车站上班。王晓燕说,她和爱人平时工作都忙,孩子一直由远在咸阳的外公外婆带,夫妻俩只能在每月休假时去看一下。

今年春节,由于两口子都要值班,一家人为了过一个团圆年,王晓燕节前特意回了一趟咸阳,将父母和孩子接到榆林,为的是大年三十晚下班后全家能吃上一顿饺子。“铁路上像我们这样春节都值班的‘夫妻档’挺多的,也没啥可说的,我们离家了,旅客才能回家,总是要有人作出牺牲。虽然常常觉得对不住老人和孩子,但想想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回家过个好年,我也很欣慰。”王晓燕说,“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每顿饭都是年夜饭,不一定非要在三十晚上吃,我常常这么安慰自己。”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才让广大旅客在春节期间能够安全、有序地回家。王晓燕也因为她的不断坚持和付出,成为包西线上第一个获得铁路系统最高荣誉 “火车头”奖章的人,成为全体客运值班员的典范。

冯彦彬:兴奋与紧张相伴

一年前的冯彦彬对春运最直观的印象是“人山人海”。如今,春运对她而言变成了车站售票厅内的“那些事儿”。

2017年8月才入职的冯彦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铁路新兵,她是榆林火车站的一名售票员,今年也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春运。当记者问她春运的感受时,她略带局促地说:“我感觉有点兴奋,还有点紧张。”

兴奋的是,她可以真正在一线为广大旅客服务,让他们都能平安回家和亲人团聚。紧张的是,这是自己的第一个春运,作为一名“新兵”,害怕自己不能更好地服务旅客。

但不管是紧张还是兴奋,冯彦彬说的更多的一句话还是“使命感”。“让每位购票的旅客都能快速地拿到回家的车票,然后顺利上车和家人团聚,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春运开始后,我一个班最多卖出300多张票。春运期间人流量大,我要比平时更耐心,更细心才行。”冯彦彬说,“这是我的第一个春运,根本谈不上奉献,奉献多的是那些老同志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奉献,跟他们比,我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一年又一年,春运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不变的情结。时光流转,变了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坚守。

来源:榆林日报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